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历史小说 - 大明嫡长子在线阅读 - 大明嫡长子 第789节

大明嫡长子 第789节

    第八百八十二章 商机

    望着众人一时错愕的表情,朱厚照反问了一句,“怎么,很难吗?”

    顾人仪上前,“陛下,这倒无关难易,只是日本乃不征之国,那等弹丸之地,就算归入版图也无益处。”

    “怎么没有益处,朕今日在此断言,将来大明朝的威胁更多是来自于海上,你翻开地图静心看上三个日夜就会发现,大明的海疆之中从北向南都有一众岛屿。

    朝廷已经定了按照逐占岛屿,跳跃前进的防御战略,那么日本就是大陆东北方向的大门。日本列岛在手,就是一道屏障,在敌人手就是一个前进基地。”

    “然而日本人口众多……”

    “有办法。”张璁忽然插话,“大明在与南洋诸国签署合作条约,一旦条约落地,那么短时间内将会集中建设一批港口,此外微臣以为还要占领更多适合耕种的土地,垦荒、种粮也需要人力。而且关于如何把这批人运出去,朝廷同样有办法。”

    可不是么,大明本身就正在移民。

    朱厚照则冒出了另外一个想法,就是……对上了。

    从西方发家史来看,大资本崛起很大程度上就是需要依靠掠夺。

    西方人通过黑奴贸易,残酷的压榨几代非洲人,通过各种手段压迫他们成为奴隶,以几乎零成本的方式使用这些人力,从而获得超额利润,狠狠的捞上一笔。

    现在的大明情况好一些,因为大明的民间资本本身依靠着大明的贸易顺差地位可以累积实力。

    但正常做生意,肯定不如掠夺来得快。

    这么想来,大约1500万左右的日本人完美的镶嵌到了整个‘掠夺’的环节里来了。

    “皇上……”

    “嘘。”朱厚照有一刹那的灵感,“别说话。”

    是的,别急,别急,往回想一下,

    他现在指挥着大明的军队打下了吕宋的万顷良田,如果正常的充实人口,垦荒种地,实际上只是量变,从根本上来说,大明本身耕地众多,再多一些,也就那样。

    但如果有类似黑奴那样的劳动力,像西方人驱赶黑奴进入种植园一样驱赶日本人进入田地里垦荒……

    这个成本就低了。

    如果再想办法构建起原来开中盐法中的商屯,那么超额利润就会驱使商人进行‘日本人贸易’。

    不仅如此,日本战国时代的分裂、相互为敌也为此提供了便利。

    非洲的黑奴贸易发起者是西方人,但具体抓人主要并非白人,而主要是黑人敌对部落之间相互抓捕,然后卖给西方人。

    虽然事实残酷,但真相就是这样。

    “地图拿来。”

    朱厚照一招手,尤址立马叫了两个小太监,两人一左一右展开地图。

    他指着说:“你们派人去问一下裕亲王,大明与各国的条约要什么时候签。记住,朕问的是什么时候签,不是签不签。签了以后尽快在这些地方寻找合适的港口进行规划建设。其实咱们都忘了一件事了,港口、码头的投资建设,为什么一定都要以朝廷官方投资为主?!

    除了军用港口,商用港口全都开放给民间资本,整体委托给他们,让他们参与选址、参与规划、参与建成投用的收益分成,至于他们怎么样把这些建成,朕不管,朝廷也不要管。哪个商用的港口设施齐全,海上跑船的人自动会去的。”

    张璁敏锐的抓住了什么,皇帝是听到了他刚刚的话才产生这个想法的。

    大兴土木是需要人的,有的时候还需要搭上人命,这不眼前的长城就是如此么?

    而人从哪里来?

    不言而喻。

    “再有,从今天开始朝廷要开始做一件事。”朱厚照转过身来,眼神灼灼的看着几位臣子,“朝廷要在民间培养几个有官方背景的大商贾,也可以理解为半官半商。由朝廷授权他们,在海外继续扩充寻找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都比较好的土地,

    建设港口、种植粮食或经济作物,适合干什么就开恳出来干什么,而之所以要半官半商就是朝廷要为其背书,他们代表的是大明的利益,换句话说,他们在那些地方要是被人攻击,朝廷不能不管不顾。”

    顾人仪大惊,“陛下不可!真要如此,那我大明的对外政策岂不是为商人绑架?”

    “理论上是这样。不过做起来却不是这样。”

    “微臣不解,请陛下明示。”

    朱厚照不知道怎么解释,这是个很简单的问题,“你如果是出海的商人,在真正做出可能会遭致攻击的决定时,难道不先和朝廷打好招呼吗?这样愣头青,做什么生意?所以最终的控制权仍在朝廷手中。就算有一些意外,这个世界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圈地占领运动,朕这么做,也是适逢其时罢了。”

    其实殖民过程就是这样的。

    现在大明这样肆意的豁出去,就是放虎出山,这些有朝廷撑腰的大明官商就会疯狂的掠夺他们所能接触到的一切。

    ……

    ……

    正德二十一年开春以后,天气转暖,万物复苏,人也为了自己开始了新一年的奔波忙碌。

    江南杭州城里现身了一名衣着华贵的公子哥,不过二十多岁的年纪,但前呼后拥几十人,场面宏达。

    此人便是大明南洋公司一把手顾佐的次子顾柄同。

    现如今的杭州城也算是高楼林立,商铺繁盛,个个雕梁画栋,什么新怪的玩意儿都能找到。

    不过与寻常人的刻板印象不同,顾柄同今日携手出游可不是为了饮酒作乐,更非寻花问柳。

    实际上是召集了几位生意上的‘好友’,所为的就是一样事——粮食。

    有明一代,有几个大事是统治者从来都很重视的,其中一个就是漕运。

    北方粮食不足,但皇帝、达官贵人都在北方,所以南粮北运是千万乱不得。

    但这两年情况开始有变,从杭州到松江、从苏州到湖州,因为海贸兴盛,丝绸、棉纺业大量需求生丝和棉花,

    导致这两种原材料的价格一路走高。

    这就促使大量百姓改稻为桑,或是改稻为棉。

    顾柄同知道,是因为他还是王守仁的学生,他早在几年前就听自己的老师讲过这份忧虑。

    这个事情的影响在当地还看不出来,因为老百姓改种其他作物以后,有钱,可以买粮。

    但是江南地区本身也是京师的粮食供应来源,南粮北运的源头被掐,这就是个大事了。

    当然,这不是说京师就没粮了。

    不至于。

    因为军屯清理以后,每年光多出来的籽粒数就有七八百万石。

    这其中其实有个粮食过剩危机被化解了,即以前京师粮食只有南方一个来源,但后来则多出一个军屯的来源。

    漕粮的数额在那么几年里逐渐下降。

    这个趋势正好契合上主粮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减少。

    粮价的降低当然也是促使老百姓改种作物的缘由之一。

    然而,就算市场本身完成了这一次的生产与供应调节,但江南这样的人口稠密地区,粮食需要依靠外来输入这个格局形成了。

    尤其在今年,北方严重的旱灾,使得那几个省份又从周遭地区调粮,一下子又打高了江南的粮价。

    如此一来,信息充分、头脑清醒的人会捕捉到一个规律性的商业信息。

    既当中原地区或是其他某个相邻区域粮食生产不顺,江南的粮价必定会难以抑制的上升。

    顾柄同在最好的酒楼醉仙居的六楼找了个最好的包间,叫上了自己平时的这些朋友,里外三人都隔绝了人后,他说:“可靠消息,今年朝廷将会大举兴兵征讨日本,圣旨想来过不了多久就会明发天下,到时候大军出动,船只、粮草必定大量聚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诸位,我先前说的情况现在终于出现了。

    南洋公司今年也必定会遵照朝廷的统一指挥,从台湾、吕宋、占城等地大量购粮,输入中原。你们也不必再畏畏缩缩,不敢动作了。当务之急,还是赶紧南下,置地、聘人,好一点赶上春播。到时候要么赶上江南粮价上涨的契机,要么有南洋公司统一收购,怎么会不赚钱呀?”

    包间里,

    在座的诸位都是当地有些实力的大商人,他们开始接触到顾佐的公子,基本上关系都还可以了。

    尤其顾柄同商业嗅觉敏锐,这几年来,每年年初各路商人都争先恐后的成为他的坐上席,以便一窥今年的商业风向。

    “这么说来,今年之关键,在粮食。”

    另外一人则打着商量,“顾公子,南洋公司今年是否有包收购的活儿?若您点点头,我们兄弟几个二话不说,这就到南洋当农民去。”

    顾柄同手执白色酒壶,自己给自己倒酒,“京里有一个声音,说是大明要和列国签订区域贸易的协定,你们可有听说?”

    “略有耳闻,略有耳闻。”

    “有了这个协定,你们还不明白?朝廷这是要铁了心的促进与一众属国的贸易,可你们仔细想想,那些蕞尔小国,能卖给咱们什么?至于说统收的事,你们乐意,本公子为何拒绝?”

    众人面色又犯难起来,统收价格必定给的低,这能不纠结?

    顾柄同则面色淡然,但心里则一直心思急动。

    其实他说的是半真半假,真的就是他确实预料到今年南洋公司会有收购粮食的任务,假的是他不是为了这帮人赚钱。

    他是为了自己老爹能任务完成的漂亮,即便他预料出错,也能够平抑江南的粮价,而这却对他的老师有好处,这样稳赚不赔的事,有什么理由不去做呢?

    其实他觉得南洋公司这个任务逃不掉的,一旦粮食形势趋紧,任务肯定第一个压到南洋公司这里来,因为它有船有人,太方便了。

    现在的大明还有个趋势,不缺银子了,坐拥银山,挖就是了,但是银子可以挖出来,物资可挖不出来,这就要从其他区域补充。

    这个过程,不就是商机?

    ……

    第八百八十三章 从白银黑洞到物资黑洞

    顾柄同虽说出行的场面大,不过不能以二十年前的时代来判定当下。

    当下的杭州城是百万人口的大城,不仅仅是大明人,还有数量可观的南洋人和西洋人。这些人有高官、有巨富,人人锦帽貂裘,香车作伴。

    尤其是为了发财的西洋人,更喜欢装场面活来显得自己实力强大。

    大明开放贸易已经二十年,仅是杭州城就要数万驱船而至的西洋人。

    目的就是两个字,发财。

    发财的门道也被他们摸了许多了……大多数都不成功,

    说起来,大明是允许奴隶贸易的,人口买卖本身也存在了数百年。

    也有西洋人把便宜的非洲黑奴和北欧的蛮族女人绑到大明贩卖,可帝国的传统文化太过强大,大部分人贵族、商人都不接受黑奴。

    没身份、没地位的人才用这些便宜鬼。

    大部分还是喜欢使唤自己人。

    尤其黑奴并不十分乖巧,在听说一些‘恐怖’的传说故事之后,这种奴隶更加没人愿意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