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历史小说 - 定安女帝在线阅读 - 第254页

第254页

    沈罗珏挑眉,调皮的递给薛满堂一个揶揄的眼神。

    薛满堂心虚的憨笑,拿过了沈罗珏笔下的名单,“陛下放心,臣一定会将名单上的人料理妥当,就臣一人便足以。”

    “又不带上婉宁了?”

    沈罗珏的调侃让薛满堂脸都红了,她这次发善心确实是有自己的小心思在的,上次她一个人出远门,路上可无聊了,若是能带上个好友,陪她聊聊天,也好过路上憋闷的埋头赶路。

    不是薛满堂交朋友的能力有问题,而是她出门在外为沈罗珏办事,级别不够的人,她一个字都不敢吐露,而她又不是个嘴特别严的人,只能通过不说话来保密。

    “对了,你不带上婉宁,就带上另一个人吧,上次你应该也见过,就是教坊的陈琉璃。”沈罗珏让薛满堂带着陈琉璃一起出去,“去梁城,我有事情让她做。”

    “陈大家?”薛满堂听到这个名字,都觉得有些陌生了。

    自从上次她去教坊后不久,乐人开始游行,她就再也没有机会去过那边。

    因为她爹知道她去教坊了,还跟教坊的女子说了不少话。

    正好陈琉璃忙着带人组织游行的事情,两人一来一去有一个多月没见过面了。

    沈罗珏还是第一次在薛满堂脸上看到那么复杂的表情,她说不上来那个表情是怎么回事,她只看了一眼,后背就直起鸡皮疙瘩。

    听雪进来后,就听到沈罗珏喃喃自语,“奇怪得很。”

    听雪不明,沈罗珏交代一些较为私密的事情时,会屏退左右,她并不在被屏退的人里。

    但是她也很忙,况且她是陛下贴身女官,知道太多秘密对她来说没有好处,所以每次她都自动出门。

    她为沈罗珏端上茶水,说道:“陛下此次给薛少将军的任务想来十分艰巨,婢子从未见过少将军如此凝重的表情。”

    凝重?沈罗珏皱眉,她总觉得更像是其他情绪。

    算了,不重要,小伙伴的事情没有闹到她面前,她懒得管。

    时间如梭,一晃一日过去,薛岑竹的动作很快,第二日她就带着女弟子南下了,一同出行的还有工部的官员与工匠。

    为了能达成最快完工的目的,沈罗珏特意挑选了一些性子沉稳,不闹事的工匠与官员,还向他们透露了薛岑竹是水泥制造之人的消息。

    水泥现在作为铺路和建房的建材,已经在大庄流传开来,只是因为稀少,所以建房的功能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这个要等以后了。

    沈罗珏本来还让薛岑竹去研究玻璃制造的,已经颇有成效,现在在海上扬帆远行,名为“华夏一号”的大船上,就有玻璃制作的窗户。

    往外兜售的东西主要还是瓷器,透明玻璃远没有天然水晶值钱,更没有瓷器,量大且卖的上价。

    又说远了,反正有沈罗珏不经意的透露,工部官员和工匠们还是挺服薛岑竹和苏巧慧这两个小娘子的。

    出门在外,尤其是要到处跑,穿华丽的裙装显然不合适,所以薛岑竹和苏巧慧都穿着较为贴身的短打,将头发高高梳成一束,瞧着极为飒爽帅气。

    尤其是薛岑竹,她骨架大,和薛满堂一样,有种雌雄难辨的美感。

    苏巧慧身材矮小,站在老师跟前只到薛岑竹腰的距离,穿着短打也能叫人看出来是个小娘子。

    她长了一张娃娃脸,看上去像个未及笄的小孩。

    一行人顺水南下,第一站是名为清海县的地方,清海县县令奉命来迎朝廷使臣,一看到苏巧慧,他不经意流露出一个疑惑的眼神?

    这是哪个大臣,出行还带着孩子过来了?

    “在下罗满,不才乃是清河县令,见过诸位同僚,水上危险,可要看好孩子啊。”

    刚从船上下来的苏巧慧,听到这句话,脸都红了。

    被气的。

    “罗明府,我姓梁,乃是工匠!”苏巧慧咬紧后槽牙,笑容勉强的说道。

    清河县令罗满不好意思的连忙行礼道歉,“没想到是梁娘子,在下失礼了。”

    这次来清河县的朝廷官员中主事者是两个女子,均为女帝心腹,为主的是女帝最为倚重的工匠岑竹,另一个则是岑竹弟子苏巧慧,这事儿罗满是知道的。

    他还是第一次接待女官,本来就很紧张,出了这个乌龙,他更是手足无措,一时之间都不知该怎么办了。

    薛岑竹咳了一声,解救了这位可怜的县令,“天还下着小雨,别站在这儿说话了,先进屋,省的风邪入体。”

    “是是是!诸位请。”罗满在前开路,转身给县丞使了个眼色,让县丞在前面走,看看有没有什么疏漏。

    万幸清河县很是太平,除了因为下雨,路上行人不多以外,和其他县城没什么两样,并没有其他不妥。

    罗满早在城中最大的酒楼定好位置,一路领着人就去了。

    薛岑竹一路长途跋涉早就累了,到了酒楼,闻着饭香喝一碗热汤,舒服的她立刻舒展了眉眼。

    一旁的苏巧慧更是完全忘记了刚刚罗满得罪她的事,兴奋的问着罗满当地有什么好吃好玩的,不像是来办正经事的,倒像是来游玩。

    饭菜很快上齐了,大家也没瞎讲究,直接开吃。

    前朝都是分桌制,一人一个小桌子吃饭,后来到了大庄,有了两种吃法,一种是围坐一桌,一种还是分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