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玄幻小说 - 大明·徐后传在线阅读 - 大明徐后传_分节阅读_287

大明徐后传_分节阅读_287

    朱橚说道:“不用了,音奴,难道你忘记了?我就是大夫啊!”

    王音奴身形一震,僵在原地,一动不动。

    朱橚挣扎着坐起来,抓着她的手腕,“昨晚你扶起我,说小心的时候,我就知道是你。”

    王音奴缓缓回头,十八年了,从诈死殉葬,到再次重逢,回首已是百年身!

    他和她还不算老,但也不再年轻了。两人的青春都葬送在徒有其表的悲剧婚姻里。

    朱橚见王音奴一脸惊讶,叹道:“你我之间,永远不可能有纵使相逢应不识的时候,我知道是你,一直都知道。”

    王音奴不忍见朱橚青白瘦弱的病态,“你早就秘密准备了河豚鱼毒,本来打算寻死用的罢?没想到用到逃跑上了……你怕连累燕王,准备了河豚毒一了百了。”

    朱橚点点头,“我是个没用的人,连妻子都抛弃了我。我想着如果帮不了亲人,干脆自我了断吧,不要拖累了四哥他们。”

    王音奴嗫喏片刻,说道:“你不要妄自菲薄,我看过你写的《救荒本草》,虽说看不懂,但听书局的人说,你的医书救了很多人。”

    朱橚说道:“可是我救不了自己,也救不了身边的亲人,若不是你出手相救,我恐怕已经是一具尸首了。”

    “我在湖心小筑钓河豚,想着你以前也曾经被软禁在那里,看着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仿佛都有你的气息,竹林中也有你的影子。想着你来到大明,名为和亲,实则为人质,我也是如此,身为大明皇子,也沦为了人质,你我命运殊途同归。有时候我就幻想,是不是你我缘分还未断呢?”

    王音奴心有所感,叹道,“可是看看你我,历经风雨,都是四十多岁的人了,人生若只若初见该多好。我不是北元郡主,你也不是大明亲王。”

    朱橚说道:“现在我是大夫,你是茶商,不再有什么国仇家恨拦在中间,我们就当第一见面好不好?人生不该用年龄来断定,如果能等到对的人,别说四十多岁了,即使等到七八十古稀之年,中间无论经历多少风雨,也是值得的。”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之心从未变过。

    回首已是百年身,那份亲手葬送的爱情,用血泪刻下爱情坟墓的碑文,但爱始终都在,在坟墓里生根,发芽,奇迹的钻破了棺材、石碑,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建文三年,正月初一,周王朱橚在湖心小筑神秘失踪,再也没有消息。

    二月初七,北方最新战事传到京城:燕王乘着天寒发动反击,盛庸大败!

    曹国公李景隆听了,心中大喜:瞧瞧,不是我无能,而是对手太强大了嘛!盛庸不也败了吗!

    李景隆终于洗清了无能的“冤屈”,在家里等着建文帝重新启用的消息,可是左等右等,甚至主动上书请战了,建文帝都没有继续重用他的意思。

    李景隆顿时绝望了,徐增寿乘机再次策反,“如何?你考虑清楚了吗?你救了周王,功过相抵,燕王殿下不会计较以前的仇怨。”

    李景隆一拍桌面,“好,我答应追随燕王。”

    徐增寿笑道:“富贵险中求,曹国公真乃俊杰也!”

    常瑾关于京城防守空虚的情报通过胡善围和徐增寿秘密传到了北平城。徐增寿甚至表示,只要朱棣能打到金陵城,他可以保证从建文帝的御书房里偷出京城的整个布防图!到时候金陵城唾手可得!

    道衍禅师也赞同徐增寿的大胆提议,说道:“大道直行,殿下是仁义之师,不用在意一城一土的得失,疾趋京师,京师单弱,势必举。”

    徐妙仪认同义父的意见,说道:“何况我们即使啃下山东这个硬骨头,兵力大多在前沿阵地上,没有多余的兵力去镇守城池。猴子掰玉米似的,掰一个,扔一个,真正一直守住的据地只有北平、保定和永平三府而已。频频用兵,何时才能平定天下?”

    既然能里应外合,朱棣决定冒险一试,说道:“如此,那就临江一决,不复返顾矣!”

    建文三年一整年来,朱棣不再恋战,养精蓄锐,储备了足够的粮草,决定大道直行,直捣京城!

    建文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朱棣做祭文,祭祀阵亡的将士。

    十二月十二日,在烈烈北风下,朱棣在北平开誓师大会,阅兵检阅即将南下的靖难军。

    依然是道衍禅师亲手cao刀的誓词:

    “靖祸难者,必在于安生民。诛乱贼者,必先在于行仁义。生民有弗安,仁义有弗举,恶在其能靖祸难哉!今予众之出,为诛jian恶,扶社稷,安生民而已。予每观贼军初至,辄肆杀掠,噍类无遗,心甚悯之。思天下之人皆我皇考赤子,jian恶驱迫,使之夫不得耕,妇不得织,日夜不息,而又恣其凶暴,非为致毒于予,且复招怨于天下。”

    “今我有众,明听予言:当念百姓无罪,慎毋扰之。苟有弗遵,一毫侵害于良民者,杀无敌,其慎之。”

    朱棣的靖难军军纪严明,百姓无罪,不准饶命,若侵害良民者,杀无赦。誓师大会后,朱棣乘着年关腊月,都要过年,城池防守空虚,一路南下,势如破竹,加上军纪严明,秋毫无犯,不少城池主动开城门投降。

    靖难军不占据城池,也不恋厮杀,一路避强击弱,犹如一把利剑般从北到南,长驱直入!

    朱棣如何得知一路的城池孰强孰弱?这要归功于他几乎无所不知的情报网,毛骧之死,锦衣卫解散,但是探子犹在,都要穿衣吃饭,明月和纪纲重启了以前的锦衣卫情报网,只不过消息都流到了朱棣手里。

    加上京城里常瑾和徐增寿暗中传递消息,朱棣对朝廷军队的调遣了然于心,比讨伐军的主帅还要了解兵力所在,故一路避开了对方的精锐主力,居然奇迹般在四个月就兵临长江!

    只要渡过长江,前方就是京城了!

    ☆、第291章 增寿不寿

    朱棣靖难军已经到了长江北,而平燕的征讨军绝大部分还在山东转圈呢!

    建文帝大急,下令勤王的军队回到金陵,保卫京城,可是诏令既出,八方藩王的军队,卫所的驻军呼应着居然寥寥无几!

    大部分人都在观望,或者干脆倒戈投降了燕王。尤其是手握重兵的藩王们,在建文一年听到湘王一家子都活活烧死的惨状后,其实都对朱允炆这个侄儿绝望了,在四哥手里至少能活着当一个富贵王爷,侄儿是想要了我们这些皇叔的命啊!

    山东援军久久不归,勤王的军队也行程缓慢,能拖则拖,实在拖延不了就装病,今天头疼,明天脚疼,就是不肯带兵勤王。

    建文帝这才意识到自己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了。

    三位顾命大臣,黄子澄,齐泰、方孝孺联名上书,建议割地议和。

    建文帝不同意,“祖宗留下的江山基业,岂能白白给了谋逆之人!”

    齐泰说道:“此乃缓兵之计也,先派人和谈,以长江为界,划江而治,燕王在长江以北,为北明皇帝,皇上在江南,为南明皇帝。”

    黄子澄也点头说道:“南北朝是假,等待援军是真,我们先派人稳住燕王,等援军齐齐赶到,立刻就能反败为胜!”

    方孝孺摸着胡须说道:“山东五十万军队正在赶往金陵,八方勤王的军队也正在往京城集结,最多一个月,我们就能发动反击,将燕王制服。”

    建文帝无计可施,只能忍辱接受缓兵之计,“诸位爱卿觉得派谁去和燕王谈判南北划江而治?”

    齐泰说道:“微臣以为,魏国公徐辉祖最合适不过了,他是燕王的大舅子,但对朝廷忠心耿耿,听说在攻打北平城时也算尽心尽力,若不是李景隆这个草包下令他增援济南,恐怕北平城已经被攻破了。”

    建文帝想了想,即将兵临城下,也只有魏国公最合适了,“传朕口谕,宣魏国公觐见。”

    魏国公徐辉祖重新得到重用,封为钦差大臣,奉旨渡江和谈。

    消息传出,曹国公李景隆心下更不是滋味了,由于兵临城下,朝中又是无人可用的尴尬境地,只得重新启用了李景隆这种“败将”,镇守京城,只是昔日堂堂六十万大军主帅,居然落魄到了驻守京城十三道城门之一——金川门的地步!

    李景隆借酒消愁,徐增寿亲自送上了美酒,还陪着喝酒。李景隆喝得微醺,“徐老弟,如今我落魄了,众人眼里都是嘲笑,只有你一直陪着我,哎,还是酒rou朋友靠得住。”

    徐增寿端着酒壶,倒满了美酒,递给李景隆,“李大哥千万不要气馁,小小的金川门将来也有大用处的。”

    “有用个屁!”李景隆说起了粗话,“你大哥都去和谈了,燕王和皇上划江而治,各当各的皇帝,这天下还是他们老朱家的!”

    “啧啧啧!”徐增寿笑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王不会接受和谈的,燕王之志,在平天下。”

    李景隆眼睛一亮,“所以还是要打?”

    徐增寿指着金川门,挤眉弄眼的说道:“你救了周王,燕王早就不计前嫌了——不过,这道门你可要‘好好’的守着。”

    酒rou朋友多年,李景隆听出了好朋友话里的意思,“好啊,我一定替燕王‘好好’守着金川门。”

    徐增寿激动的拍着李景隆的肩膀,“好兄弟!”

    皇宫,御书房。

    建文帝散朝议事归来,又要面对堆积如山的奏折,忙的焦头烂额,刚进书房,就闻得衣裙窸窣之声,他的书房只容许常瑾进来,连马皇后都不能例外,因此建文帝刻意缓了缓脸色,一洗愁容,暖声说道:“瑾儿?你来了?”

    常瑾从如山的奏折的里冒出头来,幽怨的说道:“皇上,昨晚不去柔仪殿歇息,是不是嫌弃我年老色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