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历史小说 - 被我渣了的前任是皇帝在线阅读 - 第186页

第186页

    但随着新帝接触的政事越来越多,有了自己的见解,他的话就不那么管用了,好在这几年,他已经培植出了属于自己的势力,内阁一旦超过半数大臣赞同,皇上也不好反驳。

    “酷暑将过,入秋后最大的事情便是秋收,今年风调雨顺,南方也无洪涝,北方无旱灾,今年应该会是个丰收之年吧?”

    朝臣们自然要对皇上的圣明之治歌功颂德一番,这个说是因为皇上仁心宅厚,英明神武,所以百姓才能安居乐业,那个说皇上文治武功,事事为民,上天见有此明君不舍百姓受苦,这才有风调雨顺之年。

    赵璋面无表情地听完一番废话,继续说:“既然如此,诏令天下,今年十三行省的粮税全部下调一成,也让百姓过个丰足之年。”

    满朝的声音瞬间消失了,偌大的金銮殿上安安静静,沈嘉从神游中回神,一脸茫然的看着大家。

    “内阁去拟旨,派快马传达到各地,同时让各地督查司派出人手监察收粮一事,若再有官员胆敢中饱私囊,侵吞皇粮,朕让他下辈子都见不到太阳!”

    原本正准备站出来反对的大臣默默地收回脚,低下头不敢说话了,赵璋大多数时候都是不发脾气的,但他一旦发起脾气来,朝廷上下就得有人倒霉,谁也不会傻到这种时候去触霉头。

    不过就在大家以为这件事就要这么结束时,一道清越的声音从人群后方传来,“皇上,臣以为此举不妥!”

    众人震惊,站在后方的都是小官,谁胆子这么大敢质疑皇上的决定?

    第七十九章 算你识相

    众人悄悄回头,就看到穿着青色官服的年轻官员站出来说:“皇上,臣以为,任何一项政令都不该如此草率定下,今年确实风调雨顺,但粮食是否丰收还未有定论,此时就定下减少粮税的决定是否过于草率了?如果皇上同意,户部可以根据各地呈报上来的数据做出估算,今年耕了多少亩地,种下了多少粮种,每亩粮产大约是多少,若按减税后能收上多少粮,得有个预算才行。”

    大家纷纷用看疯子的眼神看着沈嘉,这个年轻的户部郎中是傻了还是疯了?他知道自己刚才说的是什么吗?他知道大晋有多少土地吗?他知道各地的粮食亩产量是不一样的吗?他知道统计全国的粮食产量是多么庞大的工作吗?还敢说等他算完了再做决定,那怕是黄花菜都凉了吧?

    “沈大人,你精通数算不假,但你难道要走遍全国去丈量土地和产量?恐怕你脚还没出长安城,各地就开始抢收了。”

    质疑他的是礼部尚书,昨天那道圣旨在他看来就是打礼部的脸,今天沈嘉冒出来,他当然不会放过这个绝好的机会。

    沈嘉往前走几步,朝皇帝做了个揖,声音稳稳地说:“臣说的是估算,也许在座的大人们不知道一亩田能产多少粮,但地方官肯定知道这些,一个知县若是连自己下辖的土地有多少,粮产多少都毫不知情,那这个县令也太无能了,只要县令能知道自己一县的土地大致有多少粮食,知府大人能知道自己一府之地能有多少粮食,皇上想要知道全国的粮食产量很难吗?”

    赵璋皱着眉头看他,这话要是别人说的,他恐怕早就让人将他抬出去了,他冷声说:“沈郎中,你把事情想的过于简单了,就拿长安来说,就算官府那里能查出长安的土地有多少亩,又如何能这其中有多少亩田地在耕种,多少是荒地呢?就算知道了这一点,粮种也确实是从官府购买的,但你又如何知道他们买回去的种子是否都种下去了呢?再则,这田地有肥有瘦,人人耕种水平也不同,亩产该如何确定?”

    “皇上,臣说的是估算,官府登记田地必然是精确的,除以人口算一算人均土地,大致就能得出多少田地在耕种,至于粮种,确实存在您说的情况,但亩产多少粮食应该是有个标准的,上等水田多少,中等水田多少,沙地多少,这些有经验的老农都略知一二,户部有全国的田土册,户籍册,要估算一国的粮食产量很难吗?”

    大家看周擎的目光都带着同情,这些册子当然都有,也许还堆了好几个仓库,可真的有人能把这些数据统计出来吗?那得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

    周擎站出来说:“皇上,沈郎中言之有理,只是户部人手不足,人人都有做不完的事情,正好老臣知道会计司近来没有大事,不如将此事交给会计司完成,离秋收还有一个半月,会计司若能在半个月内完成此事,那皇上到时候再决定是否减税不迟。”

    赵璋暗骂一句:老狐狸!看向沈嘉的目光里都充满了同情,其他大臣也是如此,周擎这一手玩的漂亮,立即就把皮球踢给沈嘉了,正好是他提出来的,也是他说不难的,既然如此,想必是能在半个月内算出个预算来的。

    “臣附议。”礼部尚书第一个附和,还笑着鼓励沈嘉:“沈郎中是年轻俊杰,相信一定能完成此事。”

    其他大臣也纷纷点头,他们也想看看大言不惭的沈大人是如何在半个月内给出个答案来的。

    沈嘉不得不应下,但也提出:“今年因为毫无准备,只能以库存现有的账册来核算,若有偏差,请皇上恕罪,臣以为,朝廷应该下令普查人口,丈量土地,人口与土地乃国之根本,若有错漏,于国不利。”

    这下子内阁大臣们纷纷转头怒视他,然后齐齐把目光投向徐首辅,后者咳嗽一声,站出来说:“此事可以容后再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