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历史小说 - 七零年代学霸在线阅读 - 七零年代学霸 第72节

七零年代学霸 第72节

    “别说话,一会儿告诉你,咱爸听见这件事又得生气。”

    周夏花想起这件事情就生气,不应该说整个钢铁厂的所有员工加家属,没有一个不生气的。

    罪恶的资本主义,真的是太邪恶了!!

    周夏花这种不说话闷声的样子,一副有秘密,但是就是不告诉你。

    让小周伟特别焦急,心里抓心挠肺的痒痒,就想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了。

    焦急的像个泥猴,恨不得抓耳挠腮就更加像孙悟空。

    跟小周伟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们,看到老大这个样子就觉得哇,好酷哦真的好像孙悟空。

    比较大的男孩子知道自己身上的衣服要是沾了泥土,回家准是一顿打。

    因为冬天洗衣服很困难,当妈的早就跟儿子提着耳朵告诉:敢把衣服弄脏了,就把你皮拔了。

    而四五岁的小孩子可不管大人的警告,他们就觉得老大的新造型很酷啊,玩泥巴真好玩

    最好玩的加到一起,那就是快乐的源泉。

    “我来鸟”就见村子里的一个小胖墩,就像小猪佩奇一样,看见小泥窝直蹦,

    一不小心趴在地上滚在雪上,碰巧有个泥窝,弄了一点泥。

    小胖墩发出嘎嘎嘎的笑声,吸引了其他的小朋友也跟着一起去小泥潭里蹦蹦跳跳。

    刘飞:……能够予以感到几分钟后,村子里面会有杀猪的声音。

    刘飞的预感没有任何错误,等小周伟挥别小伙伴回家,其他的大朋友闲着无聊,也回家吃好吃的去了。

    没有一会儿,几个小孩子的mama就已经杀到现场,看到像泥猴一样的儿子真的恨不得直接扔沟里,不要了。

    当mama的直接拎起自家儿子的耳朵往家里走,一边生气,还一边说教:“我在家里就跟你打好招呼了,让你不要弄脏衣服,这是过年穿的新衣服。

    新衣服非得穿上,还非得弄上泥,我看你是这个年不想过了。”

    “呜呜呜……爷爷奶奶救命啊……”

    小孩子哭声响起一片,尤其是小胖子嚎啕大哭,声音大到全村的狗都在嗷嗷叫。

    整个村子好像都活跃起来了,虽然村子这样的事情经常会出现。

    ………………………………

    贾正特意出来见面,他准备带着meimei回家过年了,还要给父母供奉香。

    他挣得的奖金和票,已经分了一多半给周老太太,他知道自己给的并不多,现在还有一些少。

    以后他还会挣更多,会慢慢的还给周老太太。

    已经挣钱有些底气的贾正,在刘飞的帮助下,也有有了属于他自己的书籍和资料。

    周老太太恋恋不舍的拉住贾小兰,这孩子太贴心了,舍不得送走。

    贾小兰也和周老太太难舍难分,贾正也知道meimei情况,只能哄骗的说:“过年了,我们要回家,爸爸mama需要扫墓供奉,过了年我们再来看周奶奶好不好?”

    “过两天就来!”贾小兰舍不得周老太太,闷闷的说道。

    “行,过两天咱们就来,咱们得回自己家过年。小兰做好吃的好不好”

    贾正手里牵着meimei,身上背着包袱,里面装着是刘飞哥给带回来的吃的。

    周家很好很温暖,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家,家破破烂烂,却有不少的记忆。

    过年的时候,亲戚不能在别人家过年,就像出嫁的闺女不能在娘家过年过夜。

    出嫁的女儿待过夜,这就寓意着家庭要破裂,要重新嫁人,反正对娘家十分的不好。

    贾正兄妹二人要回家过年,也没有人敢阻拦,因为这就是习俗,约定俗成的事情,他们也有自己的父母,还要去祭拜。

    不过万能的刘飞,早就已经帮贾正兄妹打扫了家中,还购得了米面。

    他们身上带着孝,还有没过三年,更不能在别人家过年了。

    “有哥哥在,小兰不用害怕。哥哥画一个真正的飞机设计稿子。虽然只是设计图纸,但是我相信是先进的……”

    贾正自信的说道,贾小兰一个人的点头,不管哥哥说什么他都觉得特别好。

    再次回到四新生产队,贾正没有觉得生活是苦闷的望不到头的。

    而是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回到家中,水已经打满烧上炕,烧得暖暖呼呼的。

    拿出带回来的食物,都是炸好的各式各样的食物。

    兄妹二人齐心协力的做饭包饺子,准备这两天的饭菜。

    贾大队长也已经得到了消息,特意从家里端了一碗热腾腾的水饺。

    大队长媳妇包的水饺在生产队都是有名的好,皮薄馅儿大调味好。

    “贾正,小兰……我就知道你们回来了,先吃点东西慢慢整,拿个碗过来,我给你们倒出来。”

    贾大队长看看贾正家里装备都挺全,桌子上摆了不少糕点,就知道饿不着了,心里就踏实多了。

    “伯伯,你别走啊,带上一袋点心,我先把碗倒出来。今年我就不去你们家拜年了!”

    贾正客气的说,身上一身笔直的军装,自从穿上了军装,他可以抬头挺胸,似乎这件衣服就可以让人变得自信。

    贾大队长拿着控碗,还被塞了一袋点心,就在回家的路上,不禁感叹:贾正算是潜龙腾飞,人家起来了!

    贾正在家中接待不少邻居,有的送点菜,有的送捆柴……都是害怕他家里什么都没有。

    贾正没有了以往的愤世嫉俗,没有人以往的绝望人生,也摆正了心态,看到了村庄里老百姓们的淳朴善良的心。

    贾正的思想也变得越来越成熟,如果有能力不愿意帮助村里人呢?

    他想自己愿意的。

    周家老宅,大家伙又凑到一起过年,过年就是图个热热闹闹,人丁兴旺,热闹非凡就是种花国老百姓喜欢的状态。

    周跃华要在厂里看厂子,直到腊月三十晚上才能回家。

    周解放让自己家的自行车,留给二侄子周跃进,晚上可以骑着自行车早点赶回家。

    三家聚集到一起,热热闹闹的过新年,家家户户喜事连连,小日子是越过越好,越过越旺。

    村子里面的老百姓呢,每一分每一秒都能算计到自己的钱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攒下来的。

    家家户户都相差无几,除非那特别能攒钱的人家,才能够赚更多的钱。

    男人们坐在屋子里喝着酒抽着烟,唠着嗑,刘飞已经融入,丝毫没有违和感。

    二伯家周自强最近也传得好事,找了个对象,是原来的初中同学,在公社当个临时工。

    而且也答应了,周自强结婚之后可以住到岳父家,其实也算是倒插门的一种,只不过说的不明显。

    周自强多么人精,早就已经察觉到了,倒是无所谓,他就是不想在家里种地。

    二伯周发展非常的不满意,唯一的儿子不在家里种地,跑的远远的,去了别人家当倒插门女婿,想想都觉得丢人了。

    倒是二伯母吴红梅想开了,在厨房里跟妯娌们做饭,旁边还有一个专门蹲下烧火的小帮工夏花。

    “我这着急什么呀,住在娘家,儿媳妇愿意让我照顾呢,我就去,不愿意让我去伺候月子,那我就多送点鸡蛋和母鸡。

    多省事,我是他亲娘,他不会不养我,再说了,我自己有手有脚,还用不上他们cao心。”

    “这得省多大的事,还不用在乎什么婆媳关系,过年吃顿饭,沟通沟通感情就行了。”

    吴红梅随便一说,就觉得未来的日子特别的美妙,无债一身轻,也不用管儿媳和孙子。

    “可是那媳妇跟儿孙子不亲呀……”

    张丽娟都是疑惑的问道,她家也是一个儿子,万一要出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儿子孝顺就行,孙子姓什么。还不是得姓周,只要姓周就有血缘关系在。远香近臭,到时候多哄一哄吧”

    吴红梅无所谓的说道,别人也看不出来,到底是真的无所谓还是强忍着不开心。

    “我觉得也是就该早点分家,我发现分家之后更孝顺,也没有矛盾,也不用整天跟着儿媳妇斗智斗勇,想想都觉得开心。”

    老大媳妇刘桂英也说着自己的经验之道。

    妯娌三人以前也是有过冲突矛盾,年纪大了,一切都不再计较了,想想就那么过去了。

    现在也能说上话了,妯娌之间的感情也愈发的好了。

    夏花坐在小板凳上烧火,小耳朵竖的尖尖儿的,听着伯母们之间的交流,都是肺腑之言,经验之谈。

    刘桂英的两个儿媳妇又都怀孕了,也不需要她们帮忙,自己在家里,待好了晚上吃饭的时候再接过来。

    要不然这么滑的路,地上都是雪,在滑倒了那可怎么办!

    她又不是恶婆婆,再说两个儿媳妇做饭又不好吃,根本又不让她们帮忙。

    不仅耽误事,还耽误她们妯娌之间聊天。

    聊着聊着自家孩子的事情,两个伯母就把话题指向了夏花。

    “你家夏花转过年来17岁,该看也该看,20岁结婚,你得提前下手,好的男人,都不忍心先占下!”

    “对,可以多相亲几次,别一次就陷进去,咱家这么好的条件,那得多挑一挑。”

    刘桂英和吴红梅你一言我一句,说的都是为夏花好的话。

    张丽娟还真没想这么多,才17岁,城里的姑娘22岁,24岁结婚的也多了。

    没有着急的张丽娟,现在被妯娌们这段话给说的,内心当中却有一丝丝焦急了。

    “你们说的还真没错,哪能一拍脑门就跟着,那不是傻瓜吗?!多相亲几次,总会碰到自己喜欢的条件又合适的。”

    张丽娟也在说着这样的话,看起来十分的心动。

    “而且咱家夏花年岁小,多相处一段时间,行就结婚,不行那就趁早断了再找新对象。三条腿的□□难找,两条腿的男人多的是。”

    “可别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我跟你说啊,当家的去公社开会,又分配下来新的任务!”

    刘桂英神神秘秘小声的说道。左右看看没有外人这个样子就让人特别的好奇,接下来的话是什么。

    “咱们红星生产队也要来知青了,而且来的知青可不少,一口气来了10个知青。”

    “来自全国各地的知青分配到咱们村里,想想我都头皮发麻。”

    刘桂英是真的觉得太麻烦了,只要跟有知青的村子走亲戚,就知道知青们是多么麻烦的一件事情。

    “啊,这么多知青吃白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