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都市小说 - 失忆反派非要给我生崽崽在线阅读 - 第4页

第4页

    话说,许暮舟是四年前意外成为「许暮舟」的。原本的许家二公子是个身娇体弱的病秧子,所有为他看过病的大夫,都说他不可能活过十六岁。

    加上这孩子是父亲许焕酒后与一丫鬟云雨而降生的,身份本就不光彩,身体还不好,家里便将他从京城送到了夏梁郡。

    说是京城人多嘈杂,不适合小孩子养病,夏梁郡山清水秀、民风质朴,是养身体的好地方。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许家嫌这洗衣丫鬟生的庶子累赘,给他找个好去处自生自灭罢了。

    只有许家老爷子算是良知未泯,给孩子在夏梁郡置办了个大宅子,以及好几处田地。

    穿书者穿越过来之时,许暮舟正是十六岁,也不知为什么这少年竟然打破了郎中们的预言,活得好生生的——否则一穿过来就死期将至,可以称得上史上最悲催穿书者。

    只是许宅的日子过得苦哈哈的,全宅上下就一个书童,和一个管家模样的教书先生,其余没有一个佣人,洗衣淘米、擦窗擦地都得亲手做。

    前世本是商业奇才的一代霸总,看不下去这般暴殄天物,那良田百顷摆在那里,田地的主人是怎么可以这么穷的?

    于是他号召了附近的许多农户,将田地承包出去,搞了个「外包制」,让农民们来自家的田地种田,丰收的粮食和粮食贩卖换来的银钱,他与农户们五五分成。大家有钱一起赚。

    很快,这样的经营模式吸引了更多的农户和农商,许宅的生意也就越做越大,银库丰硕的同时,名下田产也越来越多。

    现如今,夏梁郡几乎80%的田地归属于许暮舟名下。

    不仅如此,前年南方发大水、闹洪灾,无数乡民北迁逃难,夏梁郡自然也有大量难民涌入。

    这其中就包括了无数刺绣技艺高超的南方绣娘。

    许暮舟一面广布粥棚,救济灾民,一面诚邀绣娘们入伙自己的生意,在夏梁郡搞起了纺织业,效果非常可喜。

    说是许暮舟一手缔造了现在夏梁郡男耕女织的商业图版和富足生活,一点不夸张。

    许宅也终于请得起佣人了,而且因为主人的大方,大家伙都喜欢来这里做工。

    原本一切都在安好的发展,不想近期就发生了一件坏事。

    秋收临近,却不知什么缘故,许氏名下的田地千顷,竟有九成以上的部分出现了土壤变质、庄稼坏死的情况。

    一年到头精心培育出来的庄稼,是农户们的心头血,也是来年一整年赖以生存的救命绳。

    出现这种情形,农户们自然是哭天抢地,纷纷要向许暮舟讨个交代和赔偿,而许暮舟身为夏梁郡田地产业的领头羊,亦必须承担这个责任。

    所以他打算从自己的金库当中拿出钱来,每个农户亏损了多少银子,他就赔偿给每个人多少银子。

    好在这四年来挣的钱足够多,只是买下农户们过去一年的亏空,不成问题。

    重点是,这好端端的,农田里的土壤怎么会突然变质?

    许暮舟用小拇指想都知道这其中因由必不简单,而具体会复杂到怎样的程度,与哪些人相关,目前凭空猜测不出。

    只能以不变应万变。

    心头那股不祥的预感,也正是因此而生。总之许暮舟也说不上来是为什么,他总感觉明天除了农户们上门索赔,还会有别的事情发生。

    一语成谶。

    第二天一早,到了约定的时辰,许宅大门外乌央乌央的聚满了人,大家拿着当初签订的契约和各种票根,排着队上门讨债。

    宗叔已经从库房里取来了足够的银票,带着几个小厮,挨个给农户们赔钱。

    也许正由于许宅赔偿的态度好,众人也渐渐从愤怒和惶恐中脱离出来,仔细想想,虽然今年出了这种事,但来年还是想跟着许暮舟做事。

    毕竟这样好的东家,打着灯笼也难找。

    许宅前面是一条深巷,眼下全挤满了人,农户们窸窸窣窣,就算不是有意高声喧哗,听起来也是嘈杂吵闹的。

    忽然,嘈杂之声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阵脚步声。许宅大门外走进几个身着衙门官服的官差,为首者,点名要许暮舟跟他们走一趟。

    这一遭突如其来,砸得在场所有人鸦雀无声,无论是上门索赔的乡民,还是许宅里的佣工。

    唯有许暮舟像是早有预料一般,从容地自书房里走了出来,面带笑意,仿佛官差们是来接他去衙门踏青的。

    “我同你们去。”

    贵公子出门,身边总得带个小厮,衙差们不会阻拦,他们只负责把县太爷要找的人带过去。

    许暮舟带上了阿鸢,就是那个书童,从小跟在他身边,一路从京城跟到了夏梁郡,人长得虎头虎脑的,看起来有些傻气。

    按理说,一家之主被带上官衙,这事非同小可,过不了多长时间便会被传遍大街小巷,议论纷纷,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而许暮舟身为这个「一家之主」,临走前总得跟一大家子人交代点什么,他却只在走过庄白面前时,侧身说了一句:“昨夜拜托过你的。莫要忘了。”

    撂下这句话,许暮舟便随着衙差出了门,他的背影颀长,步伐庄重又轻松,远远看去,会叫人有种步步生莲的错觉。

    再说许宅这头,大家撑着给所有农户发完了补偿的银票,待最后一名农户转身离去,宅院里的人就撑不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