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玄幻小说 -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在线阅读 - 第118页

第118页

    郎雪生面容年轻,却是浑身杀气,他不顾城主求饶,一刀斩杀了他,又将城中宝物搜出,分给了手下将士。

    他坐在城主位上,满身血腥,眼神却是锐利无比,盯着眼前一件件的财宝被抬了出来,心中还有些可惜。

    魔界本就资源极度匮乏了,着些匮乏的资源又被集中在了城主、贵族手中,魔界百姓连干净的水都喝不上、连三分饱都吃不起,只能外出,被剜眼卖身以求生机。

    太苦了,郎雪生心想,他要改变这一切,他要让魔界所有同胞生活温饱。

    这个愿望说来简单,做起来却是艰难无比。

    魔界七十六城,十八年来,他才夺取两城,要魔界一统,他还要耗费多久呢?

    眼前一件件的珍珠翡翠珠宝抬过

    着些都是要卖掉的,向人界换取粮食,供以生存。

    就在这些宝贝在他眼前一一闪过之时,一件耀目的翡翠吸引了郎雪生的注意。

    小翠到现在还在用着木头做的义眼,但是这个翡翠

    通体碧绿,散发着幽幽荧光,价值连城,再适合不过小翠了。

    郎雪生开口,笑着说道:给我也留一件战利品吧。

    他指了指那块翡翠,说道:我的meimei缺了一只眼,刚好给她做义眼。

    他带着翡翠快马加鞭地回到了岫天城中,将手中的翡翠给了梦翡翠做义眼。

    一红一绿的眼竟是格外美艳,梦翡翠感动万分。

    从此红眼碧玉就成了梦翡翠的象征,一直到她战死沙场,都是如此。

    第73章 魔界一统

    一年、两年、三年,魔界早已苦于兵祸,百姓不堪负重,本就资源匮乏,城邦之间还要争夺着本就不多的资源而大打出手,越往魔界深处,战乱越多,人口流失越快。

    郎雪生花了百年,整合了一半的魔界。

    照着梦浮萍的策谋,他一开始并不对资源较为丰富的区域出手,而是攻打魔界深处,占据地利,整合弱小城邦,集结为一个大的整体,再往外部出击,攻略大的城邦。

    仅仅百年,以岫天城为基地,郎雪生已经整合了魔界一半的土地了。

    所有的魔族都知道,郎雪生的野心在统一整个魔界。

    但是他们不知晓的是,郎雪生还妄想登天,与天谈判。

    天道不公,不给魔界阳光,令整个魔界自相残杀,上天才是最需要解决的对象。

    所有的魔都没有过这个想法,偏偏郎雪生有。

    这个想法便是妄想、便是虚念。

    郎雪生只把这个想法对梦浮萍说过。

    我要整个魔界一日都有至少四个时辰的日晒。

    梦浮萍笑了一声,问道他:那你如何才能做到?

    郎雪生自信地说道:我要建造通天之塔,以我自身的威能带上魔界百万大军,与天谈判,与天相争。

    他语气狂傲,丝毫没有半分怯懦,看着梦浮萍心跳砰砰。

    就是这样的男人,才令他欲罢不能

    狂傲、自信、强大,又带着对苍生众人的悲悯,他就是拯救魔界的圣主。

    梦浮萍太爱了,他从背后抱住了郎雪生,亲昵地对他说道:好,你要做什么我都答应你,只要你想,只要我能。

    从年少相遇,到逃离人界,再到一同与他上战场杀敌,梦浮萍是一路陪伴着郎雪生走过来的。

    他擅长术法,到了魔界第一的地步,甚至都有城主会惧怕梦浮萍的阵法会在梦中就将他们的性命相夺。

    梦浮萍会算天时、会算地利,再算人和,算准时击迅猛出击,往往令人措手不及。

    再来,便是阵法结起,将敌军困在结界之内,两军相战,鲜少有魔能从梦浮萍的手中逃走。

    他被誉为魔界第一智,而他的meimei梦翡翠却是被称为魔界第一勇。

    长/枪出击,不留情面,惨绿的一只瞳孔盯着就能让人胆寒。

    只要是梦翡翠在的地方,敌方士气立刻弱了三分。

    有这对兄妹助阵,郎雪生如虎添翼,在百年内打下魔界半数土地,又有极高声望,在魔界的另半块土地上都能听见有所谓反贼赞颂他的威名。

    四十一城已归顺郎雪生,还有三十五城,等着被郎雪生逐步击破。

    眼见魔界即将被郎雪生一统,几个城主不大乐意。

    他们秘密合谋,最终决定如魔界四十一城一般,将三十五城联合起来,共同对抗郎雪生。

    大军集结,最后一战。

    只要对战胜利,魔界便能一统!

    若是真正地想要魔界的百姓过上好日子,首先需要一统魔界,杀掉霸占了魔界大多数资源的城主、贵族。

    第二,将所有的资源整合,第三,将资源合理分配到魔界的没个魔手中,第四,建造通天之塔,与上天谈判,要求四个时辰的日晒。

    明明第一步还没有做完,可是郎雪生就有种莫名的感觉

    胜利在望了!

    梦浮萍在算着出征时击。

    离为日,坤为地,火地晋,中上卦,行则顺利

    梦浮萍起身拔剑,对着郎雪生说道:你在此处别动,我将胜利替雪郎带来。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