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页
老大人们便都笑了起来。难得见到这种在他们面前如此放松自在的小辈。这一看就知道是家里管得松的。但凡家里规矩重一点,都不会这样!当然,这也没什么不好的。只是老大人们心中觉得稀奇,纷纷用眼神打趣沈丞相万万没想到啊,你这个心思深沉、老谋深算的,在家里竟然还是个慈祥的爷爷! 沈丞相: 哼,嫉妒!你们就是嫉妒我! 今日原本是约定好了不谈国事的。虽然在场的大都是朝中重臣,但重臣们也有自己的私生活啊。难得有一点闲散的时光,只品香茗、只谈风月不好吗? 但聊着聊着,话题的走向到底还是转到了国事上。 先是那位常被皇上宣召的老翰林,他说近来朝廷有意推广科举旧卷,那么能不能借此机会,将命令下达到各个地方上的县学,让他们选出专人负责旧卷之事,每日站在县学门口朗读旧卷和相关的文章。若有人想听,不论有没有功名,不论何种身份地位,只要每日定时出现在县学门口,都可以听此人念诵。 如此,也能启发民智。老翰林说。 大理寺卿就说,想要启发民智,找几个人念科举旧卷有什么用,应该去乡间开设学堂,不是正儿八经教人科举的那种学堂,只需要教人识几个字、懂一些道理而已,之前不是有人提议在乡间开设蒙学么,怎么后来又没有声响了? 大理寺卿话锋一转又说,身为大理寺卿,每年全国各地的各种案件宗卷都会在他手里汇总,整理这些宗卷时,他时常会感到一种无奈。很多犯罪者之所以犯罪,很多受害者之所以受害,都是因为他们不懂!都是因为民智未开啊! 那位尚书老大人接话说,启发民智确实重要,但要在各乡间设立蒙学,这笔花销着实不少,如果都仰赖国库,说句实话,国库现在并不一定负担得起。 本朝自开国以来,整体是蒸蒸日上的,但国家的一系列政策所主张的一直都是藏富于民,老百姓的日子确实是好过了,但国库并没有真正富起来啊! 而老百姓的日子确实好过了,这话听上去很不错吧?可细究起来,所谓的好过了,也只是肚子勉勉强强能吃个大半饱了,生养的小孩有半数能糊涂着养大了,病孩能丢去慈孤院而不是丢到野外自生自灭了百姓依旧是难的! 他们只是比前朝好过而已,只是比过去大多数的日子好过而已。如果天底下人人都能吃得饱饭、看得起病,那本朝的这几位皇上估计能直接飞升成圣! 尚书道:朝廷也难。谁能保证日子过得好好的,再没有天灾了?瞧瞧这些年,不是这里旱了,就是那里涝了,国库不想办法在平时攒够储备粮,遇到灾情时不能及时把粮食给灾地百姓运过去,你叫他们怎么活?西北那边又是每年都要用钱的!世家呵,当皇上不知道江南那边改稻为桑的好处吗?但现在朝廷敢下旨说改稻为桑吗?有些事情不理顺了,一旦改稻为桑就是灾难! 国库这样不易,哪里支撑得起一个全国性的公益蒙学? 再有,朝中反对开设蒙学者还有不少。用他们的话来说,农是国之本,老百姓们就应该安安分分地种田,什么都比不上种田重要。蒙学一开,不仅耗钱耗物,还没什么大用。教那些百姓认字,然后呢?认字能够帮助他们种田吗? 肯定不能啊!反而容易把心学大了,不利于国家的稳定。 这些反对者里头,有不少还是真心实意为朝廷着想的。叫人没法说! 大理寺卿闻言只能无奈地摇摇头。他忍不住说起了一桩神婆骗人案,一个什么都不会的神婆,靠着装神弄鬼,在贫困的山区敛财几万两!要知道那地几年的赋税加起来都没个几万两啊!被神婆直接或间接害死的人已有几十上百。 要不是地方官负责,调任过去没多久就发现了问题,再加上这个地方官谨慎,直接找上级要了人马,他在铲除神婆时才没被一心拥护神婆的百姓干掉。 这就是民智未启造成的悲剧! 这样的悲剧原本是可以避免的。那些百姓为了供养神婆,很多家里已经穷得卖儿卖女了,他们是真没有骨rou情了吗?不是的,他们只是被蒙蔽了,因为无知而惧怕,又因为畏惧哪怕自己都快要饿死了,也要捧一把米去供养神婆。 这案子背后是多少破碎的家庭!老大人们的心情都跟着沉重起来了。 老翰林说:哎,所以我的意思是不如先搭着这股推广旧卷的东风,叫各地的县学选出一个念诵官,每日不干别的,就在县学门口念诵卷子。这应该费不了什么银子。明面上也和启发民智无关,只是想要推广旧卷而已,依然是读书人的事,反对者不可能多。但老百姓守在那里时时听着,总能学到一二的。他们要是学到了,返回家中说给家人和邻里听时,家人和邻里也受益。 读书能叫人明礼。科举旧卷上的题目,尤其是那些策论文,往往又和国家大事有关。一个人只要学会了礼,只要知晓了家国天下,就算他们只是一个种地的农民,那也不一样了。至少至少,他们不会被一个装神弄鬼的神婆骗了。 再有,如果治下的百姓有些眼界,某些地方官还敢懒政、暴/政吗?那地的土豪还敢肆无忌惮地藏匿人口、变相圈地吗?只有地方官有所作为,一个地方才能被治理得越来越好。只有地方土豪心存顾忌,百姓的日子才会真正好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