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历史小说 - [历史同人]大清第一作家在线阅读 - 第171页

第171页

    “各家福晋年节时见面,”胤禛打断了他的话,缓缓说道:“你四嫂与大嫂妯娌之间也说了一些话。”

    他感到有些抱歉,面含歉意地告诉胤禩:“她一时失言,将写《十年》的初见是你一事说出了口。”

    “倒是我疏忽了,没有叮咛她别告诉别人,”胤禛轻咳一声:“不过好也只有兄弟和福晋之间得知。”

    那时候,乌拉那拉氏见胤禛对话本感兴趣,胤禛夸过一句话“八弟这一次的《十年》写得进步许多。”

    她还以为这个秘密,阿哥们之间都知道,妯娌之间也知道,所以在大嫂面前说漏嘴的时候,她都没有意识到问题。

    直到大嫂脸色不对,这才醒悟原来大嫂并不知道这件事。

    胤禩:!!!

    我刚哄好了媳妇,又要哄大哥了?!

    第62章 汗阿玛这个大骗子!

    哦豁,今日黄历,诸事不宜!

    还未等胤禛说完,胤禩就开始头大了。

    “哄大哥,这有点难度啊,”胤禩幽幽叹道。

    他不谴责胤禛,胤禛自己也不好意思。

    “此事是因我疏忽而起,”胤禛也挺歉意,但要面对疾风骤雨的是胤禩,他提前来打招呼,也是暗示他:就算是我欠你一个人情。

    胤禩顺竿子往上爬:“既然四哥都这么说了,那万一以后我遇上麻烦,四哥可一定要帮我一回。”

    胤禛淡淡“嗯”了一声,心里想的是:日后政务上有需要帮的地方,定帮一把八弟,若汗阿玛因为八弟写话本责怪,也替他说说好话。

    胤禩舒展眉头,亲切道:“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万一以后八格格要露馅儿,四哥可一定要帮我,千万不能再让别人知道八格格就是我了。”

    胤禛与他同时开口道:“现在当务之急是先安抚老大再说,钱袋子给视若亲弟的你给搞没了,大哥还不知道会如何想。”

    二人之间突然安静下来。

    胤禛与他对视,那眼神仿佛在说:你在逗我?

    我在与你说正事呢!

    胤禩:我认真的。

    胤禛:…………

    “大哥那儿,以他的脾性会直接来找我。”胤禩没有再耽搁,他得赶快处理起这事儿让这件事的损失降到最低。

    胤禩溜得比谁都快:“我找汗阿玛去!”

    胤禛都还没反应过来,他就已经往乾清宫去了。

    “等等,八弟!拿这事儿去烦扰汗阿玛不妥吧?”

    胤禩留给了他一个头也不回的后脑勺。

    他匆匆来到乾清宫,待人通报后就走了进去。

    康熙手里拿着奏本正在生气。

    他时常会因臣子们办事不利或起党羽争斗而生气,关起门来骂骂咧咧谁都看不见,也就只有贴身伺候的宫女与太监们才知道。

    这个时候的汗阿玛是最真实的,不像平时面见大臣时,或面对众多儿子时端着威严君父的架子。

    胤禩道:“汗阿玛将我是初见的事儿告诉了四哥,现在大哥要来找儿臣算账了,您得帮帮儿臣。”

    康熙不以为然:“不过是两个写话本的作者名字,多大点事儿。”

    写话本终究是旁门左道,一个人究竟有没有才华可不是看他写的话本精彩不精彩,而是文章写得精妙不精妙。

    “你写话本不是为了藏拙吗?倾城的身份让人知道了,那初见不藏着也没事。”

    瞧君父说话的大口气,就像是恶婆婆劝儿媳妇给儿子纳妾一样可恶。

    他就是高高挂起,一点都没有同情心。

    康熙淡淡道:“初见落到这样的下场,难道不是你折腾的?”

    胤禩道:“就是初见把大哥的钱袋子给搞没了。”

    康熙深思了起来。

    他说道:“朕近日在为修堤坝的事烦心。”

    胤禩看着他。

    “十多年未曾南巡了,如今战事已定,之后你可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清闲了。”

    掌卫事大臣最清闲的时候,莫过于皇上待在紫禁城中。若是皇上要去外边巡视负责帝王安全的掌卫事大臣也会忙碌起来。

    治河一直都是老身长谈之事,除去治黄河为国家重事,康熙如今最为烦心的还有被戏称为“小黄河”的无定河。

    整条河流从塞北一路延至山西、河北,上游地势高处皆是黄土,下游泥沙堆积。整条河流最南到过南里、张岗,最北延伸至旧州,它还会像个不安定的孩子,在范围内来回摆动。

    历朝历代,无定河就一直在决堤、修堤、决堤、修堤、改道、挖渠、堵住、又决堤…………折腾得人们不得安宁。而无定河会直接影响到京城!

    时至近些年,上流的泥沙越堆越多,使得河床也越来越高,为了防止决堤,又不断地修更高的堤坝,可谓是恶性循环。

    胤禩问道:“让汗阿玛恼怒的恐怕不仅是无定河又决堤了。”

    还有底下人账目不清,决堤的原因恐怕还有人为因素,克扣拨款,层层剥削…………投入下去的银钱,实际又用到了多少?

    战事刚停,内政又破洞连连,朝中党争、地方吏治不清都让汗阿玛花大力气下去整顿,每一次东巡、南巡、北巡在做最重要事之余,沿途检查吏治已是成为常态了。

    为了令政令推行下去,康熙可以暂时忍一时不挪开那些蛀虫,他现在迫切要的是在下次更大的水患发生前安固无定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