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 第107节
书迷正在阅读:Alpha上将的媳妇儿养成记、离婚后前夫加入了修罗场、小酒娘你马甲掉啦、穿回来后,对老攻无感、他眼中有流光、总有人阻碍我认真工作、独宠东宫、穿书后我成了反派的猫、穿成年代文深情男配后、全校都以为我A装O 完结+番外
“风,决定了华夏的四季农耕,粮食是天下之本,继而决定了天下万物!” “本天师悟了!” “哈哈哈哈!” 张宇初越想越觉得正是如此。 因为这本就符合逻辑。 而且按照古籍的记载,他越想越觉得,古籍的东西,也就是个肤浅的、勉强摸到门槛的皮毛罢了。 与姜星火真正讲透的风水学相比,根本就不值一提,连提鞋都不配。 张宇初越想越兴奋,他终究还是赶上了一个好机缘啊! 虽然不知道这世界上是否真的有成功渡劫飞升变成仙人的机会。 但如果袁珙和道衍的推测正确,他的眼前就站着一位! 仙人,俯瞰凡尘、长生久视也。 成仙,这对于所有修道者来说,都是超越了一切的终极诱惑! 但哪怕眼前仅仅只是有这个一丝可能,他也必须紧紧抓住,绝不松手! 如果继续听下去,听明白【水】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么我就可以藉助过去的古籍,完全可以参悟阴阳风水的真谛,突破瓶颈。 到那时候,即使是当世最有名的几位风水大师,恐怕也不敢跟本天师在这个领域争锋吧? 想到这,张宇初的呼吸顿时急促了起来。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疯狂的念头。 如果这件事情真的做成了,恐怕整个风水界都要炸翻天了! 不过张宇初并不担忧。 因为这件事情需要的机缘无与伦比,收获也是巨大的! 一旦他真的能够突破过去上千年都没有人突破的那层限制,领悟到风水学的终极秘密,那么,张宇初就可以凭藉这个秘密,踏入到前人从未抵达过的境界,到达那个他梦寐以求的层次! 张宇初半晌才从内心的极度激动中恢复过来,他在心里自语道。 “只可惜,这些都需要时间去回顾、研习、领悟才行,本天师现在只能先暂时忍耐!不过,当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剩下的课听完。” 姜星火顿了顿,继续重复了一遍重点道。 “刚才我们已经说了,华夏文明农耕的特点就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同时雨热同期、四季分明。” “风决定了水。” 姜星火循循而论:“正是因为这两种季风的存在,也就决定了华夏大地上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较大,夏季东南季风的高温与多雨时期基本一致,雨热同期,对发展农耕十分有利,因为春天种植秋天收获中间,夏天正是农作物生长旺盛,最需要水分的时候。” “事实上,也正是风和水的条件差异,把华夏大地上的农业,划分为了季风区的宜种植区域和非季风区的不宜种植区域。” 朱高煦插话问道:“季风区的宜种植区域,和非季风区的不宜种植区域?难道不是华夏大地的所有地方都受到季风的影响吗?” 李景隆也是露出了疑惑的神情。 “还真不是。” 姜星火又在他的文字地图上开始划线了。 / 西域丨沙漠丨草原/辽东 / / 陇西/河套丨山西丨河北 汉中丨关中丨河南丨山东 蜀地丨南阳丨淮西丨淮东 巴地丨荆襄丨江西丨江南 云南丨广西丨广东丨福建 看着地图。 姜星火缓缓说道:“如图所示,这条线便是季风分界线,也就是华夏大地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昆仑山,大体上便是这条界限所途径的山脉。” “这条线以东为季风区,以西为非季风区。” 两人了然地点了点头,那这么看来,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种情况发生。 华夏大地的大部分地区,尤其是适合农耕地区,还是都处于季风区内的。 “都是些沙漠戈壁,倒也无关紧要。” 姜星火只是轻轻地摇了摇头,又点点头,只认同了一小部分。 “若是只论农耕,这些地方的粮食产出和供养人口的能力,确实意义不大。” “但这些地方,存在的本身就是意义!” “华夏虽大,绝无半寸无用之土!” 听了这句话,朱高煦连忙改口:“俺想说的便是姜先生的意思,只是农耕的意义不大,但凡日月所照,皆为我大明疆土,这些田地,是半寸都不能丢的!” 姜星火这次重重地点了头,随后继续说道。 “我们接着说降水。” “刚才我们提到过四百毫米等降水量线是农耕的最低限度。”姜星火顿了顿复又说道:“之所以游牧民族绝大多数都在华夏的北方存在、成长、壮大,便是因为过了长城这条线,就没法农耕了。当然,游牧对于降雨量也是有要求的,那就是三百毫米,嗯.一尺少一点点的样子,如果少于这个降雨量,就被称之为极端干旱,牧草一旦被啃食就很难恢复,所以这样的地方一般被称之为荒漠或者沙漠。” “降雨其实非常神奇,很多现在的沙漠,如果降水线回归,只需要短短几年时间,就能奇迹一般地从荒无人烟之地,变成绿意茵茵的草原。” “同样的道理,曾经作为秦汉、隋唐基业的关陇地区,现在之所以变得不如从前,便是因为农耕最佳降水线又一次向南移动到了淮河一线,加之关中的水土流失,农业产量在全国的比重变大不如前了。” 隔壁密室。 朱高炽不自觉地陷入了沉思。 他的大伯,也就是朱元璋的嫡长子朱标,便曾经为了迁都的事情,洪武二十四年八月,受命巡视关中,去关中考察,也正是巡视关中回来后,因风寒病逝。 那时候,有人说是因为关中的龙脉动了,风水不好。 他的皇爷爷朱元璋,甚至为此派遣了不少风水术士前往勘察。 如今想来,曾经在唐朝时八九月都热的必须要躲进终南山避暑的关中,怎么如今让人能在同样的季节,染上风寒呢? 这虽然只是一件个例,但以管窥豹,也能反映出关中所面临的问题。 说白了,便是姜星火说的道理,关中本身就处于季风区的边缘,一部分还处于非季风区,而随着小冰河期的到来,气温和降水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如此一来,一场秋雨一场寒风,要了大明帝国继承人的性命,也就不足为奇了。 若非如此,朱标还在世的话,以朱目标威望和能力,哪还有什么靖难之役?压根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朱高炽,更是不可能坐在现在这个位置听姜星火讲课。 便是非要设想,他爹朱棣造反了,那既然是朱标继位,朱元璋也不可能清洗那些洪武朝的名将啊,说白了不就是朱允炆资历浅年纪轻,怕他镇不住场子吗? 如果是洪武朝的那批名将来,而不是实战经验不行的李景隆、进攻能力不足的耿秉文,朱棣就算造反,又怎么可能赢呢? 真要是这么假设下去,他朱高炽倒是有可能出现在这里,只不过是以犯人的身份罢了。 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小冰河期? 季风和降水,从真正的“风水”意义上,成了朱目标直接死因。 朱高炽胖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 真是老天爷开的玩笑呢。 还有一章2000字,稍后码出来就发,下个月发誓重新做人,天天爆更2万字,绝不拖延 第113章 道爷我成了! “水,和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甚至说是农耕的性命攸关之所在都不为过。” “在南方地区,降雨量每少三寸,粮食产量就会降低百分之十。而到了缺少降雨的北方,这三寸的降雨量就更关键了,直接决定了百姓今年收成如何,到底会不会揭竿而起。” 李景隆和朱高煦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没有降水就会导致旱灾,旱灾会导致蝗灾,蝗灾一起,流民遍地,多来几次国运也就基本药丸了。 “其实季风和降水,讲到了这里,基本就算是结束了。” 姜星火讲了半天,多少有点口干舌燥。 他歇了歇才说道:“按理说,接下来就要讲如何利用化学.化腐朽为神奇之学,来大规模制造能让农作物亩产量提高的物品,以及如何利用有效的办法,来利用耕地在有限的时间内产出更多的粮食。” “如此一来,方能有办法对抗未来持续数百年,并且会愈演愈烈的小冰河期。” 姜星火的神情略微恍惚了一下。 他想起了之前看到过关于明末旱灾的一段记载。 崇祯元年夏秋间,陕北地区大旱,到处皆是父弃其子、夫鬻其妻、掘草根以自食、采白石以充饥的景况,次年延安籍官员马懋才目睹饥荒上疏陈情:自去岁一年无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其粒类糠皮,其味苦而涩,食之仅可延以不死……迨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民有不甘于食石而死者,始相聚为盗,而一、二稍有积蓄之民遂为所劫,而抢掠无遗矣,有司亦不能禁止。 姜星火自己是当过饥民的,晓得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下,百姓面对天灾人祸到底是多么缺乏抵抗力,又会造成多少人间惨剧的发生。 因为,无论是他之前讲的摊役入亩,还是现在要针对小冰河期提出的农业增产办法,姜星火都并没有要谋取任何实质或名誉的利益的目的。 扪心自问,无非是感同身受,不讲出来良心不安罢了。 或许对于旁观者来说,旱灾造成的赤地千里,也只是他们茶余饭后的嗟吁不已的谈资。 而对姜星火来说,不是。 但在此之前,出于讲师的职业习惯和道德,素来没有“藏一手”这种陋习的姜老师,决定再把没讲到的一个小点讲一讲,而非一句带过。 那就是。 到底什么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