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历史小说 - 穿越之陛下是个病美人在线阅读 - 第84页

第84页

    周文思索了一下:“若是只提供成衣厂和印刷厂的照明,那么现如今的这个沼气池也足够用了。”

    制衣厂和印刷厂的主要目标是平民和寒门,求快求量求价。制衣厂雇佣的是皇宫中年老的宫女,在制衣厂中,她们可以获得机器织成的大块而织线整齐细密的粗布,利用制衣版按照身高裁剪成四种布料,然后用脚踏式缝纫机缝制便出便于干活的短打上衣和阔腿裤。相较于以往使用笨重的老式织布机耗费数月时间才能制成一件衣物,在制衣厂中,一个手巧的女工一日之内便可缝制数十件衣物。

    制衣厂每日会管一顿干饭一顿稀饭,不可带出,但就是这两顿饭,远比一般人家中的女子吃的更好。这些宫女被从皇宫中放出时大多都二十多岁了,若要急着嫁人很难嫁得良人,倒不如留在制衣厂中,凭借每日赚的铜板为自己攒一些嫁妆,反正自己能挣钱养活自己后腰板也硬气,可以慢慢挑选自己喜欢的如意郎君。

    而印刷厂如今雇佣的则是老年的内侍,如果不能在年轻时攀上高位,或想办法攒下一笔钱,这些内侍过的比那些老宫女还要凄惨。为了守密,皇宫中的小太监是不允许识字的,除非是像是萧不闻那样,说是内侍,实则早有别的工作,这样的倒是允许去学一些。不过他们久居皇宫,心灵手巧心思细腻正适合去印刷书籍。

    “朕打算在睢阳城郊外再建一个织布厂和成衣厂,制纸厂最好也转移到郊外。”

    这是苏洵思索了几天后的决定,现如今试验园区中不单单要尝试培育各种耐寒耐旱的作物,还有一个专门开辟出来研究的格物馆,冶铁、制玻璃、制纸、印刷、纺织等都堆砌在其中,已经有些拥挤了。

    他打算将一些轻工业和手工业,比如说是织布厂、成衣厂和制纸场逐步转移出去,使试验园区整体逐步朝着研究型方向转变。

    只不过冶铁和制玻璃,一个是国之重器,另一个则是现如今禹朝重要的奢侈品来源,最好还是要放在守卫较为森严的皇庄中。

    “当初朕命世家耕种的耐旱作物已经成熟,国库渐丰,但百姓们依旧因干旱而受苦,与其直接发放粮食,倒不如以工代赈,命令他们建造厂房,这样一来,等厂房建立好了,也到了秋收时节,便可将这些工人放回收割自家粮食。而等到了冬天农闲时分,则可再度命其来工厂工作,补贴家用。”

    这两天,苏洵突然意识到一件事。如今百姓生活困苦,自然有干旱和兵祸的缘故,但即使是风调雨顺的年代,百姓们家中也不一定有多少财富,全因此时的产出太过单一,男耕女织,农闲时就只能数着家中的粮食干坐,顶多女子织织布,男子打点野味罢了。

    “对,还可再建一个养兔场,但最好和几个工厂的位置稍微隔开,免得疫病传染。”

    他早就想发展畜牧业了,但怎奈何无论是他还是这个时代的人,对大型养殖场都毫无经验。也许从繁殖快、好养活的兔子开始养起是个不错的注意,兔子吃草,也可雇佣孩子去割草,而兔rou、兔毛、兔皮都是宝贝。

    “以工代赈……”周文回味了两下,明白了,“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直接发粮易使百姓养成恶习,而青壮年闲下来后还容易滋生事端,倒不如命其建造工厂,正好工厂建好后,还可命其在农闲时于工厂工作。”

    周文自然也感觉到现如今试验园区内工厂繁杂互相干扰的问题,逐步将一些不太重要的产业转移出去,是个不错的主意。

    这便是初步敲定了,这些工厂说到底都是属于他的产业,甚至都不用和其他官员商议。不过苏洵有意将此种模式复制到其他城池中,那么培养一批精于此道的浊官便十分重要了。

    他点头道:“将工厂的建造和后期运行拟一个章程给朕,朕明日派人调出粮食并选出浊官,尽快建造保证能在秋收之前完工。”

    “是。”

    第49章 工厂招工

    =====================

    三日后。

    王五嘴里叼着一把草根,这种草茎叶粗糙不能食用,但根部在细细咀嚼后倒是能尝到一点甜味儿。

    他家中有一名四十多岁的母亲,一个妻子和三个孩子,都靠着他家传的那几亩薄田糊口,往年,虽然日子艰难些,但也勉强能活下来,冬季里,他也会上山砍点柴,妻子也会变卖一年来纺出的布料,靠着一家人节衣缩食,也能活下去。

    但是今年却突逢干旱,纵使之前陛下派人在各地打井,但那些井水也仅够几个村吃水用,早在水位下降之初,就早早禁止取水浇地了。王五不得不和媳妇吕氏每日走上数百公里,来回数次到远处的河水中取水浇地,但就算他们日夜不停地将一桶桶水散在田里,但田土还是一日日干旱开裂,植株一点点枯萎变黄。

    即使陛下怜惜他们,在城外祭祀求雨,睢阳城也的确连着两天降了雨,但也只是杯水车薪。

    田地里的作物死了大半,他母亲和妻子已经开始喝那种用麻布过滤都滤不出半点米的米汤了,甚至有一天晚上他母亲将他叫到房中,悄悄地告诉他她准备到山里“碰运气”。

    所谓的“碰运气”,就是指老人带上一两日的口粮到山里,看看能不能靠着山货活下来。只是一种自杀的委婉说法。之所以不干脆在家中上吊,是因为在民间说法中,老人横死于家中的话,会影响后代气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