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页
书迷正在阅读:天选之子都为我火葬场、从此簟纹灯影、听说我竹马喜欢我、穿成替身后我不干了、正经人谁嗑官配[快穿]、言情文BE的正确方法、穿书后和反派男主HE了、怪物收藏家[无限]、皇上总被欺负哭[穿书]、我在狗血文里享受火葬场
他想屯兵屯粮,加强练兵,北上收服中原内陆的山河。但皇上只想守着这一半的江山,只要还能坐在皇位上,皇上就不在乎剩下的国土有多少。 “年轻时的我,因为冒失和大胆,被皇上贬了又提。”说到这个,钟庆现在倒是口吻平淡,“现在看来,根基不稳前,做什么都太过任性。而且得上下一心,才能把抱负做到极致。” 憋了一肚子的怨言,到了辞官后,钟庆才慢慢回味过来。什么于家的陷害,都比不上皇上的想法来得重要。若皇上是个有主张的,于家又岂会不附和。 说来说去,还是皇上……不行。 以前为官时,皇命就是天命,钟庆只气愤那些支持防守的朝臣。后来再看,那些人大部分只是顺应皇命罢了。 这份不满,还是要辞官前才爆发出来。 既然是如此的一个天子,他又为何要拼命地想收复山河,到了最后还累了一身病。 不过心里的这种不满,钟庆这会不好说。 看着年轻一代的面孔,钟庆的眼里多了些期待,“话扯远了,还是说回殿试。” “殿试在保和殿中进行,由当年的贡士参考。由高祖皇帝开始,殿试考试就不再淘汰学生,只有少部分情况才会发生淘汰的事。所以对于这场考试,努力的就是一个名次问题。” “从一甲到三甲,每一个名次阶段,都有着很大的差距。” 这些事,大家伙都知道过。 但现在听起来,还是很能振奋人心,毕竟殿试一过,大家便要开始选官,是从好的开始,还是从坏的开始,都可能决定了他们以后得命运。 钟庆停下休息一会,再继续道,“当今圣上这些年,出的题,大多是农耕治国方面。不讲外贸,也不讲武将屯兵,而是以农耕水运为主。” “民以食为天,为了稳定朝局,确实要治理好农耕和水运。这里面,又涉及到漕运、镖局、农器等。” 张博宇出身官宦人家,江云康也是侯府出身,文渝以为他们都不懂农耕的事,故而才讲得比较细致。 但实际上,江云康是带了现代思想的人,他又是长在孤儿院里,不仅有生物和历史知识,孤儿院附近就是一片大棚和农田。对于农耕的事,江云康还是很了解。 倒是张博宇,确实不太懂田间的事。 而文渝出身农家,虽然后来跟着邱杰去了江陵书院读书,但从记事起就跟着家里耕作。往后每年回家,也常会帮忙。 他倒是很懂这个时代的农耕。 几个人在竹屋里谈论国情和治国,厨房里江芸则是帮着成氏烧火。 “之前我还以为你干不来这些事。”成氏中午打算烙饼,正在揉面团。 江芸坐在灶膛前,卷起一半的衣袖,温柔地笑着道,“以前确实不会做,后来到了庄子里,看书做绣活也会累,便跟着厨娘学了不少做菜的本事。” “会做点也好。”本来木府也有厨娘,只是成氏喜欢自个下厨,不是身体不好,她都会亲自做点吃的,“不过你也不用跟着我做,年轻姑娘偶尔做做是打发时间,但是做多了,便一身油烟味。” 成氏现在多了一个能说话的人,心里还是蛮高兴的。而且江芸性子柔,对谁都是和颜悦色,成氏年纪大了爱唠叨,江芸也不会嫌烦。 成氏揉好面团,便打发江芸出去,“你去找人摆碗筷,等弄好好,再去竹屋喊他们准备用饭。他们几个年轻的身体好,但钟庆可不行,那就是个风大点就能吹散的架子。” 江芸笑着出了厨房,带着丫鬟摆好碗筷后,再往竹屋去。 木府只有小三进,比不得大户人家的大宅院,三两步路的功夫,江芸就到了竹屋。 但她没有进去,而是站在台阶下,让丫鬟上去说话。 钟庆说了好一会儿的话,刚好在喝茶休息,听到木府要开饭,便放下了茶盏。 之后一直到月底,钟庆每日都过来坐上半日。 他的身子骨实在不行,也只能讲半日。 不过就这半日的功夫,也让江云康三人受益匪浅。 转眼间,便到了清明梅雨季节。 第85章 清明祭祀, 主要是嫡出大房的事。 江云帆忙前忙后几天,江云康倒是事情不多。 不过连着的两日祭祀先祖,江云康也有些疲惫。 承安侯府分出去的旁支, 府上都有好几个孩子,江家人口众多,有好些亲戚, 是江云康一年到头,都见不到两次的。 因为祭祀一事, 承安侯府里住了不少的亲戚。 从年过七十,到还在怀里抱着的都有。 有些年纪大的, 便会倚老卖老说起江鸿飞的事,觉得承安侯他们做得太过了。到底还是江家人,这么赶出去,丢的也是江家的面子,应该私下悄悄解决,再把人好好送回家。 江云康当时听到就想笑,好在承安侯不是个大度宽厚的, 当即嘲讽让说的人给钱。 这种时候,江云康就觉得, 不讲理也有不讲理的好处,抛去名声问题,自个倒是活得自在。 没过两日, 有点眼色的亲戚, 也都走了。 只剩下几个想打秋风的,不过如今的承安侯府, 实在没什么银钱拿出来, 也就只是供着吃住。 清明一过, 便快到殿试的日子。 这几日,江云康都在府里,也就没去木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