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历史小说 - 大国制造1980在线阅读 - 大国制造1980 第68节

大国制造1980 第68节

    对方已经在商业游戏中摸爬滚打数十年,相关政策完善,合作经验丰富,而夏国就是个新手村刚出来的新人,什么也没有。

    合作中对方肯定会利用信息差制定更符合自身企业利益的条款,而夏国很难发现。

    原本就有这么多的优劣势,如今新的董事长再强势一些,这个谈判想要按着达成默契的条件往下走,是很难进行的。

    顾孟平坦言:“所以我们这几天正在加紧了解这位列根的相关事情,准备应对的策略。叫你来是我的主意,我觉得你思维更开阔。不过,你也别压力大,你就是借调,跟你没关系。”

    何熙就笑了:“那可不行,海州厂都做好准备迎接ts1号了,这要是失败了,那可太失望了。”

    “你们现在到了什么程度?有列根的履历吗?”

    顾孟平从第一次见何熙,就知道他们是一类人。

    是那种想要做的事情,即便风吹雨打,天上下刀子也要做好的人。

    是无论别人怎么说,无论胜算有多小,无论多少人反对,都会坚持下去的人。

    现在看,果不其然,他直接说:“我们跟泰斯的京城办事处要了履历,说是今天送来,不如我们去部里吧,等着的时候我正好给你好好说说。”

    等着到了部委的时候,已经是中午十点了,何熙这不是第一次来机械部,不过确实第一次来进出口管理处。

    到了才发现,部委地方还不如海州厂宽裕呢,顾孟平是副处长,压根没自己办公室,跟海州厂的技术科一样,大厅办公。

    他们来的时候,大家正在忙碌。

    顾孟平就给何熙介绍了一下:“王淑媛,刘佳丽,郭一星,徐志南。这是海州厂顾问何熙。”

    大家都挺热情的,郭一星直接说:“早就见过了,上次颁奖我们都去了,就是你不认识我们。”

    不过热情也有限,打了招呼,各自就忙了起来。

    顾孟平让何熙坐在自己位置上,将一沓子资料给她:“其实前几次谈判已经将引进的范围谈好了,而且对合作方式也达成暂时的统一。

    本来我们是非常期望泰斯公司能够将整车技术转让,我们管理经营,缴纳专利费用,但泰斯公司更愿意以合资的方式进入夏国市场,泰斯方管理,本地化生产。

    我们后来谈判后,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何熙点头,其实后来,夏国还是采取了第二种方式。

    顾孟平说:“这次谈判,其实也是确认细节条款。我们办公厅的同志,在一周前已经向办事处发出询问,需要知道他们谈判代表的人数、人员构成和到达的具体时间。但到现在,还有没有回音。”

    显然,下周就要进行第二次谈判,这个时间点还不回复,就说明他们内部还没有达成统一。

    那不就意味着原有的计划要改变吗?

    要知道这个项目在此之前已经进行了两年多,马上要成功,若是在这个时候半途而废,这些人付出的努力可以白费,可夏国等待的时间怎么算呢?

    谁也不愿意这事儿发生。

    何熙又问:“履历上午送吗?”

    顾孟平看了一眼表:“对,再等一会儿。”

    何熙点点头,又跟着看了会儿资料,不多时就听到有人在用外语打招呼。

    何熙抬起头,顾孟平就跟她说:“办事处的人来了,叫丽萨。”

    话音刚落,就瞧见一位烫了大卷,穿着黑色修身鱼尾裙,高跟鞋的女士走了进来,瞧见顾孟平就用外语说道:“顾处长,我们又见面了。”

    顾孟平直接用中文回答:“丽萨,列根先生的履历呢?”

    丽萨有点不高兴地说:“顾处长,你一点寒暄都不会,只知道工作。喏,这是履历。”

    何熙本来瞧着她黑头发,却说外文,以为是夏国邻国人呢。但听着她可以听懂顾孟平的中文,这才知道是夏国人。

    夏国人,在夏国的地盘,说什么外语啊。

    顾孟平接了过来,看了一眼就递给了何熙,不满地说:“这履历并不全,差了很多。我想这些资料,我们应该是有权利查看的。”

    何熙也看到了,上面有用信息非常少。

    一是一张照片。

    二是今年已经57岁,并没有写他的教育履历,也没有写哪里人。

    三是写着他23岁进入泰斯公司,就职于泰斯重工,但具体什么部门没有,中间并不知道他经历了什么,只写着最近升任为董事长。

    最重要的完全没写。

    你不知道他受过什么教育,在公司里管理过什么,信息不对等即便顾孟平他们再厉害,也没办法做出有效准备。

    顾孟平自然不愿意的。

    丽萨笑着说:“我觉得这些足够了。当然如果你愿意请我吃顿午餐的话,我可以和你好好聊聊。”

    顾孟平都气笑了:“这是工作!”

    倒是何熙盯着照片看了一会儿恍然大悟,她还想着没听说过有列根这个人,怎么说也是泰斯公司的董事长,雁过留声,该有点印象的。

    原来是里根!

    港城人的翻译的,怪不得。

    里根她知道啊。

    37.  三章合一   泰斯集团来了【改bug】……

    丽萨显然对顾孟平颇有好感, 不过她追人的方式,有点特别。

    她瞧着顾孟平生气,也不在意, 照旧我行我素:“我在涉外饭店定了午餐,上好的牛排,走吧,现在过去时间刚刚好。”

    顾孟平堂堂一个副处长, 又不是靠脸吃饭的,怎么可能不生气?!但偏偏, 现在引进工作进入了盲点, 两年多的心血如果处理不好将功亏一篑。

    丽萨拿定顾孟平虽然厌恶, 却无法拒绝,笑着对顾孟平说:“只是工作餐而已,你也是做进出口工作的, 难不成不知道,在国外,吃饭是最好的工作交流机会。很多事情都是这么聊出来的。”

    何熙瞧着都忍不住摇头。

    丽萨显然过于高傲,这么追人,但凡有点自尊心的人,都受不了。

    顾孟平算是天之骄子, 自尊心绝对很强,现在他低头,日后他抬起头的时候,丽萨可要双倍奉还的。

    当然,丽萨敢这么做,就吃定了夏国如今处于劣势,顾孟平恐怕很长时间, 都需要低着头,抬不起来。

    何熙也不能看着大好同志被人这么欺负,张嘴就想说话。

    哪里想到顾孟平就没想过低头:“国外?我怎么记得你是夏国人,在夏国的地盘说按夏国的规矩来。工作就好好工作,你要想吃工作餐,小王。”

    王淑媛立刻应了一声。

    顾孟平就说:“给她申请一张食堂券。吃什么牛排,猪rou炖粉条回忆回忆家乡味道。”

    王淑媛答:“好的。”

    丽萨哪里想到,顾孟平这么不给面子,气得脸都红了:“食堂就不必了,履历我交给你了,以后工作再联系。”

    说完,就准备走。

    顾孟平却也不惧,淡定地说:“我会将这份履历传给你们总公司的,我想外国人即便换了董事长,对京城代表处的工作考核也会认真执行的。”

    哒!哒!哒!

    高跟鞋踩地声,愣是停止了。

    丽萨扭过头,气呼呼地看着顾孟平,然后哒哒哒哒哒哒快速地走过来,从黑色的小挎包里抽出一张纸,啪的放在桌子上,瞪了何熙一眼,一把将何熙手里的简历抽走,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办公室。

    高跟鞋的声音一消失,王淑媛忍不住说了句:“妈呀,顾处长你可得罪她了,这高跟鞋恨不得当锤子用。”

    这说法太形象,一个屋子都忍不住乐了。

    顾孟平显然不爱将自己跟这位丽萨放在一起,直接说:“工作吧。”

    屋子里瞬间静了下来,顾孟平将新的履历拿起来看了一下,递给了何熙:“看样子,这位列根比较棘手。”

    何熙也瞧了瞧,这次,她眼前就是熟悉的履历了。

    列根也就是里根,出生于1923年,工人家庭出身,十五岁就出来当学徒,只有相当于夏国的初中学历。

    但他这个人非常的好强,在当学徒的过程中,一直在努力学习,1946年,他所在的那个小厂被泰斯公司吞并,他成为泰斯公司发动机厂的一个工人,也是从那一年起,他开始发力。

    他很快提出改进生产线的建议,在采纳后为发动机厂节省不少成本,随后进入管理层,1954年,由他主张并负责吞并了当时一家新兴发动机厂,由此为跳板进入泰斯集团的管理层,一直工作至今。

    顾孟平看了就说:“这上面还是模糊,不过能看出这人性格坚韧、善于把握时机、眼光锐利且手腕强硬。”

    这是自然。

    不过何熙知道的更多。

    她刚刚还愁怎么将知道的东西告诉顾孟平,毕竟直接说出来是不可能的——连部委进出口管理处都不知道的人,何熙一个没出过国的海州厂的顾问,怎么可能知道?

    现在,丽萨留下的这份履历倒是给了她机会。

    何熙直接说:“我也觉得这上面有的说了,但没说清楚。有的没说,但意味深长。”

    顾孟平看着她:“你说说看。”

    何熙就说:“你看,吞并一家新兴发动机厂,自此进入集团管理层,那说明这家发动机厂很重要,是泰斯集团当时的拦路虎,拿下它,泰斯集团算是除了心头大患,并且增长了自身的实力。否则,不可能得到这么大的褒奖。”

    “我觉得,为什么别人都做不到,他做到了呢。由他的方法可知道他的手段和性格。”

    事实上,这点很重要。

    因为这位里根先生的手段大名鼎鼎,当年那家发动机厂并不是被真金白银打败的,而是被里根利用一则汽车事故,通过夸大歪曲事实,激起了民愤,将对方挤垮的。

    顾孟平点头,他之所以说模糊也是因为这个。

    “需要查查,你接着说。”

    何熙就说:“我看列根和去世的那位董事长理念并不相同,为什么对方意外去世后,他能立刻上位,恐怕早有布局。”

    顾孟平一点就透:“的确,这也是我们担心的。如果是早就安排好的接任者,即便理念不同也不可怕。就怕是派系不同,他上位后肯定会修改自己不认同的地方,我想我们的项目很危险。”

    “你有什么想法?”

    何熙就问:“咱们是通过大量考察后,选中泰斯集团吗?有没有想过考虑其他家?”

    顾孟平倒是知无不言:“接触过,不过大部分都是想进行投资,却不愿意转让技术。所以选择面非常小。”

    这也是现状。

    不少大公司都想技术垄断,并不愿意将技术转让出来。但偏偏又看中了夏国巨大的市场,就有了这种又有钱又保技术的法子。

    可夏国人也不是傻子,凭什么给他们当钱袋子?

    谈不拢,只能放弃。

    这样选择面就很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