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历史小说 - 当我坑男配时我在想什么[穿书]在线阅读 - 第56页

第56页

    燕王摇摇头:“鞑子骁勇善战,又是趁夜偷袭,我军死伤更多,倒也不在意料之外,能反击剿灭敌军,也算是大捷。”

    韩皎沉默片刻,等待燕王稍微理顺刚才的所有信息,随后开口提醒道:“刚好战死三千人,刚好在赵亮即将被调离齐宁关前半个月,刚好鞑子趁夜偷袭,刚好杀了我军三千人,刚好,平了每年六万两军饷的帐!”

    仿佛晴空炸雷,燕王猛然站起身,惊愕地看向韩皎:“你是说……你是说……”

    韩皎紧跟着站起身,神色坚定地盯着燕王道:“殿下,事情已经相当明白了!两个月前,内阁票拟撤换齐宁关指挥佥事赵亮,一个月前,齐宁关捷报回京,半个月前,监察御史发现敌兵尸体有猫腻,杀良冒功案这才展露眉目。”

    燕王只觉胸中热血翻涌,沉声接着韩皎的话说道:“你的意思是,赵亮制造杀良冒功案,根本不是为了保住官职,而是为了在徐阁老的人到任以前,平了他吃空饷每年贪污的军费!”

    韩皎点点头:“徐阁老调派太突然,赵亮此前虚报的三千士兵,半月之内在边疆根本征不齐,赵亮担心吃空饷的事情败露,会引出周肇昆,这才紧急制造了一场战争。”

    “事实上,很可能是赵亮趁夜偷袭鞑靼部落。因为担心己方伤亡,他没有跟鞑靼主力部队交战,只偷袭了并无战斗力的部落老弱妇孺,那些鞑靼尸首,倒未必是边疆的大楚百姓,齐宁关那地方,一时间凑不出这么多百姓,这也是没有幸存百姓申冤闹事的原因——赵亮确实杀的是鞑子,这一点他并未作假,作假的,反而是我军阵亡的那三千士兵!”

    “这三千名士兵从来都不存在,三千人每年的军饷,被边关四名武官,以及兵部左侍郎周肇昆,给合吞了!”

    燕王此刻注视韩皎的目光,几乎是震撼的,怔愣须臾,他神色恭敬的求教:“这五个人为什么在账上做手脚,而不是军饷到手之后再分赃?”

    韩皎苦笑一声,低声回答:“殿下忘了?军费下放,每过一道关口,都有监察御史核对。我大楚太祖皇帝为了杜绝吃空饷,在核查方面,做了好几道关卡,军饷下发时人头对不上,多余的军饷根本到不了赵亮手里,且知情人太多,需要贿赂的监察官员也多。赵亮等人,就是钻了每一道关卡监察御史核查范围不同的空子,事先以冠冕堂皇的名目把空额拦截下来了。实话告诉您,他们在账上做的手脚,比我说的复杂百倍,为了让您一目了然,我只列出了最大一笔数额的假账,而其他冗杂账目……”

    韩皎把自己那四张“范例”账目,从那厚厚一叠账目中抽出来,剩余的真实账目递给燕王,低声道:“全都在这里,五年内各个关口军费开支、整合变动,臣一一核算完成,查出的齐宁关可疑账目,全部加起来,刚好跟‘阵亡那三千士兵’一年的军费,几乎相等。”

    燕王震惊地说不出话,木讷地伸手接过那厚厚的账目。

    “接下来。”韩皎给出了最终建议:“殿下可以立即派遣御史,前往齐宁关,去挖开所谓三千阵亡烈士的坟冢,看看是不是真的有尸体。如果没有,这场虚假捷报,背后贪墨所涉及到的所有官员,臣都在账上明明白白列齐了,可证实殿下与那罪员赵亮,毫无牵扯!”

    作者有话要说:  燕王:你两天就算完了一座山的帐????怎么算的?

    韩皎:你懂的,随手而就。

    燕王:……

    第30章

    韩皎一口气说完, 简直酣畅淋漓神清气爽, 目光清亮,等待着燕王的决断。

    然而,刚刚因激动而站起身的燕王,此刻却一言不发。

    同样应激动跟着起身的韩皎感到有些局促,赶忙回忆自己激动之下,是不是说了什么不恰当的话。

    王府正房的偏厅, 面积非常开阔,仅有这二人相对而立。

    方才情绪激昂时, 丝毫未觉出此处的空旷,因为燕王与韩皎这对准君臣,此刻仿佛是第一次真正相遇。

    珠联璧合,是一种让人激情澎湃的景象, 当事人身处其中的感受,则更为奇妙。

    燕王方才一步一步被韩皎引路,最后一瞬间仿佛已经登上山顶, 睥睨众生。

    燕王一瞬间显露的豪迈之气, 让广阔的偏厅显得狭小, 甚至让人透不过气,而此刻,燕王的气势忽然收敛了。

    韩皎正疑惑, 就见眼前这位未来的帝王忽然一抬胳膊,广袖生生撕裂空气,双手交叠, 与眉峰齐平,陡然向韩皎深深一揖。

    “殿下!”韩皎哪敢生受此等大礼,忙上前搀扶,却哪里撼得动燕王?

    只好退后一步,也向燕王拜了下去。

    燕王直起身,严肃注视着韩皎,沉声开口:“先生高才,本王此前礼数不周、言语轻慢,望先生海涵。”

    韩皎很难形容此刻的心情,一个备受排挤壮志未酬的穷酸书生,沥血献策后,会得到怎样的对待?

    燕王给他的回应,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期。

    韩皎胸中热血翻涌,颔首行礼道:“殿下言重了!臣区区一名未入流庶吉士,殿下非但……”

    燕王见韩皎忽然嗓音哽住,赶忙上前扶起他,真诚地道歉:“初见先生时,谢广未能慧眼识珠,竟把先生当做狂妄之徒,失了礼数。如今,蒙先生不计前嫌,献此奇策,谢广感佩在心,必不令先生明珠暗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