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历史小说 - 穿越七零做知青在线阅读 - 第213节

第213节

    几人立马去借车。

    有推车推,这几个学生就轻松了,一车拖过来,也就完上面搬的时候费力点,但是效率相当高了。

    李老师在走廊看了眼,笑了一下,嘀咕道,“还算聪明。”

    迅速的发了课本之后,李老师又给她们讲了学校的规矩。抬起头来盯着大伙儿,“学习机会来之不易,不要违反学校规定,要是档案上面有了不好看的记录,对你们的一生都是有影响的。”

    学生们都面容严肃。

    等他讲完这些之后,就才上正题,让大家自我介绍,然后通过自我介绍情况,挑选代理班干部。

    说是代理的,但是等干了一段时间熟悉了之后,也不会轻易换掉了。

    所以很多人都是很看好这个班干部的。

    能够当班干部,在档案上面记录一笔,也是很光荣的事情。

    苏青玉也是个小官迷,立马就决定争取班长这个岗位。

    所以轮到她自我介绍的时候,她先是把自己的情况介绍了一遍,然后又介绍了自己的工作经历。

    好些学生一听这还是女书记呢,还挺稀奇。这一个年轻女同志,怎么带领一群农村干部和社员工作啊。管得了吗?

    有些认出苏青玉的,就在下面给其他人小声科普。

    苏青玉说完之后,就明确表示,“所以我竞选的是班长。我觉得我有信心,也有能力,管理好这个班级的工作。”

    苏青玉还是第一个表明要做班长的女同学。

    加上她认识的人还真的挺多,顿时获得了一阵掌声。

    大家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本来就互相不认识,这会儿要投票,当然投给自己认识的人,更不用说还对自己提供过帮助了。于是苏青玉愣是得到了全班一半人数的票。是所有竞选者里面最高的票数得主。

    成为京大经济系经济学专业一班第一任班长。

    张娟高兴不已,使劲儿鼓掌祝贺,心里有些蠢蠢欲动,想上去发言,想把自己这个学习委员的岗位拿出来竞争,因为她觉得自己的任命很像一个笑话。

    可惜她没机会发言,就下课了。李老师轻松的抱着自己的资料就跑了。

    他们下节课就开始正式上课了,所以得换教室。

    路上张娟就和苏青玉说了自己的想法。

    苏青玉诧异道,“你知不知道,你这种在单位里叫什么?”

    张娟摇头。

    苏青玉道,“你这叫做单位特聘,领导点名,是重要人才才有的待遇。辅导员亲自点名的,谁还能比得上你名正言顺?至于什么投票,哎哟,咱都互相不认识,你说有说服力吗?你现在与其纠结这个,不如好好想想如何把工作做好。学习委员任务可是很重的,要带领全班同学学习。做出成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你说的有道理。”

    “是特别有道理。”苏青玉自信道。

    第一天的课程比想象中的要轻松很多。老师们都是很多年没上过讲台讲课的,他们也在适应当中。

    不过即便这样,这些课本上新颖的知识也给学生们带来了无穷的好奇心。

    想想之前学了那么多年,学的都基本上大同小异,可来了大学就真不一样了。学的东西是全新的,从未接触的。

    特别是听教授们讲起社会经济形态,国外经济学的实际按例,简直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一样。

    按着老师的说法,学好了经济学,也许你能影响整个世界的经济。

    简直太令人神往了。

    苏青玉倒是没做这些美梦,她深刻的知道自己是没法改变世界的,顶多就是搞好扶贫工作就好。

    所以努力的把知识想象成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努力让理论归于实践。

    苏青玉以前大学毕业,就听很多人念叨,说大学学的知识没用,在岗位上用不到。

    对于这一点她现在有深刻的认识,不是没用,而是没学会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

    她带着工作经验来学,感触就不同了。

    一天下来,所有的学生们都捧着自己的课本和笔记资料,边走边看。有些如痴如醉。

    张娟没时间看了,她得去食堂干活去。

    苏青玉帮她把课本带回宿舍。

    刚走到宿舍楼下,就碰到了李慧云几个了。

    她们也抱着课本在楼下坐着学,见到苏青玉回来了,立马站起来了。

    李慧云哒哒哒的就走过来了,“苏青玉同学,那个……我想和你谈谈。你昨天为什么要那么说。我昨天加今天,心情一直不好,上课的时候都有些集中不了。问题很大。”

    苏青玉故意看了看两边,似乎防着被人看到一般,然后无奈道,“走吧,找个没人的地方。”

    李慧云:“……”

    找了个花坛,三人就和苏青玉面对面的站着。

    苏青玉叹气,“本来不想和你们来往的,免得被连累,但是看你年轻,我也不多说了。我问问你,我们学校有多少老师以前去农场改造过,你知道吗?”

    李慧云:“……他们平反了,是错误的,不算。”

    苏青玉道,“他们当然不算,而且也不会和你计较这些事儿。但是我问你,国家为什么要平反啊,而且还在不断的平反吧。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摘掉帽子。你这口口声声的阶级敌人,口口声声臭老九,甭管人家现在是不是,以前都被人骂过吧,你这么一骂,被人听到了,他们难道不会觉得你爸是极左思想吗?”

    “对了,你是不是忘了,副主席同志,曾经可也是受过影响的。他才复出没多久呢。你这话要是被人举报到了他面前……他当然不会和你一个小孩子计较了,但是别人会不会呢?毕竟这次这么多大学生,都是多亏了他老人家恢复高考啊。对了,高考有一个政审规定你看了没,破除唯“成分论”,你一个大学生,总不至于不懂这个吧。你连国家政策都搞不明白,连正确思想都没有,你说你危不危险。一旦成为极左思想,你大学还要不要念了?你说你那么伤害了张娟同志,她如果去和学校老师反馈一下,再去和中央反馈一下。咱们这么近,还是很方便的。你说,你是不是得出名了?”

    李慧云吓得嘴唇发白,她身边的其他两个同学立马道,“我们什么也没说啊。”

    苏青玉道,“这不是人以群分吗?很容易受到影响的。咱们作为现代大学生,口碑很重要,谁也不乐意和思想有问题的人在一起。所以我说不要找我,我担心被连累了。”

    “没有,我没那么想。”李慧云立马道。

    “谁昨天和我说的,说张娟是什么来着?”

    李慧云紧紧的抿着唇。

    苏青玉叹气,“别害怕,我又不会说出去,但是吧,你这样得罪人太多了可不行。为了以后,你得改正。”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明天见。

    那个时候很多人思想还没彻底转变过来,所以第一届大学招生,很多大学也是看重成分问题,一直到78年高考,才真正的正规了。

    第184章

    李慧云也挺倔强, 毕竟因为她爸之前的思想, 那些年过的还是十分不错的, 所以养成了她坚持自己想法到底的性子。

    她就觉得自己是对的, 这种思想是没错的。

    资本家,臭老九, 都不是好人。

    当然,她又觉得平反的那些不算,因为任何时候都有出错的人,既然平反了,那就不算坏人。但是没平反的,就肯定是有问题的。

    但是苏青玉说的那些话, 她又有些害怕。甭管平反没平反, 那些人以前可都是被人批过的。所以她这会儿也不敢和苏青玉顶嘴,毕竟底气有些不足。

    在家里听她爸曾经讲的那些人因为思想问题受到处分的,她知道被人抓到思想问题,有多严重。

    她紧紧的抿了抿唇, “大不了,我以后不说她了。”

    苏青玉摇头,“光不说就行了?你做过的事情, 如果不拿出态度来, 以后被人拿出来说了, 你说会怎么办?”

    她看了眼李慧云身边的两个室友。

    这两人立马摇头,“我们不会说的。”

    苏青玉道,“那张娟呢?你们也也知道的, 人伤心的时候总会忍不住找人倾述一下……你说这让其他被平反的干部和老师们知道了,会怎么样?他们会不会想着,就是这批人当初落井下石,浑水摸鱼……没准和那什么粉碎的集团是一伙的……你说说,要是换了你自己,你什么心情?”

    李慧云到底是个没经历什么挫折的,被苏青玉这么一说,眼睛都发酸了。

    到底是被吓到了。

    真要是被安这样的罪名,她一家子都抬不起头来了。

    “你哭什么啊,”苏青玉皱眉头,伸手拍拍她的肩膀,“咱这不是在解决问题吗?你去和张娟道个歉,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样以后就算有人知道了,也知道你这是年少不懂事,已经改正思想了。没准也就不会计较了。”

    “……”李慧云紧紧的抿着唇,嘴唇酸的说不出话来,只能点点头。

    “知错能改,是个好同志。我先走了,你改正之前咱们少接触。”

    苏青玉就这么大模大样的走了。

    她还得去食堂打饭吃呢。

    中午吃了饭,张娟一起忙到了快上课才回到宿舍。

    李慧云还趴在桌上没说话。

    张娟也没注意她们,而是和牛芳她们报喜。说起自己的当了干部的事儿。

    “我没想到自己能当干部呢。毕竟我以前的成分那样。”

    苏青玉道,“打住,什么成分不成分的,现在是新时代了,知道什么是新时代吗?破除唯成分论。我听说今年招生,副主席同志对于一些学校因为成分问题拒招的事儿,很生气,勒令今年高考全面改革,彻底打破成分论。以后谁再带有这正成分思想的,那才是全国人民的阶级敌人。破坏社会和谐的反动分子。”

    李慧云又哆嗦了一下。

    李乐乐上铺的独行侠抿着嘴,若有所思。

    下午苏青玉又和张娟一起上了两节课,上完之后,她就去食堂上班。

    苏青玉则去给苏卫华写信。虽然是同城,但是没有联系电话,也只能通过电话联系了。

    她让苏卫华找个放假的时候来一趟京大。吴老师和陈老师都在这里,吴老师还说要指点他,让他千万不要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在求学路上能有教授专门指点,只要自己脑子不蠢,那进步简直就和坐快车一般的速度了。

    寄信之后,她就赶紧去图书馆看书。连饭都不准备去吃,自己带了几个早上买的馒头,带了一杯白开水。

    在学校里,除了上课学的那些东西,最主要的还是要自觉。大学的图书馆就是一座大宝藏。里面的专业书籍可比外面图书馆要丰富多了。

    一直学到晚上图书馆闭馆了,她才意犹未尽的从图书馆出来,回忆着书上的知识。说实在的,虽然她念过一次大学了,但是很多知识也不是那么好理解。

    想死记硬背当然是没问题,但是得理解,弄懂,要花点心思。她觉得光是一本《资本论》,都够她啃很长一段时间了。

    另外她还借了一本英语大辞典出来,准备多学一些专业词汇。以后要是真的接翻译的活,自己平日里的读写能力肯定也不够用。

    她心里有些感慨,“难怪都说知识是海洋,广阔无垠,深不可测,永远找不到尽头。幸好咱们自己不准备做研究型学者,要不然真的学一辈子都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