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历史小说 - 六零年代大厂子弟在线阅读 - 六零年代大厂子弟 第201节

六零年代大厂子弟 第201节

    之前戴誉的屋里有个暖瓶,自从被熊大摸进屋乱逛的时候打碎了,就没再买过新的。这会儿正好可以买两个新暖瓶。

    戴誉将两份结婚证都递给她:“你比我做事仔细,都给你收着吧。”

    “回家以后可以放到相框里挂到墙上了。”夏露煞有介事地说,“挂在‘乒坛神童’的旁边!”

    戴誉像是没听出她话里的调侃,心花怒放地点头赞成道:“都听我媳妇的!”

    头一次被他这样称呼,夏露感觉自己手臂上的汗毛都竖起来了,抬头望过去时,正好对上他看过来的视线,于是二人便莫名其妙地对视着笑开了。

    而后戴誉颇为遗憾地说:“咱们要是在滨江结婚就好了!”

    “你想家啦?”

    “倒也不是。”戴誉凑过去低声问,“你发现了没有?”

    “什么?”

    “如果是在滨江,那些婶子大娘见了面应该会叫你‘戴誉家的’,我大嫂就被他们唤做‘戴荣家的’。不过,在北京好像没人这么叫。”戴誉遗憾道,“看来只能等咱们过年回家探亲的时候,过过瘾了。”

    夏露:“……”

    想到她被人叫做“戴誉家的”那个场景,她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有点羞耻是怎么回事……

    将结婚证和票证一起收好,夏露转移话题道:“咱们回去吧,顺便买点菜,让外婆做一顿好吃的庆祝一下。”

    不料,戴誉却摇头道:“咱俩今天回你爷爷那边去吧。”

    夏露看看手表问:“现在去?”

    “对啊。现在过去正好能吃晚饭。”他解释道,“下个礼拜办婚礼,你肯定是要从外婆家出嫁的。不过你到底是姓夏,不是姓何的。结婚不从老夏家出嫁,我怕老两口心里有想法。”

    夏露被他说得也不确定起来:“不能吧,我奶不是计较这些事的人。”

    “咱奶在小事上确实不计较,但是结婚算是大事了,难保心里不会有想法。”戴誉拉着她去公共汽车站等车,“咱俩刚领了证,就去家里汇报,老两口肯定高兴。”

    事实证明,戴誉说得果然没错。

    夏奶奶虽然反对孙女在大学期间谈恋爱,但是看到他们领了结婚证就登门来报到了,还是连说了三声好。

    戴上眼镜对着结婚证看了又看,夏奶奶用胳膊肘推了推凑过来一起看的老伴,指使道:“你赶紧把咱们给露露准备的嫁妆推出来。”

    夏爷爷一拍大腿,赶紧跑去夏长川的屋里,从里面推出一辆崭新的凤凰牌二六自行车。

    “露露不是一直没有自行车嘛,我跟你奶奶早就商量好了,买辆自行车给你当嫁妆。自行车票还是你奶跟学校革委会的人换的呢。”夏爷爷拍了拍车座子,颇为得意地说。

    夏奶奶目前是医学院里少数几个还在给学生正常教学的教授之一。

    她大儿子是烈士,大孙子是军官,自己又是个严厉的小老太太,学校里没人敢把她怎么样,所以这老太太还能每天照常去学校讲课,跟学校革委会的关系也还凑合。

    看着那辆自行车,夏露鼻子有些酸酸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倒是戴誉夸张地“哇”了一声,凑过去摸摸那辆自行车,对二老笑道:“这个嫁妆也太实在了!既贵重又实用,这回好了,夏露上下班不用挤公共汽车了!”

    夏奶奶矜持地点点头:“我就是这么想的。”

    吃晚饭的时候,戴誉趁机将夏露要从外婆那边出嫁的事提了提:“夏露想从您这边出嫁,不过,我想了想,觉得这边不太合适。”

    夏爷爷急道:“怎么不合适呢?”

    “距离远点倒是没什么,主要是您住的这个大院进门是要核验身份的,迎亲那天会来很多人,我那些师兄同学朋友什么的,都答应帮忙迎亲。”戴誉摇头叹道,“呼啦啦来那么多陌生人,恐怕会给门口的保卫添乱。”

    夏奶奶斜睨一眼戴誉,看破不说破,只一锤定音道:“就让露露在什刹海那边出嫁,两边离得挺近的,到时候我们都去那边参加婚礼。”

    戴誉高兴地哎了一声,主动跟夏奶奶碰杯走了一个。

    夏露心知他们未必乐意去外婆家,便解释道:“戴誉已经给你们留出了一间屋子,收拾得可好了。婚礼那天您跟爷爷就直接到我们的那个小院去,累了就在屋里休息。”

    安抚住了夏家二老,他们当晚在夏家留宿了一宿。

    然后礼拜天一大早就带着结婚证跑去了百货商店采购。

    休息日的百货商店里总是摩肩接踵的,夏露挤在人群里,负责在柜台上挑选东西,戴誉则跟在她身后交钱交票。

    每用完一张票,售货员就会在结婚证背面盖上一个戳,或者写上一句诸如“补助布票已换成布”的话。

    “茶话会用的糖在这边买了吧,这里的种类比较全。”夏露建议道,“其他的东西可以在咱家附近的供销社买。”

    戴誉颠了颠手上的大包小裹,没什么异议地点头,他已经快被商店里的人绕晕了,全然一副悉听尊便的模样,让干啥就干啥。

    将所有票都换成了实物,两人总算舒坦了。

    把东西送回什刹海,让夏露留在家收拾东西,戴誉则带了两瓶酒跑去了京大的教职工宿舍。

    章教授见他上门,原本还想问问他去单位上班的情况。

    谁知这小子见面就来了一句:“老师,江湖救急啊!”

    章教授惊讶问:“怎么了,出啥事了?”

    “好事好事!”戴誉哈哈笑道,“我昨天跟夏露领证结婚了!”

    “那你小子一惊一乍地做什么?”章教授笑骂,“大喜事被你弄得紧张兮兮的!”

    “哎,真的需要您江湖救急!”

    苗老师给他倒了杯水:“你喝点水慢慢说。”

    “我下个礼拜天就要办婚礼了,不过,您也知道,我孤身一人在北京,父母亲人都在老家呢,肯定没办法来□□我主持婚礼。”戴誉可怜巴巴道,“夏露在这边的亲戚可多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七大姑八大姨,能把我那小院子塞满。”

    章教授:“你的意思是……”

    “我这边就我一个光杆司令。”戴誉笑眯眯地问,“人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能请您来当我的主婚人不?”

    第139章

    婚礼前的这几天, 夏露被外婆拘在了家里。

    “您说的那些都是老黄历了,”夏露无奈道,“我还得过去帮他收拾房子呢, 您这样把我拘在家里, 不是耽误事嘛。”

    外婆的鼻梁上架着老花镜, 正在一针一线地缝被面。

    听了她的话,只无动于衷道:“老话都讲, 婚礼前见面,婚后不相见。我跟你妈, 你二姨小姨都是这么过来的,怎么到你这就要搞特殊了?”

    夏露给她捋着棉线, 压低声音反驳:“不是我搞特殊!外面都在破四旧呢,您说的这个婚前不让见面的事,就是旧风俗呀!”

    “你不出去说, 谁会知道你们婚礼前见没见面。”外婆撇嘴道, “再说, 传统有传统的好, 世俗也是有生命力的。虽然那些人嚷嚷得欢, 但是真到了自家办喜事的时候,肯定也是要顾及风俗习惯的!”

    见她似是不信, 外婆有理有据地说:“胡同口的老李家, 上个月娶媳妇的时候,我们也去随了五毛钱的份子钱, 他家办婚礼还摆了酒席呢,家里地方不够都摆到隔壁张家去了!而且他家新媳妇带来的炕柜里面还贴着红喜字呢!”

    夏露笑道:“那您眼睛还挺尖的!”人家媳妇炕柜里贴了啥都看清楚了。

    “我这不是去学习先进经验嘛!”外婆推推眼镜说,“我就猜到你们今年要结婚,所以这半年来, 我跟你外公去参加了好几场婚礼,就是想看看人家是怎么办的!你小姨办婚礼那会儿的流程,放在现在已经没有参考价值了。”

    “那他们都是怎么办的?”夏露好奇问。

    “一部分跟以前一样,像老李家似的办酒席,一部分在单位食堂办的,还有一部分就像你跟小戴这样在家办革命婚礼的。”外婆吐槽道,“这样办婚礼真是不体面。收了人家的份子钱,连顿饭都不管,喝点茶水就把人家打发了!”

    “我们买了不少喜糖呢,到时候再加点水果点心瓜子花生什么的,总不会让大家空着肚子回去。”夏露帮她拿剪刀剪断线头,继续道,“再说,现在讲究艰苦朴素,以后大家都这样办婚礼,等我们去别人婚礼回礼的时候,也是只送礼不吃饭,这样不就扯平了嘛。”

    “真是搞不懂现在的年轻人。”外婆不满地咕哝,“连被面花色都要挑挑拣拣的!我之前准备的花草和鸳鸯蝴蝶的被面多应景,结婚不就是图个喜庆嘛!”

    “新买的这个也挺喜庆的!我跟戴誉去百货商店买布的时候,售货员推荐新人用大红或者梅花向阳花的图案。”

    “梅花向阳花不也是花嘛,为啥你这个行,我准备的就不行?”外婆不高兴道。

    “哎呀,您没看我们的结婚证上就有梅花跟葵花嘛。既然结婚证上印着,就说明这两种花是没问题的。鸳鸯蝴蝶被面也算旧风俗,要是婚礼那天被大家见到鸳鸯蝴蝶被面,容易落人口实。”

    “可是这个葵花的不好看呐!”外婆不满意。

    “呵呵,这就不错了!我们在百货商店买布的时候听人家说,南方有的地方把造船厂发明的万吨水压机印在被面子上,那岂不是更丑!”

    一直坐在藤椅里看书的外公不禁插话道:“你就听露露的吧!咱俩整天在家,对外面的情况不了解,哪有他们听得多见得多!”

    “我不是正在缝新被面嘛!”外婆嘀咕,“鸳鸯蝴蝶的就不拆了,放在里面算是加厚一层,冬天暖和点。”

    三人正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夏露的大舅妈、二姨和小姨便携手进门了,明显是提前约好的。

    何娟将雨伞立在门边,嚷嚷道:“连着下了三天大雨了,也不知露露结婚的时候这雨能不能停。”

    “下雨也没事,两边离得这么近,走几步就到了,不耽误接亲。”

    大舅妈坐到床沿上,自然地接过婆婆手里的针线,笑着说:“妈,您歇会儿,我们接着缝。”

    几个女人围在一起,给夏露赶制陪嫁的喜被,二姨何妍一面跟手里的针线较劲,一面向父母汇报:“您交代的事,我们都办成了,还有啥指示不?”

    外婆呵呵笑:“我没什么指示,你把嫁妆的准备情况跟露露说说。”

    “那行。”何妍清了清嗓子,对外甥女交代道,“按照现在的婚嫁习俗,结婚时男方家里是要出三十六条腿或者七十二条腿的。不过,小戴那边的房子我之前去看过了,家具还算齐全。”

    这会儿哪怕是在农村,为了娶媳妇也得东拼西凑出三十六条腿。

    一般农村的三十六条腿是双人床,大衣柜,写字台,碗橱,方桌和四把椅子,根据各家情况不同,也可以跟女方家里商量着调换成别的。

    而在城里尤其是一些大城市,除了大衣柜、写字台和四把椅子,还要有五斗橱、书橱、梳妆台,而且条件好的人家还会在木料花纹上有讲究。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男方确实有那个条件,没条件的筒子楼里一张床一副桌椅也照样能结婚。

    夏露赞同道:“他那边桌椅柜子什么的都挺齐全的。”

    “不过,衣柜五斗橱什么的还行,但是炕柜之类的没有,他那边的火炕可是挺大的。咱家直接给你陪嫁两个嫁妆箱子,到时候当炕柜用。”

    夏露点点头,嫁妆箱子算是出嫁必备的,哪怕做成炕柜,也不会太贵重。

    小姨接话道:“小戴那边确实东西挺全的了,所以咱家尽量陪嫁那边没有的东西。昨天我们凑了点票,给你买了台缝纫机,也算是陪嫁一个大件了。”

    听说外公家居然要给自己陪嫁缝纫机,夏露忙摆手拒绝:“缝纫机我不能要,太贵重了!”

    这和爷爷那边给的自行车是两码事。她是姓夏的,外公家给她陪嫁这么多东西不合适。给了她这么多,那表弟表妹结婚时是不是也得按照这个标准来?

    “我们就是负责跑腿,外加凑了点票,钱是你爸妈出的。”小姨咯咯笑着揶揄,“估计我大姐跟姐夫这笔买缝纫机的钱算是白花了。我看露露不像是能踩缝纫机的,哈哈。”

    外婆瞪她一眼:“谁也不是天生就会的,等她以后有需要了,自然就主动学了。”

    “也对,我最近正学着给肚子里这个做衣服,最开始只想着随便缝一个得了。不过,现在自我要求越来越高了,我打算学一学踩缝纫机。”

    “小姨,要不你先拿我这台去用吧。”夏露倒是挺大方,她平时都买成衣,缝纫机拿回去也用不上。

    “不用,你小姨夫给我买了。”何娟抚了抚肚子,有些艰难地下地走了两步,而后以过来人的口吻说,“你啊,结了婚就赶紧生孩子。等到我这个岁数生,身体真是吃不消。”

    “谁让你一直挑三拣四的,整天想找长得俊的,遇到周强还不是照样嫁了!”何妍对她的黑历史耿耿于怀。

    大舅妈拦住想要回嘴的何娟:“你们的事,之后再说,先讨论露露结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