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玄幻小说 - 临阙在线阅读 - 临阙 第98节

临阙 第98节

    1见于“第118章 兄妹”

    2弟弟的章节结束啦,从下章开始就走剧情了,时间线也会渐渐加快。

    另外关于水痘相关内容及描述参见程延君《时行邪毒说水痘》,花的水痘很快就会好的~

    3关于小师叔明远,见于前文“第三章 初见”,“第三十九章 过往”,“第101章 圣心(七)”等处。

    第143章 行卷

    楚珩看向穆熙云一并带来的那只书匣,问道:“这是什么?”

    穆熙云打开,从里头随手拿出一张卷轴递给他,说:“恩科应试学子投到漓山门下的行卷。”

    “行卷?”楚珩蹙了蹙眉,拉开卷轴扫了一眼上面的辞赋文章,说,“这东西不是该投到礼部么?”

    穆熙云笑盈盈地看着他:“论规矩确实应如此。”

    ——但是仅仅投献到礼部哪里够啊!

    从烈帝开科举至今,不过兴了短短几十年,中途或改或易,在太后临朝称制期间曾一度名存实亡,到陛下亲政才被重新捡了起来。

    科举推得艰难,皇帝难,受惠的寒门学子也难——科举一开,各大世家的嫡系子弟依旧及冠后上品入仕,核心不改,可那些旁支偏系就得和普通学子们一起下场参试;而原先寒门庶族要想登天子堂,得先投身至各世家门下效忠,才有中上品入仕的机会,如今有了科举,却是卷子一考就行了——这便动了世族的根基,谈何容易?

    皇帝有皇帝的思量,世族也有世族的利益,彼此相互掣肘,各退一步,于是兴科举,但卷子不糊名。

    继而就有“行卷”——主试官评判名次时,除了阅考卷外,有权参考学子平日的作品及才誉。因而帝都会试之前,应试学子要将自己平日的上乘之作写成卷轴,投献到主持考试的礼部,此谓“行公卷”。

    有公就有私,现下楚珩手里的就是“私卷”了。

    “漓山嫡系虽然不在帝都,但叶氏族人有不少在朝中任职的,年前来露园送节礼,你也都见过了。”穆熙云说,“咱们漓山本就居大胤十六世家前列,恩科主副考官暂且不论,至少同考官里必有漓山一席,此外遵照国法,漓山两位大乘境,再加两席。所以宁州应试学子求引荐的,行卷大都投到这里了。”

    天下九州,除却中州在天子脚下没有势力划分外,其余各州都有学子们可拜的“山头”——朔州是北境顾氏;靖州有慈绥谢氏;宁州的漓山叶氏;庆州堰鹤沈氏;越州博康林氏、榆陵容氏;宛州澹川颜氏、望溪端氏;云州苍梧方氏;昌州最为特别,豪门林立,十座城里恨不得八处是世族本家,萧苏韩周闻,尤其前三者,萧侯不用争都是必定的副考官,苏公是先帝钦点的辅政大臣、天子股肱,而韩氏的老国公有“学圣”之称,裕阳乃读书人的朝圣地,更是不必多说。

    这里头,又数顾、谢以及漓山最好拜,前两者是军权世家,族里旁系子弟少有科考的,保荐起外头的寒门不用留太多余地。漓山也差不多——比起宁州的另一著族钟离楚氏,其下旁支众多,人人都想入仕,楚氏引荐起来总得先论关系,紧着同宗同姓的自家人——而漓山嫡系远离帝都朝堂,又不大与其他世家往来,没有那么多人情世故要讲,只需看学识水平、文章优劣予以保举,因而宁州自认有才的寒门学子多爱往漓山叶氏门下投献行卷。1

    “这些文章卷轴从前都是你齐师叔着人看的,今年你来了自然就由你做主了。漓山的三名同考官,留一个给宗族里在朝的,沾你和你师父的光得的那两席,你看着办就是了。”穆熙云道。

    楚珩点点头,视线落在手中的卷轴上,薄薄的一张纸就承载着一个人的前途命运。决定会试名次的考官多是各大世家出来的,除非有“一览众山小”的傲然才气,否则那些普通优秀的人要想得个好功名,仅仅只“行公卷”到礼部如何能够呢?

    但凡能寻到些门路的,都要先拜拜山头。人从哪个山头出去,日后登科及第,就欠了“山头”的一份知遇之恩,出将入相,无论走到哪里,都是要还的——这便是世族的人脉。所以各大世家才要全力争夺主、副、同考官的名额。

    这些能到他手里行卷的还算是幸运的,外头大把的人连投献的门路都没有。他们不姓叶也不姓楚,要想出头,就得付出世家子弟十倍的努力,学成十倍的优秀。

    可纵使这样难,都已经算好的了。从前论品取仕的时候,要讲出身品第,寒门庶族想出头,要还的不只是“知遇之恩”,投靠到哪家就打上了烙印,几乎是一辈子的效忠了。如今有了科举,好坏总有条路走了。

    ——只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楚珩看了一遍手上这份策论,是宁州一个姓吴的学子作的,名字倒是起的挺大气,叫——吴不知。胆子也够大,人家行卷都献诗词文赋,唯恐触了主家忌讳,他倒好,直接投策论,议政事砭时弊。

    一份份的看下去,一下午的时光不知不觉就这么过去了。傍晚春蒐结束,凌烨从前头回来,看见书桌上的一堆卷轴,翻看两眼,随口道:“你师父将漓山门下的行卷都交给你了?”

    “嗯。”楚珩应声,“我现在又出不去,闲着也是闲着。”楚珩从卷轴里抽出几张递给凌烨,“这几人的文章还不错,尤其是这个叫吴不知的,策论鞭辟入里、有理有据,极是难得,只不过……”

    “策论?”凌烨闻言微讶,接过来扫了一遍,唇角轻牵,接过他的话道:“只不过不晓世故欠磨砺,不懂得‘人在屋檐下,需得先低头’,这策论是运气好,投到了漓山这儿,换个门庭,恐怕就被按下去了。这样的人虽身负大才能,却太有想法,难能驾驭,不是世族们喜欢保荐的,也不够讨上峰的喜欢。”

    难能驾驭不够听话,楚珩眉梢一挑,朝中不就一位么?恰好也是走科举上来的——宣熙帝的臣子里头,恐怕没人能比尚书令颜懋更不知顺从吧?

    可这么不讨喜的一个丞相,宣熙帝却不仅不急着收权,好像还打算继续用下去——是收不了还是不想收……这区别可就大了。

    凌烨觉到楚珩直勾勾的视线,忍不住低头看了看自己,问道:“盯着我做什么?”

    楚珩似笑非笑,悠悠说:“看我们陛下心里有多少小九九。”

    凌烨听言好笑,翘起唇角,展开了双臂,道:“呐,看吧。”

    楚珩展颜莞尔,放下卷轴上前一步,伸手摸了摸凌烨的心口,然后煞有介事地摇摇头,笑道:“帝王心,海底深,可摸不出来。”

    这话怎么听着那么不对劲儿呢?凌烨轻轻咬了咬牙,将卷轴一撂,揽住楚珩的腰往坐榻上带。待回过神来,楚珩已经坐到了他腿上,这是个极其容易“出事”的姿态,楚珩吓了一跳,手忙脚乱地就要起身下来:“别闹,离我远点儿,回头过了病气给你。”

    凌烨一手按住他,一手拿起旁边榻桌上的海棠花圆瓷盒,示意楚珩低头,拈起架上涂药的毛笔,道:“下午从猎场回来,见着你师父,她说给你送了外敷的药来,还有一张药浴方子,回头用过膳泡一泡。”

    “嗯。”清凉的药膏抹到脸上,有熟悉的香气萦绕在鼻尖,楚珩眉眼一黯,攥着凌烨衣衫的手微微收紧。

    他情绪的细微变化一分不落的映入凌烨的眼帘,漓山不外传的药,想来是那位已故的青囊阁主所配吧……

    他是楚珩亦兄亦父最敬爱的小师叔。

    所以也是东君姬无月解不开的心结。

    静静地擦完药,楚珩从凌烨身上下来。时辰临近戌时,外面的天色黑透,该晚膳了。早上楚珩起得晚些,他们没一道吃,中午前头有王公宴凌烨没回来,晚上这顿么……高匪进殿请示膳食,凌烨“传”字还没出口,楚珩就撵人了,虽说他从前出过水痘,但楚珩还是不敢大意。

    可谁知凌烨却不依,起水痘需得忌口,这忌那忌的,最后能放到桌上的就只剩清汤寡水了,楚珩口味挑,菜色不合他心意虽不会说什么,但肯定是拣两筷子就撂下了。

    凌烨若不在,可没人能管住他,所以当然不能走,“你这人真是霸道不讲理,这寝殿怎么说也有我一半儿吧?”

    楚珩气得无语,这人没病没恙的却不愿出去,那总不能让他一个起水痘的再去“祸害”帝苑别的宫殿吧?

    谁也拗不过谁,还闹起了脾气,于是最后,一个桌子分了楚河汉界,陛下吃东边,皇后吃西边,谁都不许碰谁的。

    有了这一次的例,往后两个人吵架拌嘴,都这么吃,也不知道是图个什么,大概是就着对方气呼呼的脸好下饭吧。

    晚膳过后,内侍们架了浴桶来,楚珩泡药浴,凌烨给他束好头发,就坐在一旁灯下翻看他先前挑出的那几份学子行卷。殿里暖香萦绕,内侍齐齐退了出去,楚珩趴在桶边,问道:“两名同考官,陛下想怎么安排?”

    这说的是漓山的名额,凌烨抬头看向楚珩,轻轻笑了笑,说:“平衡。”

    朝中势力此消彼长,上位者运筹帷幄,不过这二字。

    “科举再往前推一步很难。”楚珩说。

    凌烨点点头,敲了敲手上这篇酣畅淋漓的策论:“但做成了,就能让更多的‘吴不知’不再靠运气。”

    ——所以吾将上下而求索。

    --------------------

    1楚氏的做法也是大多数世家的做法,保荐总要先紧着宗族同姓子弟,也无可厚非。文中出现的世家不用太在意,只是有这么些山头。

    2科举线和沈黛线,以及山花的心结是缠绕在一起的,目测十来章吧,总之不会很长。

    第144章 虞疆

    漓山故青囊阁主的药果然有奇效,用了两天,再加上泡药浴、内服汤药食补,至正月十九,楚珩的水痘几乎都已经结痂,要不了几日就能恢复如初,总算不用再被凌烨这个缺德人观察痘痘形状了。

    正月十九是春蒐尾日,中午大朝宴论绩行赏,十六世家各有英杰。春蒐首日失利没能拿到首彩的年轻郎君们都卯足了劲儿,大宴上的菜就是他们这几日行猎的成果了,品类十分丰盛,阵仗一点儿不比上元节夜宴小。

    世道就是如此,寒门庶族挣一番光明前途需要靠运气、贵人和命,世家贵胄们生来就有这些,需要的不过是个在圣上面前露脸的机会,春蒐就是绝佳的时候。尤其那些亟待入朝的公子们,诸如钟平侯世子楚琛之流,最为奋进,大多都取得了值得称道的成绩。

    正月十九是年休的最后一天,这场宴既是年节的正式终了,也是为四方王侯、外邦使节送行,过了正月二十大朝会,这些人就都要陆续离京了。

    凌烨从宴上回来,又陪楚珩吃了一餐,午后便要收拾行装返回九重阙了。楚珩暂不与他一道,要在上林苑行宫再住几天,打算等水痘彻底好全了再回去,免得散播了病气。

    这是纵使不乐意也没法的事儿,皇帝不起驾,外头的王公大臣哪个敢先走?申时两刻,御驾启程,仪仗扈从绵延数十里,浩浩荡荡地驶离行宫。

    皇帝一走,整个上林苑都空寂下来,楚珩这几日又不能外出受风露面见人,只好在帝苑品鉴学子们的行卷、读两本闲书打发时间。

    楚琰和叶书离本想留下来陪他,楚珩都没让。阿琰春蒐首日才出过风头,虽然今日论绩行赏,世子楚琛也得了前十,但里头多少掺着些“家族的安排”——世家豪门里头这么做的比比皆是,因而春蒐尾日的名次并不如首日的实在,像苏朗、萧高旻这些佼佼者拿过首彩后,压根都没有再下场去比。阿琰人还在屋檐下,不必要的麻烦还是省了的好。

    至于叶书离,那根本不是来陪他的,“鬼见愁”是没能见到他起水痘的样子,不甘心,想方设法地要来看一眼,回去漓山好当做谈资取笑,楚珩怎么可能让他得逞,直接以凌烨的名义给拒了。

    道理虽这么说,但等王公大臣们也走完,车马的喧嚣声远到一点儿也听不见,偌大的上林苑只剩下自己时,光阴还是会显得漫长——这大概也是一种“由奢入俭难”吧,从前在漓山,一个人在望舒殿里待上十天半个月也不觉得有什么,如今尝过了相知相依的滋味,连独自看太阳落山都觉得慢了。

    楚珩在窗前静坐了一会儿,高匪捧了披风过来提醒他穿衣——凌烨将祝庚带走了,留了年长的高公公在这里,好代自己看着楚珩认真吃饭。高公公好歹说得出话,祝庚在楚皇后跟前,那就和老鼠对上猫一样,尤其这两天楚珩起水痘,说什么他都应诺,年纪轻轻就指望不上了。

    凌烨坐在辂车里,手上握着刻刀雕琢着一枚白玉私印,眼也不抬地问正在添茶的祝庚:“你做什么这般怕楚珩?”

    祝庚闻言手一顿,有些不好意思地抿唇笑了笑。其实也不是害怕,陛下不是难伺候的主子,楚皇后对底下人更没什么脾气,明承殿里规矩虽然大,但并不苛刻,有些时候甚至比外头还宽松,在御前伺候不只是恩赏多,内外行走都极有面子,挤破了头都进不来。

    祝庚觑了觑陛下的神色,视线又移到那枚私印上,斟酌着小声回道:“奴婢这两天是怕被皇后殿下闲着没事儿再拿去审问……”1

    “?”凌烨愣了一愣,旋即反应过来他是意指什么。沈黛不是白接来帝都的,除了堰鹤沈氏自己,其他瞄着后宫那块儿地的世家高门暗地里也在瞧着,想看看“准贵妃”这块儿带着先帝口谕的敲门砖,敲不敲得动皇帝的门。眼下已过完了年,恩科就要准备起来了,沈家安静了一段时日,将来的动作恐怕都要放到这上头了。

    凌烨眯了眯眼睛,看着手中私印上初具雏形的四个刻字,又从怀里摸出了个一样大小的羊脂白玉印,两只放到手心里比对比对,确认上头刻字的大小差不多了,方才仔细专注地落下一刀。

    于公于私,他都不可能退步。

    ……

    初春时节,天地间的寒气还在,太阳落山早,酉时三刻外面就已经要黑了。行宫帝苑里,高匪张罗着晚膳,楚珩却有些意兴阑珊,仍旧坐在窗前的躺椅里懒得挪动。

    高匪再要去喊他,外头忽然传来一串马蹄声,渐行渐近到寝殿前止了步。楚珩起了身,拦下要出去看的高公公,行至外间门前,竟是……天子影卫!

    “出什么事了?”楚珩皱眉。

    影卫滚鞍下马,快步上了殿阶,到楚珩跟前浅躬行了一礼,从怀里摸出个信封奉了上去,微笑道:“陛下有旨意给您。”

    “?”楚珩纳闷,接过来看了一眼,信封倒是有模有样,绘着祥云瑞鹤,上头用掺着金粉的笔墨写着“皇后亲启”四个字。“又搞什么明堂,他到九重阙了?”楚珩拆着信封,话上不饶人,眼睛却微微弯了起来。

    影卫应是:“臣过来时,御驾已经抵达了明承殿。”

    信笺只有薄薄的一张,楚珩展开来,入目先是一怔,继而失笑,天际最后一抹夕阳余晖映入他眼里,化成星星笑意点亮其中,他忍不住彻底笑开,眉眼生动起来,轻声道:“这人真是……我有这么不自觉吗?”

    “圣旨”上什么都没说,只写了四个字——

    “酉正,吃饭。”

    另画了一枝迎春,澄黄的花淡绿的叶串成一簇,一派欣欣向荣的春色,想来是路上所见之景。

    “闲的没事儿干了吧……”楚珩掩了掩笑意,正色问道,“他在做什么呢?”

    影卫选择性地忽略了楚皇后言不由衷的嗔怪,答:“忙着刻印章,陛下很认真。”

    楚珩闻言又垂眸看向手中信笺,指尖附上去摩挲了几下“山河主人”的私印落款,低声道:“从初八顺星节到现在,我的一枚私印他都快刻了十来天了,磨磨蹭蹭的还好意思表现。”2

    话虽这么说着,楚珩将信笺仔细收好,转身回了殿内准备洗手用晚膳。

    ……

    正月二十是年休结束后的第一次大典,辰正初刻,皇帝至太极殿升御座,接受王公大臣、文武百官朝拜,再行过开笔开玺仪式,方至宣政殿视朝听政。

    年后第一朝,有诸多事要议,但最重要的无非两件——

    其一,靖州都护府传来正式军报,虞疆圣子赫兰拓确认死于其弟危溪王子之手,两派人马在虞疆王城内僵持不下,战事一触即发。据探子回报,日前,赫兰拓之母曲礼王后已传信自己的娘家北狄十三部,北狄王派了座下一名将军前去虞疆,准备为外孙讨个公道,北狄已在与虞疆接壤之处调集军队,拟要掺和虞疆内乱了。

    危溪王子秘谴使节至大胤靖州都护府,声称已听闻赫兰拓曾在帝都京畿刺杀大胤储君,因此特奉上他的头颅来跟太子赔罪,也请求大胤施以援手,待肃清内乱登上王位,愿向大胤俯首称臣,岁纳朝贡。此外,南隰获悉此事后,其边境军亦有动作。兹事体大,靖州总督谢铭不敢独自做主,六百里加急写了折子奏明御前,恭请圣上旨意。

    “上元节春蒐首日,我在林子里遇见镜雪里了。”帝苑西暖阁内,楚珩躺在榻上,凌烨手里持着木梳,在帮他洗头发。这人派影卫送了两天的信笺,像报时钟一样,从吃饭提醒到睡觉,正月廿一中午,干脆自己带着一堆奏折跑来了。

    “折腾这一趟舒服了吗?回头你泡个药浴再回宫里,免得万一带出去病气,再过给阿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