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页
他们的行路经验越来越丰富,已很少陷于危境。 当然,他们也力所能及地行善,两人曾路过一处遭遇河流改道,以至生灵涂炭,荒坟千里的村落,救下了一个差点被扔入河中祭河神的女童。当时秋晚不忿村长蛮横冷酷,又怜悯女童父母哀哀欲绝,便利用某些化学手段,仗着村民愚昧无知冒充河神侍女,假传河神意志,称其不爱幼女,偏爱村子里地位最高者,吓得那村长立刻要卸下差事,哪里有之前威逼女童父母时,一口一个道义、责任的冠冕堂皇? 他们看过义诊,治过瘟疫,救过灾民,助过寒士。 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韩鸿雪将他所见所闻均记载于随身手札上,一路走来,他绘制舆图的功利心渐渐减弱,当他见多了百姓疾苦,江山衰颓,也生出一种沉重的责任感。 毕竟,这是他生活的土地。 如此六年匆匆,他们走到了晋江中游,来到了一座叫灵武县的县城,城中灯火煌煌,满街道栽种着桃树,夜风一吹,芳菲落了满地,宛如日暮映红。 这般美景,秋晚却无心欣赏,她只觉得十分诡异,城中,所有人都戴着面具。 作者有话要说: 过渡章 不是恐怖故事。 古人测量方法来自知乎,我一直觉得古代条件绘制地图的人真了不起,有些地图和现在卫星图也差不多,前提是城中街道变化不大。 第62章 说好的种田呢?5.7 有老者见她与韩鸿雪茫然站在街口,好心道:“两位是外地人吧?” 原来, 今日正是鬼节, 传说这天鬼门大开, 地狱中关押的鬼都会回到人间,按照灵武县习俗,这一夜城中百姓都须戴上鬼怪面具,等到了吉时,便要对亲人进行祭拜招魂,燃放河灯。 “两位赶紧戴上面具吧, 若被那些鬼怪发现你们是人, 小心将你们捉走。”老人神情凝重,显然深信不疑。“每年今日,城中都会有人失踪呢……” 秋晚只道是传说怪谈,并未放在心上, 他们谢过老者,擦着人流走到了一处卖面具的小摊上, 小摊是一架搭起来的木车,上面摆了不少面具——披头散发的缢死鬼、绿面红眼的水鬼、形如婴孩的夜啼鬼……甚至有黑白无常、牛头马面, 总之,都是地狱“常驻居民”。 秋晚眼睛都挑花了,见韩鸿雪随意拿了个无头鬼面具, 她忙制止道:“别,这个难看。” 韩鸿雪从善如流地放下,“那你挑个好看的。” 秋晚仔细观察一圈, 发现了个外形美艳的面具,上面所绘是名女子,其双眉修长,凤眼妩媚,微勾的嘴角带着诱惑的弧度。摊主很有眼色,见她在面具上多停留了几息,便道:“这是画皮鬼,最是好看。” 秋晚:“就它吧!” 韩鸿雪:“……” 秋晚兴致勃勃给韩鸿雪戴上,夜色灯火下,对方就像个高壮的平胸美人,别有一番风味,惹来秋晚大笑不止。 随即,她又给自己挑了个傒囊的面具,传说那是一种外形可爱的小鬼,像个孩童,见到人就喜欢伸手牵引,一旦将人带到他住处,那人立刻就会死去。 两人东瞧瞧西逛逛,这座城水路发达,河街并行,河上有不少船只悠悠往来,韩鸿雪见秋晚兴味不减,便提议去游船。 毕竟路上辛苦,他们只有到了人群聚集处才有片刻放松。 等他们坐上一艘乌篷船,远处忽然响起钟声,古朴肃穆,回荡在夜幕光景中。 沿途百姓听得钟声,都来到河边燃放河灯,各色河灯漂浮在水面,岸边桃花纷然而落,船行而过时,清波中荡漾出一片粉红,花瓣洒在乌篷船顶,落在人们的发顶、肩头。 秋晚醉心此景,忽然,岸上传来嘈杂声,不时有人喊道:“别推啊,别挤我!” 她顺势望去,只见岸边的人越涌越多,很快有人落了水,她心里一惊,就见几个仆妇镇定地跳下河,将人都捞了上来,似乎对此事习以为常。 “每年鬼节都会有人落水,咱们新来的县尊大人心里念着我们,早安排了水性好的人沿岸候着。”艄公语气自豪地解释。 秋晚也不禁高兴,一路上她见过太多不负责任的官吏,难得有领悟县县令这般细心。 这时,岸上又闹了起来,有人尖着嗓子大喊:“小姐!小姐你在哪儿啊?” 秋晚见一个绿衣丫鬟惊惶四顾,遇人便问:“你们可见到我家小姐了吗?” 她话说得没头没脑,又不说她家小姐是谁,又不提她家小姐的外貌特征,所有人都迷惑地摇摇头,丫鬟急得大哭不止,有人见她可怜,便道:“是不是被人流挤到另一边了?你赶紧过去找找。” 另一人道:“不是被恶鬼带走了吧?每年鬼节城中都有女子及孩童失踪。” “哪儿来的恶鬼?分明是拐子!”一位妇人忿忿道:“这些丧了良心的人贩子,迟早有天肠穿肚烂!” …… 乌篷船渐划渐远,再往后秋晚就听不清了。 她原本的兴奋渐渐冷却,韩鸿雪也默然不语,凝固的气氛弥漫在这艘船上,连艄公都没了说话的兴致。 ——人贩子。 要说大明国内种种不良势力秋晚最恨什么,那一定是拐子团伙,他们这些年也不是第一回遇见,秋晚甚至被人贩子盯上过,但她警醒,又有系统提示,不但没有让人贩子得逞,反而设计帮助当地官府捣了他们一处老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