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历史小说 - 穿成假千金的嫂子在线阅读 - 穿成假千金的嫂子 第133节

穿成假千金的嫂子 第133节

    宣宁帝想了想:“不无可能。”

    颜三郎皱眉,觉得事情不简单:“若这两件事有联系,背后之人的目的是什么,先刺杀一个王爷,又设法让皇后小产。”

    其实他有一个大胆的猜测,这背后之人是冲着宣宁帝的位置去的。

    王爷出事,皇后小产,太子若再有个万一,将来这皇位会落到谁身上。

    他和悠然都觉得三皇子不简单,如今看来得到验证了。

    宣宁帝想了想,让人宣赵瑾泓入宫,他最近去了边关,路上可遇见了不测,若是遇见了,这幕后之人也就浮出水面了。

    赵瑾泓来的很快,得知瑞王和皇后的事,立刻觉得不对劲,说自己回京路上也遇刺了,刺客身上什么也没有,他以为是北齐人做的。

    毕竟他是南魏的战神,若是他死了,北齐再无忌惮,可以南下屠戮,肆意抢杀。

    宣宁帝几人非常聪明,立刻锁定出手的人,冷笑出声:“看来他不老实。”

    颜三郎,瑞王和赵瑾泓都知宣宁帝指的是谁,彼此对望一眼,不宣于口。

    这时,一个管事太监进来了,是宣宁帝的人,来至宣宁帝身旁,朝瑞王看了一眼,欲言又止。

    宣宁帝皱眉:“查到了什么,说。”

    管事太监不再顾忌,直接说出口,下毒的宫女找到了,好像与瑞王府有关系。

    颜三郎和赵瑾泓齐齐看向宣宁帝,异口同声道:“这不可能。”

    不可能是瑞王。不仅他们觉得不可能,连宣宁帝也觉不可能,挥手让管事太监出去,冷笑一声:“他这一招倒是高明。”

    刺杀不成,就借刀杀人,想让他们兄弟反目,这次是瑞王,下次便是老四。

    可惜,他低估了他们兄弟之间的感情。老二胸无大志,只想当个闲散王爷,老四懂得用兵之道,却不懂帝王权谋。

    他们不会有这样的心思,宣宁帝看了看瑞王,道了句:“二弟,这段时间要委屈你了。”

    那人不就是想看他们兄弟反目吗,他就满足他。

    一句话,瑞王便知宣宁帝的打算,笑道:“大哥尽管做,为了江山稳固,弟弟不委屈。”

    于是御书房上演了宣宁帝与瑞王的争吵的一幕。

    颜三郎和齐王劝说不住,还被宣宁帝训斥,最后瑞王被禁足。

    消息一出,太后先坐不住了,跑来询问原来,也不知宣宁帝如何与太后说的,太后红着眼离去。

    太上皇也来了,父子二人也大吵了一架,太上皇拂袖而去。

    悠然住在宫外,得知这一消息晚些。

    颜三郎回来前,她也得知了消息,不明白大哥为何要把二哥禁足,挥手让人备马,她要去瑞王府问问。

    悠然还未出门,颜三郎回来了,颜三郎见状不对,就知悠然得知了消息,挥手让下人们都下去,又怕隔墙有耳,凑到悠然耳旁小声嘀咕几句。

    “现在放心了吧。”颜三郎拦着悠然往屋里走。

    悠然思忖一瞬:“我还得去一趟,做戏要做圈套嘛。”

    颜三郎笑了:“我陪你一起去。”

    戚红玉也得到了消息,是戚老头来告诉他的,戚红玉一听,便坐不住了,让丫丫几个自己玩,她要回去一趟。

    丫丫见她神情郑重,也不拦着,点头答应。

    瑞王府,悠然和戚红玉赶到时,已经是傍晚时分了,进了王府,管家亲自出来迎接的,说瑞王心情不好,要了一壶酒,在书房饮酒,不让任何人打扰。

    悠然和颜三郎对视一眼,眸中闪着笑意,二哥也太会装了吧,这都借酒消愁了。

    戚红玉不明真相,一听这话就急了:“这是喝闷酒呢,那可不成。”话音未落,忙朝瑞王府书房走来。

    来至书房,她一把推开房门,还未进去,一股酒味扑鼻而来。戚红玉朝里看了看,见瑞王躺在窗边的榻上,拿着酒壶往嘴里倒酒。

    听见开门声,瑞王厉声呵斥:“滚出去,不是说了,不让你们进来吗?”

    是我。戚红玉抬步进去,走至瑞王跟前,一把夺过酒壶。

    瑞王慵懒睁开看过来,不咸不淡回复一句:“是你啊。”

    悠然和颜三郎站在门口,听着里面的动静,忽然感觉他们是多余的,两人相视而笑,悠然先开口:“咱们还是回去吧,这里根本不需要咱们。”

    颜三郎笑出声:“我觉得也是。咱们就不打扰这对有情人的。”说着将悠然拉进怀中,“咱们回去吧。”声音中充满柔情。

    翌日清早,悠然起了个大早,准备去宫里一趟,安慰一下太后。

    这边未出门,那边戚红玉来了。

    她红光满面,眉眼含情,见到悠然有些不好意思。

    悠然见状笑了,想起昨日的情景,凑到戚红玉耳边,小声打趣:“被我二哥吃干抹净了?”

    戚红玉抬眸瞪她一眼,随后又翻了个白眼,羞羞答答说不出个所以然,冷哼道:“你们兄妹坏死了。”

    昨晚那个欺负她,今日悠然又调侃她。

    戚红玉是江湖人,没那么多规矩,她喜欢瑞王。瑞王醉酒,美人投怀送抱,还是他喜欢的,自然没有放过的道理。

    半推半就间,两人成就了好事,一晚战况激烈。

    一早戚红玉醒来,瑞王还在酣睡,她羞于见人,起来洗漱一番就来找悠然了。

    悠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这个傻姑娘,定是和二哥滚床单了,还心甘情愿。

    戚红玉的反应成功取悦了悠然,悠然见她脸皮薄,也不再开玩笑,问:“你们何时成亲,我好准备礼物。”

    “你去问你二哥啊。”戚红玉脸颊更红,怕悠然再继续这话题,忙岔开,“那几个纨绔如何了,他们还去上工吗?”

    “去,少了两个人,日后还要多麻烦二嫂看着。”悠然道。

    白梅办事很利索,那些家人知道悠然的打算,哪里肯放弃,扬言累不死就去。

    当然也有不愿意去的,直接奉上两千两银子,让白梅带了回来。

    悠然不以为然,不去就不去吧,希望他们日后不要后悔就是。

    送走了戚红玉,有下人来报,说郑家来人了,是承平伯。

    悠然想了想,决定见一见承平伯,有些事情该说清楚了。

    第120章 野心勃勃

    悠然来至偏厅, 见承平伯坐立难安,时不时朝门口看过来,见悠然来了, 起身连忙行礼:“见过公主殿下。”

    他伸长脖子悄然往后看去, 竟没见到郑子晏,失望之色溢于言表。

    悠然自然知道他的心思, 道:“别看了, 我问过宴哥儿了, 他不想见郑家人, 还说,自从他母亲去世后,郑家和他再无关系。这也是本公主见你的原因。”

    承平伯不信, 非要让悠然当说客, 他一定要见郑子晏,再如何他们也是血亲,希望公主不要拦着。

    这是说悠然阻拦。

    悠然被气笑了,也不理会承平伯, 向白梅道:“既伯爷不信本公主, 你跑一趟,把宴哥儿叫来, 让他跟伯爷说说。”

    承平伯见悠然不似作假,心沉到谷底, 难道郑子晏真不愿意见郑家人吗。

    这孩子当年到底受了什么委屈。

    白梅应了一声, 转身去了, 一盏茶过后, 白梅回来, 身后还跟着郑子晏。

    郑子晏走到悠然跟前, 先给悠然行礼,后又问悠然有何事找他。

    悠然指了指旁边的承平伯,笑着道:“这是承平伯,他要见你,还说我不让你见他,你自己与他说吧。”

    郑子晏这才转身,抬眸看向身旁的男子。这人虽已年过五旬两鬓斑白,可看着十分健硕,看着也有些眼熟,想来母亲的长相又几分像他吧。

    他看过去时,承平伯也在看着他,目光殷切,嘴唇微颤,不知道的人还真以为郑子晏是他疼爱的外孙呢。

    郑子晏盯着承平伯看了一会儿,目光清冷,声音不带一丝温度,道:“这人侄儿不认识。”

    承平伯解释,说他是郑子晏的外公。

    郑子晏眸光未变,依然来了句不认识,最后又道:“我娘被郑家赶出来,自那以后,我娘再无娘家,我也再无外祖和舅舅。”

    说完给悠然拱手,转身离去,背影决绝,不带一点儿感情。

    承平伯喊郑子晏,郑子晏也不回头。等人不见了,悠然道:“你也看见了,并非我说谎,而是你们太伤孩子的心,是孩子自己不愿意见你们。”

    “老臣……”承平伯又羞又恼,险些落泪,看向悠然不知该说些什么。

    悠然叹息一声:“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你身为父亲不知女儿过的如何,你啊,当官可以,当父亲不称职,你回吧,日后莫要再来了。”

    说完,悠然带着白梅走了,徒留承平伯一人黯然伤神。

    送走承平伯,悠然坐上马车去了皇宫。

    她先去看楚英宁,得知楚英宁毫发无伤,陪着楚英宁说了会儿话,辞了出来,直接来至雍和宫。

    雍和宫内。

    太后将宫人们都遣出去,拉着悠然的手说话:“你大哥也是,为了引蛇出洞,竟将你二哥禁足了,你也别担心,这都是演戏,事情不严重。”

    悠然还想安慰太后呢,反被太后安慰了,笑着道:“我还以为母后不知,我想告诉您呢。”

    “他们兄弟三人的感情深,母后不担心。”太后笑了,突然想起什么,对悠然道,“昨日老三进宫了,今日他的母妃就建立了小佛堂,准备吃斋念佛呢。”

    悠然想起闽王不安分,问:“可知闽王与太妃发生了什么事?”

    太后想了想:“听闻大吵了一架,老三拂袖而去,其余我便不知了,你大哥或许知道。”

    为了稳固皇权,皇家有影卫,专门服务皇权的,他们分布在皇帝需要的地方。

    悠然想了想,这不是她该问的,不知也就不知吧,回家后,颜三郎或许会告诉她。

    陪着太后吃了午饭,又去太皇太后宫中说了会儿话,悠然怕孩子们在家翻天,不敢再耽搁,带人准备离去。

    谁知竟被太上皇拦住了,说实话,悠然与父皇的关系不好,心结终归是心结,有时会在雍和宫遇见,遇见了就说会儿话,不遇见悠然也未刻意去请安。

    太上皇也知悠然的心结,说不在意是假的,他如今真是孤家寡人了,妻子不喜,儿女不待见。

    他倒是想亲近儿女们,可拉不下脸来。

    悠然看见太上皇,先给太上皇行礼问安,又问太上皇有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