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历史小说 - 大明嫡长子在线阅读 - 大明嫡长子 第794节

大明嫡长子 第794节

    “出发!!”

    六万人啊,

    前军已经出了京师城门,后军还在原地等候呢。

    仪式结束以后,裕亲王、内阁和各国使臣全部到奉天殿听命。

    缔结条约的事从正月拖到现在开春了,又不是现代国家各种税法复杂的很。现在大明和自己藩属国哪有那么多细节要谈?

    行就是行,不行那就按不行的办法来处置。

    朱厚照不想等了。

    所以到奉天殿,他没有半分闲情逸致来和他们打哈哈。

    “三月已是到了下旬了,这一份条约翻来覆去不到二十条,究竟商议得如何了?”

    张璁、严嵩等笑眯眯的看着殿内的使臣。

    他们并不觉得以兵威迫人不好意思,仿佛自己是个恃强凌弱的坏人,

    不,

    强盛的帝国、强势的姿态正可满足他们大国之民的骄傲。

    “回父皇,条款皆以敲定,儿臣本来也想在征日大军出发以后择机向父皇禀告。”

    “好。”朱厚照瞧了一下面前的这些人,“我们中原人讲究一言九鼎、一诺千金。条约上名字签下去,今后就不得反悔。谁要是背叛了我们,剩下的得和大明共同讨伐!”

    琉球国使臣是个三十多岁的壮年人,他在京一直穿大明服侍,此时上前进言,“大皇帝陛下,外臣刘玉有事启奏,望恩准。”

    “说。”

    “是。自正月外臣初闻‘明约’之事,心中不甚感佩,是以当即书信我王,前日终获来信。我琉球中山王听获条约之事,欣喜若狂,欲亲身赶至京师与大明签署条约,永结世代之好!乞大皇帝陛下准允!”

    琉球中山王这个封号就是明朝给的。

    这个属国与大明的关系一直还不错。他们的国王姓尚,每逢老王去世,新王在接位之前,都会派人到京师告丧,同时请求册封王位。

    哪怕是景泰年间,明朝势弱,英宗皇帝也曾派遣官员,以玉带、蟒衣、极品服色,往琉球国祭奠、册封。

    朱厚照此时听闻,自无不准之心。

    “中山王不顾航海之险亲至,自然是极好,朕准了。琉球国的署名便等他亲自到了,与朕同签吧。”

    使臣一听有同签的礼遇,心中大喜,“谢大皇帝陛下!”

    对他来说这次的事情没什么需要纠结的地方,他们的心意也是归附大明。

    现在大明还日渐富强,大皇帝随意赏赐些什么对他们来说都是很大的富贵了。

    “其他各国呢?准备怎么个签法?”

    朝鲜国使臣上前,“大皇帝陛下,我王均已答应上国各项条款之要求,一切流程皆由大皇帝陛下钦定。”

    之后诸国使臣纷纷开始表态。

    基本上都是没意见。

    好一点的,国王亲自来。

    次一点的会派王子、亲王,或是能够代表国王的重臣,像朝鲜这样也行,就是随便你怎么弄,我都签了。这还不成么?

    朱厚照最后定了,“大明相距各国都太远,有的更有千里之遥,一份条约传递来传递去,路上的时间太长。依朕看,既然大家都点头,那么今日这事便先定了,具体的签字流程后补。换句话说,从即日起,条约就生效了!严嵩。”

    “臣在!”

    “条约签署以后,涉及海关关税、货币统一、港口选址与规划建设以及驻军保护等等一系列的事情,朕命你为受命大臣,全权负责办理此事,你要务必用心,不可破坏这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

    “是!”

    “裕亲王。”

    “儿臣在。”

    “你负责从旁协助,记住,多看多学,不可马虎。”

    “儿臣领旨!”

    “嗯。”朱厚照满意的点了点头,又对着诸使臣讲,“港口开发有其自身商业规律,而且还有诸多现实条件、资金条件等制约,所以各国的港口建设不会是统一进度,也不会是统一规模。

    有的国家的港口大,有的国家的港口小,有的国家没有贸易量都不需要港口。总之,各国地理民情不同,事情做出来自然也是结果不同。这是贸易规模和地位决定的,不是朕在其中区别对待,这一节你们要先记住。”

    “是,臣等谨遵大皇帝圣谕。”

    “其次,朕要再告诫一句,既然签署了条约就不要有其他的心思,尤其……不要让朕发现有人阳奉阴违、故意推诿,破坏区域贸易的整体进度。朕虽一向仁厚,但国事关乎者大,绝不会置之不理的。”

    载壦、严嵩这些人和他们说话,还会带着几分‘婉转’。

    但到了奉天殿,天子面前,那都是命令的口吻。

    其实他们也习惯了。

    “满剌加国使臣何在?”

    一个大胡子男人走出,“外臣在。”

    “满剌加国的地理位置颇为重要,朕先前以遣人与你们国王谈过,你们的港口就在万里港的基础上开建吧。

    还有古时先贤有句大智慧的话,君子无罪、怀璧其罪。你们国家地处海上交通要道,从军事上来说也是兵家必争之地,以如今这风起云涌的世界形势,将来必为各方争斗之所,你们头脑要清楚。朕指的是驻军,宜早不宜迟啊。”

    “请大皇帝陛下放心。我王心向中原,又受皇恩,所行诸事,皆会以大皇帝之令为先。”

    “如此就好。你们可还有事?”

    琉球国使臣左右看了看,刚刚的那番话让他的心里有些没底,“外臣斗胆,想请大皇帝解惑。”

    朱厚照抬抬手,“你说。”

    “大皇帝陛下,我琉球国遥居大海,国小民寡,贸易往来远远不如上国,若是依照刚刚所言,那我琉球国会否不建新港?”

    “朕说了,商业上的事要看将来的收益。这是规律,不是朕的一道旨意就行的。就算强行新建,将来人气不旺,也会逐渐凋零。那又何必呢?”

    使臣退了一步,又争取说:“若真如此,外臣也斗胆恳请大皇帝能降恩驻军,以安我琉球国王及百姓之心。”

    朱厚照想了数息,“军港可以考虑,中山王奉朕为君,他便是大明之臣,君主哪有不保护臣子的道理呢?”

    刘玉一听大喜,

    他在给自己国王的书信中花里胡哨一顿吹,说这个条约怎么怎么好了,签了以后和大明联系怎么怎么紧密,甚至还能分享海贸的成果了,忽悠得他们国王都亲自来了。

    但可别真到了这里以后忽然发现什么都没有。

    那样的话,中山王是不敢对大明天子说什么,但肯定收拾他啊!

    现在好了,《万国图志》一书大部分都看过,东西方争端加剧逐渐成为共识,在这种时候争取到上国保护,也算是一个大大的收获了。

    “谢大皇帝陛下恩典!”

    第八百八十八章 传承、新生

    热闹之后就是寂静。

    诸臣子包括载壦都叫他给‘轰’走了,今天可算是累到他这个皇帝了,宫廷仪式看起来不需要多耗费什么心力,但是因为特别枯燥,又得忍耐,所以基本上一场下来都会有些疲惫感。

    不过后面的琉球使臣给他的观感不错。

    历史上的琉球尚氏王朝一直和大明保持良好的朝贡关系,这个国家本身处在海中,疆域狭小,自然资源匮乏,土地贫瘠,物产稀少。

    在原先的朝贡贸易中,他向大明进贡的胡椒、苏木、香料等都是向东南亚诸国购买而来的。

    除此之外,在手工业、陶瓷业、造酒等各个方面都比较落后。

    不过史书上也记载过,琉球王国商业发达。

    这也不假。

    那是因为当时的大明朝采取海禁的锁国政策,而琉球因为和明朝官方保持良好的关系,所以实际上充当了一个对外的‘窗口’。

    这使得琉球成为了一个中转站,他将大明出产的药材、瓷器等转售到日本和朝鲜,同时将东南亚、印度和阿拉伯半岛出产的犀牛角、苏木、香料等销售到中国、日本、朝鲜。

    转口贸易成了琉球王国的支柱产业。

    说白了,其他地方的货物进出大明比较麻烦,但从琉球就相对容易一些。

    可这个世道的琉球却失去了这样的特殊位置,作为本身就依附于大明存在的属国,大明调整海禁政策他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东南亚、印度来的货物可以直接进入大明,自然就没人愿意绕远路再去琉球了。

    因而琉球这十几年处在相对凋敝的状态之中。

    而越是凋敝,他就越发的依赖大明。

    这次表现出这样的态度也就不足为奇了。

    朱厚照对此自然欢迎。

    可惜这样面积狭小的海岛国家,如果地理位置上佳还好,像他这样四不靠的话,很难凑上大航海时代的全球贸易。

    当然,军事价值不必多提,在注重海防的年代,

    大陆东部的这座岛屿叫现在的大明君臣拱手让人那是不可能的。

    总之就这样吧。

    朱厚照卧倒在躺椅上,舒舒服服的准备小憩一下。

    时近傍晚,天空中有一抹微红的晚霞,映照得人脸暖洋洋的。

    “陛下,要不要睡会儿?”

    “不了,不困,就是休息半个时辰。有什么点心你让人拿些过来,朕饿了。”

    “是。”

    也没过多久,侍从室何廷仁拿了一封密奏过来呈递,说:“陛下,这是三殿下的奏疏。”

    “喔,拿来。”

    朱厚照刮了刮眉毛,就这样半躺着把载垚的要说的话都看完了,看完了之后也没什么表示。

    这时候余光注意到何廷仁还在,便说:“这封奏疏朕晚些再批示,别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