海棠文学 - 玄幻小说 - 走进不科学在线阅读 - 第251节

第251节

    这一步的目的嘛……

    自然就是之前提到过的为了让蟑螂在实战中会体内缺水,从而自动跑向下水道,避免出现室内蟑螂扎堆的情况。(话说各位好汉,神经阻断剂除了cme还有没有啥推荐的,cme成本貌似有点高?)

    又过了二十分钟。

    钱广林cao控着向真空制锅内加入了钠水溶液,再吸入甘油胶作为预分散液。

    最后又加入了苦味剂——这是为了防止人和宠物误食吡虫啉,避免出事。

    在有苦味剂的情况下,除非你买了三四支吡虫啉玩命儿的嘬,否则不可能出现任何生命危险。

    什么?

    你问为什么是三四支?

    因为五支不行啊……

    做完这些步骤后。

    钱广林深吸一口气,双手离开键盘,生产进入傻瓜模式。

    又过了一个多小时。

    最前端的出口处。

    出现了一支五厘米左右的胶剂。

    徐云走到传送带出口,轻轻拿起了这支胶剂。

    胶剂通体蓝色,规格是8克,其上赫然印着一个名字:

    一个螂灭。

    第190章 售价与代言人!

    没错。

    一个螂灭。

    在徐云的坚持之下。

    这个原本他提出但被当场否定的公司名称,最终成为了这款灭蟑药的产品名。

    虽然这个方案离他的最初目标有一定的差距,但也不是不能接受。

    毕竟树人先生说的好。

    华夏人都是折中的嘛。

    随后徐云沉默片刻,打量了一番胶剂,目光在封包处挺久了几秒钟。

    接着转过头,对钱广林问道:

    “钱厂长,目前我们每天的蟑螂药产能是多少?”

    钱广林显然早就做好了功课,闻言立刻表情一收,说道:

    “目前我们车间内有三条生产线,平均三个小时可以生产一轮成品。”

    “不过由于涉及的反应很多,均质系统的有效容积只有10l,灌装生产线效率是每分钟30支。”

    “胶剂的密度要高于水,一毫升胶剂的重量大约有2.2克,也就是生产供给速度要低于灌装速度。”

    “正常三班倒的话,咱们每天大概可以生产蟑螂药1万支左右,加班情况下可以生产1.5到2万支。”

    徐云微微点了点头。

    他没从事过化工的生产事宜,但他曾经看过一则云南白药的智慧工厂新闻:

    那个智慧工厂的生产面积是113亩,9条超大生产线,每条生产线的总长度超过了400米。

    其中生产速度最快的一条生产线是每分钟510支,其余的是每分钟300支。

    而自己这家工厂的生产面积只有两千多平米,生产线的投入主要在工艺上,速度并非强项。

    综合当面来说。

    无论是生产规模还是设备精度、污水处理等方面都无法和云南白药的厂子相比。

    加上根据徐云从某个从事诺氟沙星软膏生产的朋友那儿得来的信息判断。

    一天1万支的产能,差不多也就是这家工厂的标准产能了。

    想到这里。

    徐云又扭了扭蟑螂药的盖子,将其中的胶剂捏了点出来。

    放在鼻子上闻了闻,还小心的尝了一点——毕竟这玩意儿是没啥毒的。

    感受着舌尖传来的苦味,他又对钱广林问道:

    “那么钱厂长,成本呢?一支要多少钱?”

    “成本啊……”

    听到成本二字。

    钱广林原本笑吟吟的表情顿时沉重了不少。

    只见他沉默片刻,缓缓道:

    “徐博士,我们的产品涉及到了很多特殊反应,其中有些还需要用到分子探针确定靶点。”

    “因此在成本方面,咱们的价格要比寻常胶剂……或者说同类的吡虫啉产品高上许多。”

    “根据我们的仔细核算,不包括预置的设备成本和未来的运输成本在内——也就是单在生产环节中,一支8克吡虫啉的成本就要接近七块钱。”

    “如果算上运输成本和排污、电力之类的支出,单支成本大概会达到7.8这个数字。”

    “当然了,这里指的是华夏币。”

    “7.8么……”

    听到钱广林报出的这个数字。

    徐云的面色亦是凝重了不少,眉头微微拧了起来。

    虽然他才刚从羊城回到庐州,还没仔细看过试生产的报告,在一些细节方面暂时不太清楚。

    不过钱广林既然敢在田良伟和郑祖的面前说出具体数字,想必成本是没太大问题的。

    八克成品。

    成本7.8华夏币。

    怎么说呢……

    这个数字要比当初他和裘生初算的量产成本还要高不少。

    当时根据徐云和裘生的模拟,最后得出的结果是综合成本6.3左右。

    不过这也正常。

    毕竟在工业量产环节是要考虑成品率的,和各种因素有关。

    模拟只能推导出一个大致的区间,很难在计算上完全精确。

    在模拟计算中成品率可能是是9.8%也可能是10.1%,看上去相差无几。

    但这体现在生产过程中的话,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成本了。

    总而言之。

    在化工杀虫制剂里。

    7.8/8克的综合成本可以算最头部的一档,甚至可能没有并列的之一。

    因为化工制剂和其他一些诸如食品之类的东西不一样,它的成本很大部分在于研发端。

    也就是俗称的科研成本。

    想要确定一种制剂的最有效最优的配方,在专利独属的前提下,研发经费基本上是百万美元起步。

    例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也就是wipo发布的2019年《世界知识产权报告》的附件中显示。

    在2019年。

    光报告汇总到的、已经投产的化工专利平均的研发成本,便高达196.43万美刀。

    其中最低的数字是小林的一款洗眼液,研发成本4万美刀。

    里头还有一半是向武田支付的底专利转让费。

    最高的则是默东沙的一款新药专利,总研发资金1.2亿美元。

    这还只是单项的研发费用,像罗氏这种巨头一年医药研发资金更是高达100亿美元,辉瑞则是80出头。(来源表格我发本章说里了,每次写到一些大数字都有人觉得难以接受又不去查……)

    换而言之。

    当配方确定后。

    很多产品的生产成本其实是非常低廉的。

    比如4-异丁基——α-甲基苯基乙酸。

    也就是很有名的布洛芬,头痛牙痛都贼有用,根据另一位女作者历史系之娘的亲身体会,姨妈痛也非常有效。

    你猜猜它的成本多少钱?

    答案是57.5w/t。

    单位是华夏币,至于t这个单位小学都学过,指的是吨。

    这还是用boots法合成的成本,产率不过40.03%。

    从成本上来说。

    副产物的污染成本占比甚至要比主产物来得高。

    至于大厂的bhc合成法就更别提了。

    虽然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时采用质子酸作为催化剂导致催化成本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