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
第35章 击鞠 与来时相当, 从围场赶回温泉宫时,也只花了不到半个时辰。 因今日还有马球赛,是以李景烨未曾回宫, 而是直接领着众人到北缭门外的大球坊去了。 内侍省与六局的人早已将一切布置好,待皇帝上看台就坐后, 内外女眷、朝臣们便也跟着落座。 因怀孕而未去猎场的萧淑妃也早等不及了, 巴巴儿地感到大球坊, 正待给李景烨行礼,已被何元士亲自上前搀扶起来。 她面容端方,缓缓起身, 正要如往常一般往李景烨身边的座位行去, 却忽然见他身边除了丽质以外,原本该留给她的位置,不知何时已被人先占去, 那人不是别人,却是从来清高自持, 不与旁人争锋的徐贤妃。 她的脚步一下顿住了, 迟疑地望着贤妃的位置,心中异样。 徐贤妃像不曾察觉她的目光一般, 牢牢端坐着,与众人一同望向场中已经策马驶来的数十名年轻侍卫。 马球赛前, 羽林卫中选出的数十名侍卫要先在场中向皇帝与大臣们展现一番精湛的骑射技艺。 这些侍卫们多是羽林卫中少数的平民子弟,经千挑万选才入了羽林卫, 成为天子近侍。为使其日后能有更多晋升的机会, 裴济自去年任大将军后,便亲自请求李景烨准许每年秋猎时,能让左右羽林卫中这些最拔尖的平民子弟在众人面前一展风采, 若能得几分赏识,也不至错失良才。 因有了这唯一一个越过勋贵子弟在皇帝面前崭露头角的机会,羽林卫中的平民子弟几乎个个使出浑身解数,此时他们高超的技艺已令众人挪不开眼。 就连李景烨似乎也专心致志地望着场中,频频点头赞赏,待一名能马上三箭齐发的侍卫奔驰而过后,更是直接命人厚赏。 萧淑妃四下而观,见无人替自己解围,只得捏了捏衣角,强作从容地往徐贤妃身旁的座位上去坐下。 李景烨似乎这时才分出心神来,仔细打量一眼萧淑妃,问了她两句昨日的情况,又命何元士替她在坐榻上多放两个靠枕,这才令她稍觉安慰。 丽质始终冷眼旁观。 到此时,她几乎能感觉到徐贤妃不同以往的变化,似乎因为什么事,忽然下定决心一改以往的冷淡疏离,主动亲近李景烨,欲与淑妃争高低。 她知道贤妃对李景烨应当没有太多感情,虽疑惑到底何事令其一夕转变,却并不十分紧张。 若能将李景烨的心神从她身上分出些,她反而乐得自在。 只是不知为何,她想起先前裴济异样的表现,隐隐觉得此事与他有关。 场中侍卫们的展示仍在继续,她心不在焉地慢慢用了些桌案上的饮食,趁众人注意力都在别处时,悄悄瞥一眼坐在阶下不远处的裴济。 裴济仿佛有所察觉,也正不经意似的看过来。 二人视线在空中对上一瞬,随后又各自移开。 丽质忽然想起徐贤妃将李令月身边的人统统杖杀之事,直觉她的异样转变恐怕与裴济有些干系。 半个多时辰后,羽林卫军终于一一策马下场。 李景烨见军中气势如此磅礴,将士技艺如此精湛,心中大悦,先赏赐一众军士们,随后又当着重臣的面大大夸赞裴济:“子晦真乃少年英才,从前羽林卫士气不振,朕记得先帝还在时,甚至动过要裁撤羽林卫,令立神武军的念头,最后被徐大相公劝下。如今到了子晦手里,几乎算起死回生,重整气势了。朕看,你日后必成国之栋梁!” 裴济面不改色,既不沾沾自喜,也不羞愧窘迫,只从容起身,冲皇帝拱手,沉声道:“为大魏与陛下效忠,都是臣分内之事,不敢担陛下如此夸赞。” 李景烨笑着摆手,道:“你不必总是自谦,咱们两个既是君臣,更是表兄弟,实在不该如此生疏。一会儿击鞠,你可得全力以赴,不许让着朕。” 说罢,他已起身,往阶下走了两步。 众人都明白,皇帝已准备亲自上场打马球了。 往年有睿王在,这一场马球赛多是他与裴济二人各自领队,李景烨则与太后等人坐于看台上观战,今年睿王已远赴幽州,太后亦不曾前来,他似乎未觉不适应,反而早已决定亲自下场。 内侍们见状,忙捧着击鞠的袍服上前,给陛下与其余二十来人披上,将袖口紧紧扎起。 袍服分两色,李景烨着褐色,裴济着白色,俨然已被分作两队。 与此同时,场中两边也分别架起两道丈余高,刻金龙的木板墙,下部各有一一尺大小的球洞,洞后结网。教坊龟兹部的鼓手们也各自在两边球门下站定。 另有承旨、卫士等或各自守门,或周卫球场,或手持小红旗等待唱筹。 大魏人不论男女,都爱击鞠,此时众人一见双方都已在准备,个个都起了兴致。 丽质也难得生出几分期待。 这两日总听闻裴济骑射如何了得,却总没机会好好看一看,眼下他要下场击鞠,自然想见识一番。 李景烨已拿起一柄雕饰彩纹的偃月形鞠杖,正慢慢挥动着舒展四肢。 萧淑妃见状,捧着腹部小心起身,上前温声道:“击鞠一向激烈,陛下小心些。” 李景烨试了试挥动击杖的姿势,侧目微笑,略有几分苍白的脸上闪过少有的意气:“无碍,朕知道分寸。你不必担心,且顾好自己,千万别靠近场边,只坐着就好。” 他这般仔细嘱咐,令淑妃先前心底的难堪已消去大半,面上的笑意也愈发温柔。 李景烨看一眼场中,忽而转身看向坐在看台上的丽质,笑问:“丽娘还未观过宫中的击鞠赛吧?你猜猜,一会儿朕与子晦,谁会赢?” 话音落下,不远处也正握杖伸展四肢的裴济动作悄悄慢了下来,仔细地听着这边的动静。 丽质看一眼裴济,眼神微动,随即转向李景烨,抿唇笑道:“妾的确不曾看过宫中的鞠赛,陛下既要妾猜,妾便猜——裴将军会赢。” 裴济的身躯微不可查地僵了僵,握着鞠杖的手也骨节泛白。心底似乎有几分惶恐的紧张与按捺不住的雀跃同时滑过。 其余人也有些错愕,唯有贤妃面不改色,目光自丽质面上缓缓掠过。 李景烨挑眉,心底有一丝极淡的不快闪过,随即轻笑道:“那朕可得好好让你见识一番,当年朕还是太子时,可是曾领着四位宗室子弟击败过吐蕃使臣带来的十人击鞠队伍的!” 只是后来做了皇帝,便不大下场,因此也从未与裴济在场上正面交锋过。 徐贤妃忽然道:“不错,此事当年在长安还曾传为一时美谈。贵妃不知此事,妾却是记得的,今日的鞠赛,妾猜定是陛下会赢。” 丽质笑道:“原来如此,倒是妾孤陋寡闻了,可是陛下,”她忽而走近两步,在李景烨耳边轻声道,“昨夜那样龙精虎猛,令妾到现在都浑身乏力,实在令妾气不过。” 李景烨这才觉心底那一口气顺了,不由垂眸打量她一眼,抚了抚她白皙间透着红润的面庞,笑道:“原来在使性子呢。” 丽质眼波流转,斜睨他,道:“陛下若赢不了,今日就别到玉女殿来了。” 她话音不大,却正好让半丈外的裴济听到,令他不由手上动作一滞。 李景烨不疑有他,开怀笑道:“好,你且等着,今日朕就让你瞧瞧朕的厉害。”说着,又转向裴济,扬声道,“子晦,可不许让着朕,你们统统都全力以赴才好。” 裴济垂眸,领着身后的白袍鞠手们拱手道:“臣不敢欺瞒陛下,定全力以赴。” 一行人遂在激昂的擂鼓声中步入场中,各自握杖上马,于唱声与鼓点声中,齐齐出动。 裴济与李景烨二人几乎同时执杖,往场中那一枚不过成年男子拳头大小的木质镂空彩球横扫而去。 不知是否因为方才的话,裴济果然没有半点退让的意思,一上来便使出平日舞刀弄枪的力道,趁李景烨不察时,将鞠球抢夺过来,随即击给另一白袍鞠手,自己则快马往球门处去。 今日上场者多是勋贵子弟,虽偶尔惧天威,却比寻常军士好许多,加之见裴济如此一丝不苟,一时也放了心,激起了胜负欲,不由自主便认真起来。 不多时,几番配合之下,裴济已近球门,恰接旁人击来的鞠球,猛力一抽,便精准投入球门之中。 卫士忙举小红旗唱筹。 李景烨自登基后,已习惯身边的人无论如何交代,总还是因身份而刻意让着他,此刻见裴济如此,稍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勉力凝神静气,瞅准时机,将鞠球抢夺过来。 不出片刻,褐袍一队也击入一球。 看台上的众人登时有些沸腾,场边鼓手们击鼓似乎也更急促了些。 原本因有陛下参与,众人只以为结果并没有悬念,可眼下的情形,却有些说不准了。 就连丽质也暗暗紧张起来。 方才她看似是开玩笑,实则心中的确是那样想的。 她虽不知这二人击球实力如何,却知道李景烨因昨日多饮了鹿血,不曾好好修养,今日看似精力充沛,其实已有些不济了,只是他自己未曾察觉罢了。 而裴济身强力壮,不曾纵欲亏空,又常年习武,就是靠体力,也能胜过一筹。 若李景烨当真输了,只怕今日真的就不会去玉女殿了,如此正中她下怀。 眼看两边的进球数紧紧咬着,你方一球,我方即刻跟上,小半个时辰过去,已是各自三球,成了平局,丽质心跳也快了起来。 这时,一阵急促鼓点传来,随即便是唱筹的卫士高声提醒:还余半刻,鞠赛便要结束。 此时双方都已大汗淋漓,闻言却同时打起精神来。 裴济面色沉肃,眼看鞠球就要飞至不远处,忙催动身下马儿,一手扬起鞠仗,就要上前击打。 他一时分不清,到底是因为自己一向不屑阿谀奉承,不喜主动退让,才如此全心投入,还是因方才那女人说的话。 他只知道心里那个要赢下比赛的念头坚定如磐石,不能扭转,如今只差这最后一击了。 另一边,李景烨自然也不肯放松,几乎同时掉转马头,追赶过来。 只是他此刻已有些体力不支,眼看只差这一球,才竭力支撑着,正与裴济并驾齐驱时,二人举起的鞠杖触到一起,以力相抗。 但听台上众人一声惊呼,只见李景烨不堪力道,手上一松,鞠杖竟是一下被击飞出去。 紧接着又一声惊呼,裴济已经趁势将鞠球精准地打入门中。 卫士忙高声唱筹,宣布结束。 白袍一队多入一球,险胜褐袍一队。 李景烨面色有一瞬僵硬,随即放缓速度,行到场边翻身下马,冲一旁的裴济笑着赞了句:“不错,今日朕甘拜下风。” 裴济躬身:“不敢,陛下昨日狩猎,今日又击球,臣却不曾狩猎,这才能小胜一球。” 旁人见皇帝夸赞,这才敢欢呼雀跃起来。 李景烨命赏赐白袍众人后,由何元士微微搀扶着回到高台上,面色又是一瞬难堪与思虑。 丽质靠近到他身边,柔声低语:“裴将军果然是军中翘楚,样样俱佳,堪为陛下所用。” 李景烨顿了顿,随即觉得心中稍快。 丽质说得不错,他是天子,本不必与人争锋,只需学会御下,便能得天下英才效力。 样样与旁人争夺头筹,是他手下的臣子该做的事,他是天子,输赢之事看淡便可。今日输了,落在臣子们眼中,还能得个宽仁的名声。 他遂笑了笑,饮了两口水,侧目道:“朕输了,丽娘你当如何?” 丽质嗔道:“自然让陛下今日便别来玉女殿了。” 李景烨挑眉:“你舍得?” 丽质不回答,只道:“陛下是天子,一言九鼎。” 他眼神微眯,片刻后,无奈笑道:“罢了,今日饶你一回,不去便不去。” 人群之中,萧龄甫父子已在拿此事大肆赞扬陛下心胸宽广,宽仁御下,实为明主。几位老臣不约而同交换视线,微微蹙眉,却不曾出言制止。 而裴济则被方才的几个白袍鞠手左右簇拥着慢慢回到座上,素来冷淡的面上难得露出一丝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