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历史小说 - 如何攻略傲娇太监在线阅读 - 第39页

第39页

    “好七姑,我刚往长青居跑了一趟,到了才知道您在这儿议事呢。”

    翡翠喜盈盈地说,“我是来报喜的,二表少爷考中了举人,舅老爷府里要开宴席庆祝,夫人问您后日有没有空过去。”

    这个时候开宴?乐则柔微不可查地皱皱眉头,笑答,“翡翠jiejie告诉夫人,我后日过去。”

    翡翠猛灌了一盏茶就要走,“夫人找后日赴宴穿的衣裳呢,我得赶紧回去帮忙找。”又急火火地走了。

    赵粉和翡翠正好赶了一个前后脚,她手里拿着一张纸和一本册子,把纸双手呈给乐则柔。

    “今儿榜下有流民闹事,我耽搁了些功夫,七姑您瞧,这是今年的榜。”

    乐则柔连忙接过来看,瞧见第一个名字乐则宪,喜道,“六哥哥得了案首,回头得好好恭喜他一番。”

    赵粉凑趣儿跟她一个个看下去,叽叽喳喳说谁是哪家的孩子,记不清楚的就翻一旁的册子找。

    豆绿一直弄不通这些盘根错节的姻亲关系,但此时听她们说话不由咋舌,“竟然十之八九都是认识的人,看来念书这个事儿还是得看世家传承天赋,寒门小户人家少有念书这根弦儿的。”

    赵粉也赞同地点点头,“正是如此,所以自古有书香门第的说法。”

    乐则柔听了她俩一本正经的道理就摇头笑,点点那张榜单,“你们江湖儿女心地单纯,读书哪有什么弦儿不弦儿的,不过是钱和好先生罢了。”

    她数着细长的手指讲,“养一个进士出来要费多少银子?就算这人万事顺利三十岁能中进士,家里就要养个万事不做只读书的闲人三十年。衣食住行,更别提一年的纸笔书墨,先生束脩,再少也要几百两银,根本不是普通人家能承担的起的。”

    “就算一家人熬干心血耗着供着,好先生难求,无隅书院世家子弟就占了十之七八,余下的一二也往往是家中薄有资产送去的,只有零星几个是寒门出身。”

    她两手一摊,看看目瞪口呆的两个丫头。

    “一边读书一边干活,还遇不到什么好先生,这样下来寒门子弟往往考个秀才已经千难万难。此时家中能靠着秀才功名免了赋税,还能有些别的进益,愿意苦熬着往上走的人就更少了。”

    豆绿听着她的话慢慢皱起眉头,拧着手绢问,“照您这么说,寒门便是天生出不了进士老爷了,也太不公些。”

    乐则柔大笑,“傻丫头,别说世道公不公平,事实就在眼前摆着。寒门出进士,往往是祖父一辈极好的运气攒下些钱财,勤勤恳恳供出一个秀才,秀才的儿子说不定能考进士做官。

    这得是祖坟冒青烟的家族才有好气运,得没有败家子儿,且孩子都是读书的料,这样几辈人辛辛苦苦才能供出一个官来改换门庭。”

    说到这儿,她也颇有些感慨,“而世家子弟,族学昌盛,即使父兄没有中进士的,族中总有长辈金榜题名能提携指点,要是书读的好,即使家中穷些也有族里供着读书。

    且世家子弟与寒门的眼界不同,寻常人家觉得能替人写信赚家人日常就千好万好,世家子弟想的则是做什么官。

    其实天资禀赋聪颖的人有许多,父亲在时曾带我去过矿场,账房记性极好,算数连算盘都不用,但他家里穷,能当上账房已经是侥幸。他比咱家的人都聪明又能怎样呢?只能埋没了。”

    她突然想起了安止,林家小公子出口成文落笔为诗,可……

    赵粉忍不住插嘴,“但也有高隐这样的人啊,可见寒门子弟还是能有读书出路的。”

    乐则柔笑眯眯问她,“你可知高隐有过目不忘之能。”

    赵粉和豆绿都十分惊讶,赵粉更是脱口而出,“就这么一个糟老头子……”

    乐则柔呷了一口茶,缓声说,“别小看这么一个“糟老头子”,他聪明极了,能从村子里考上会元的人,他是本朝头一份,这样的聪明人几百年也未必出得了一个。

    其实他不算寒门,他的脑子就能抵得过所有家世背景。”

    高隐一个去县里念书的穷小子凭什么被酒楼伙计接济,他都连进去酒楼的钱都没有。而且他能得到郑相青眼,这不是单纯过目不忘的读书人能做到的。

    高隐太聪明了,聪明得令人侧目,令人害怕。

    据说乐家当时也给过高隐银两极力拉拢,包括后来拜师郑相也是乐家写的荐信。如果高隐当年中了进士,不出意外就是乐家的派系了。

    “可惜……”

    可惜高隐当时还是太年轻,看不透世情,锋芒毕露。一篇策论剑指世家,自己断送了好前程。

    乐则柔冲两个满脸震惊的丫鬟笑笑,轻松地说,“不过他也有运气,当年阅卷的有一位很狂傲的老先生,否则真不一定点他的会元。不说这些了,你找个小子明儿去码头一趟,我寻思着钦差快到了。”

    “对了,赵粉你对对榜纸上可有谁不是世家出身,咱们也去送份贺礼,封五十两银子。”

    ……

    运河上几艘官船飞快地行着,六皇子站在窗前望着船外的阴雨叹气。

    江浙旱得厉害,京畿一带却连日大雨,皇帝嘴角长了一个火泡。

    六皇子也憋出来肝火,无他,乐则柔宁可把粮食都散出去也不愿卖粮给他筹钱,还把功劳都推到乐家头上。皇帝朝会上嘉奖江南乐家在旱灾里功绩斐然,连着二皇子也十分得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