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历史小说 - 首辅家的长孙媳在线阅读 - 第284节

第284节

    “是什么事?”春归只觉心惊rou跳。

    “外祖父获罪,实与矿务密切攸关。”兰庭道。

    “不是说当时多处发生矿崩事故,所以先帝才处罚了外祖父?”春归又惊又疑。

    “外祖父当时虽任工部尚书,但也并非负责各地矿实,外祖父之所以担罪,实则为朝堂倾轧之故。”兰庭紧了紧手掌:“这道理我虽说明白,不过当时为先帝执政,先帝执政时期……着实是,没有什么道理可讲。”

    “外祖父是被陷害?”

    “也不能这样说。”兰庭叹了声气:“那一年,祖父刚逢狱释。”

    “狱释?”春归倒抽了一口冷气。

    “是,可谓九死一生,祖父当年是因与许阁老有政见之争,后被jian宦利用这一时机,祖父下了诏狱,jian宦想置祖父于死地,多得许阁老援手,许阁老虽与祖父有政见之争,但并不存私恨,所以是许阁老谏止了处死祖父之令,终于让祖父从诏狱获释。不过,祖父当时元气大伤,许阁老也因此受到了先帝猜忌,外祖父被处罪之时,朝堂上无人胆敢替他主持公道。”

    “迳勿这言下之意,是先帝之罪错?”春归也没什么不敢说的。

    “也并不尽然。”兰庭却道:“先帝固然昏聩,倒并非针对外祖父,只是当时外祖父提出改革矿政,先帝也认同了,却当政令推广不足一月,河北诸地,发生了地动,莫说矿地,便是远离矿山之地也多死伤,朝堂上便有更移祖制导致天灾的弹劾,外祖父遭流放,所推行的改革也自然终止。”

    既是天灾,那便不可能是人为,但让春归不服气的是,凭什么说天灾是她的外祖父引起?!

    第623章 便将离分

    兰庭侧着头,看春归绷着一张小脸,就知道她在恼火什么:“先帝时的朝堂就是那样,往往有理无处诉,发生地动这样的天灾原本又一惯会引起对执政帝王的质疑,闹得大了帝王都会被逼无奈颁布罪己诏以安朝野,先帝不可能自责,又因朝堂上原本有不少臣公针对外祖父,他便顺水推舟迁罪主张改革之臣。

    更重要的是,外祖父正是因为察觉现行矿政督管上有极大漏洞,只要朝廷要员勾结承办开矿的商贾,盗运矿产私造兵器之事可谓易如反掌,所以外祖父针对漏洞提出了改革。”

    他说到这儿顿了一顿,考虑着如何措辞简短,却又能让春归明白,好一阵才往下说:“各矿地因多数位处荒僻,尽皆派遣官员实地督检不大现实,所以地方官员往往只是在开采初期派员勘察,估算大致产量,定下最低限准,若矿产超标则予表彰,若未达限准则判罚金。不过地方官员大多并不熟悉矿务,这限准的规定着实有些随心所欲,往往与实际大有出入。

    所以只要承办官派矿地的商贾行贿,限准便会定得极低,这就造成商贾轻易就能超标,赚得朝廷大笔赏金,这也还罢了,就怕承办商不图赏金之利,盗运铁矿提供给逆匪甚至走私转卖倭国,外祖父的忧虑并非杞人忧天,事实上当年先帝信任的玉阳真人,就曾勾结jian商走私铁矿益通敌国,先帝明知而不加禁止,因为还妄想着玉阳真人能助他长生。”

    春归嘀咕道:“先帝若得长生,莫说布衣百姓,怕是王公大臣都有多少活不下去。”

    “外祖父也深知要在源头杜绝甚难,他的想法是在禁绝盗运上下力。原本承办商不仅有采矿权,也需要负责押运铁矿入库,所以朝廷派发了准运文牒,这就大大方便了盗运,就好比张况岜,他只要把负责搬运铁矿的民夫灭口,等铁矿上了货船出港,就能由自己的心腹交付给收货人,罪行一般不会暴露。

    外祖父的改革实际就是限制承办商押运,且便是持有准运文牒,也不能免检,尤其银矿铁矿,从何处而来,由何署接收务必详细录送朝廷备案核实。”

    春归听懂了:“外祖父的谏言必定有损部分群体利益,比如玉阳真人,外祖父断了他的财路,他当然会针对外祖父加以打压。”

    “玉阳真人当时已经死了。”兰庭道:“不过当时仍有不少官员对于改革持反对意见,当然他们不会承认是因为私心反驳,都举着冠冕堂皇的名号,辟如擅改祖制,又或加重国库负担等等。不过朝堂之上尚有许阁老等等官员,在他们的大力支持下,先帝最终还是采纳了外祖父的谏言。”

    说到这里,兰庭蹙了眉头,步伐也随之减缓:“这些事我原本已经有所了解,但今日才听外祖父言,当他提出改革矿务谏言时,外祖父的同窗好友,当年职任通政司右参议的潘存古曾经提醒外祖父,建议他退让罢议,否则会遇不测之祸。”

    春归干脆停了脚步:“迳勿是说当年,就有人因为外祖父的谏言怀恨于心?”

    “准确说,那时已经有人意图勾结商贾盗运铁矿,但当然不是齐王,那时连今上都且在东宫韬光养晦,莫说齐王稚拙小儿而已,即便是成国公万世义当年也不可能怀匿不臣之心,而若非外祖父主张的矿政改革废止,现如今张况岜又哪有漏洞可钻?且我早便怀疑张况岜一案另有隐情,只因尤典教一死,线索便已切断,不过外祖父提供这条线索,又让我看到了转机。”兰庭仍拉着春归,漫步一般往安平院去:“外祖父获罪,矿务恢复旧制,不久便发生燕王谋逆案,但燕王何来那多私造兵器却连厂卫均未察明,这其中应当还有关键人物至今隐匿朝堂,外祖父的故友潘存古应当是知情人。”

    “这潘存古而今何在?”春归问。

    “他已经致仕回了祖籍汾阳,外祖父想走一趟汾阳亲自拜访,说服潘公告知隐情。”兰庭道。

    “迳勿当然不会放过这条线索。”

    “我其实颇有些犹豫,所以今日才召集安世兄等人商议。有件事还没告诉辉辉,皇上虽然未治齐王私造兵器意图谋逆之罪,但因其亲卫万埔植证实谋刺殿下,且齐王竟反诬殿下欲陷他于不义,皇上下旨斥责齐王驭下无方、不睦手足,贬为临淄王,虽未勒令其立时回京,不过临淄王想要获储无疑难上加难了。另,因张况岜已经供认了罪行,尤典教虽死却难逃罪实,尤典教因为邬至密举荐,邬至密撤内阁大学士之职,贬为浔州府同知,而替邬至密擢为内阁者,乃李乾元,辉辉可还记得李济否?这李乾元便为李济的堂伯。”

    春归倒是记得李济,但闹不清这些人事变动和继续追察盗运铁矿有什么直接关联。

    “经宁国公运作,李济的岳丈丁北斗已经明示投效殿下,为显诚意,丁北斗替李济求谋了周王长史之职,李济应当已从京畿动身,不日便将抵达金陵了。”兰庭又道:“盗运铁矿一案,殿下既然已经移交锦衣卫,莫说不宜再行暗察,且而今临淄王党已经大受打击,殿下却有如时运亨通,若还进逼不断,只怕会引皇上不满,埋怨殿下过于激进。”

    “那……迳勿最终决断是?”

    “我认为事涉谋逆大罪,不能因重权术私利而置君国安危罔顾,我有想过直接将线索提供给锦衣卫去察,不过若是如此,恐怕皇上会生误解反而不利于案情大白,所以最妥当的法子,还是先让外祖父与潘公接触,等有了结果,也要等待时机上报。”兰庭道。

    “外祖父何时动身?”

    “大抵在中秋节后吧,由两位舅舅陪同外祖父先回汾阳,大表哥他们仍然会留在金陵张罗行商诸事,外祖父这回既归汾阳便不会再返金陵了,至于舅母等家眷,外祖父的意思是先让她们留在金陵,日后咱们回京时,可与咱们同行,到时外祖父已然整顿妥当宅居,饮食起居也都无不便了,一家团聚汾阳,才算真正安定下来。”

    春归颔首道:“那这几日我便将阿娘留下的屋契转交外祖父,省得外祖父还要另行置业。”

    “那处宅子似乎不大,要不我托人另置一处宅居?”兰庭很想尽力。

    “外祖父不会收的。”春归叹气道:“便是阿娘留下这处房产,我已经提了多回,都被外祖父推辞了,但这回外祖父动身得急,且家里的积蓄多半都要留给大表哥做本钱,还哪有余力置业?既已经决定了定居祖籍,总不能是赁宅安顿,我再劝一劝外祖父吧,便是觉得过意不去,也先解了燃眉之急,日后待大表哥的商铺营利,另置了宅居,再说后话也罢。”

    春归觉得这回她能够说服外祖父。

    又果然李公没有再回绝春归的好意,只是仍然没有收下房契,李公安抚外孙女道:“这本就是我给你娘的嫁妆,你娘过世,唯你这么一个骨rou,这就是你的宅子。我知道春儿如今是终生有靠,不缺这点资财,但这可是你娘留给你的念想,等你有了子女,再传给他们,他们虽没见过外祖母的面,有那处宅子在,也懂得他们的外祖母始终惦念着后辈。外公知道你孝顺,宅子我和你舅舅们先住着,但你的几个表哥表弟始终是要自立的,等他们创下基业,这宅子还得归还你,我收房契做什么。”

    春归也就没再多劝了。

    又说为了这回赏菊宴,因为邀请的宾客太多,周王现有的厨子可忙碌不过来,吴王宫的厨子又不敢用,所以春归计划着请“外援”,这位“外援”倒是现成,正是楚楚姑娘的未婚夫陈实。

    春归入股的酒肆已经在陈实的cao办下开张营业了,而楚楚和陈实也已经知道了兰庭和春归的真实身份,不过楚楚并未觉得多么震惊,待春归仍如初识一样,她这时还并没有从醉生馆赎身,也得等到中秋节后,这日收到春归的帖子听闻有事商谈,楚楚便去了酒肆相见。

    而兰心因为藏丹一桩风波,着实闷闷不乐,春归为了让她散心,便邀她一同出门去酒肆尝一尝陈实不俗的厨艺,当然也邀了阮中士和华英同行,几个人还先去秦淮河畔一游,中午时分才到了命名为逢君阁的酒肆。

    楚楚已然恭候多时。

    她和春归在另一间雅厢说话,没有干扰阮中士师生三人的饮谈。

    “那日得多烦劳陈郎,但他一人怕还张罗不过来,所以除了逢君阁外,怕还需要两家食肆协佐,我初来乍道,也不知道行情,得劳陈郎与楚楚姑娘周全了。另就是酒宴时又还需要歌姬戏子助兴,也一并交托给姑娘替我张罗聘雇了,又至于陪饮助兴的人,艳俗媚色则罢,如楚楚姑娘般能诗善赋机辩诙谐者,还望多请几位。”

    如今饮宴,只要不是清谈雅聚,男宾席免不得会请妓人陪饮助兴,这倒也并非恶俗,妓不同于娼,如楚楚便是卖艺而不卖身,饮宴时她们获称“佳客”,靠的也是才艺和机辩周旋,并不至于出现猥亵狎昵的事体。

    当然别家举宴不会让家中女眷安排妓人陪饮,更莫说太太夫人们直接和妓人接洽了,但周王直说了他要当个甩手掌柜,兰庭也的确分身乏术,正好春归又与楚楚有些私交,所以这事务才会落在她的肩头。

    楚楚答应了那日她会领着醉生馆的姐妹们去吴王宫助兴。

    第624章 祸心又生

    兰心这天竟然饮得烂醉。

    春归好容易才把人扶回了安平院,嘱咐黛蓝等几个婢女细心照顾,把华英拉去自己的屋子里说话:“二meimei可是心情仍不畅快?”

    “是不畅快的,阮中士倒也由得心meimei放纵,说待她把心里的悲郁都发散出来,不失为一件好事,所以我也就没拦着心meimei喝酒……表姐,心meimei同我倒歉了呢,虽说是趁着酒劲,但我看得出她说的都是肺腑之言,只是我也并没有埋怨心meimei,表姐也不要再为过去的事责备心meimei了。”

    春归捏了捏华英的面颊:“周小郎的事确然是兰心对不住你,她那样做违背了朋友之义,该她跟你道歉,你既还当她是好友,不妨就让她弥补你。她这样自责,倒不是仅仅因为这一件事儿,对你她还能弥补,可有的人有的罪错,她甚至都无法弥补更加不能挽回了。”

    华英根本不知渠出姐妹二人的事,听这话后也没有追问,说是等兰心醒了她再来开解,就回去安乐院了,春归又嘱咐乘高、入深二婢去内苑厨房给兰心熬解酒汤,为此她还专门写了“独门密方”,入深很兴奋,顺嘴问菊羞:“大奶奶还会医术啊?”

    菊羞笑道:“我悄悄跟你说,你可别说漏了嘴,你当大奶奶怎么对解酒汤这样有研究,那是大奶奶贪杯好饮,偏酒量又浅,动不动就喝多了,所以大奶奶才不少饮解酒汤,且她还挑嘴,嫌弃普通的解酒汤酸辛涩嘴,又废了许多心思另想了熬制的妙方,你们可得注意保密,莫被无关的人窃取了密方。”

    她这是逗入深玩儿呢,却被入深当了真,在厨房就像防贼一般防着周王府的人,反而让陶芳林都知道了兰心喝醉了酒,春归用“独门密方”给兰心解酒的事。

    说起来自从陶芳林意识到换春归做了太师府的长孙媳,处境竟和当年的她有若天差地别这件事,妒恨的矛头至此便单对着春归,反而把兰心这个“死敌”暂时抛诸脑后了,她听说这事,便冲淑绢嘀咕:“我倒不知赵兰心什么时候养成了贪杯好饮的恶习,她一个未出阁的姑

    娘家,竟就喝得酩酊大醉?她这么折腾自个儿倒也好,可笑的是顾春归反给小姑子当起了孝子贤孙,不趁机去赵兰庭跟前挑唆,只一味的想以温情笼络,对了,我不是让你留意着赵兰心身边的丫鬟藏丹么?她买通宦官冯鸿势必不安好心,她可有什么动静?”

    “奴婢听说藏丹要被顾宜人送回京城。”淑绢小心翼翼道:“奴婢也是昨日才听说这事儿,原想着禀报才人,但昨日才人不得空,一耽搁,奴婢就忘了这事。”

    “送回京城?”陶芳林蹙着眉头:“可是藏丹已经做了什么事体?”

    “这……这奴婢便未能打听清楚了,安平院的下人口风着实严密,奴婢还是因为一早就找了个由头接近藏丹,昨日又托她替奴婢作些针线活,藏丹却说她在金陵留不了两日,奴婢才知道她要回京的事。”

    陶芳林想了一想,又交待淑绢:“你打听打听,赵兰心最近有没有捅别的娄子,就问吴王宫里那个采买处的宦官罗小四,他还算是耳聪眼亮,且他也是顾春归用着的人,有些消息来路。”

    嘱咐完毕,陶芳林自己又往安平院去,打算亲自试探一番。

    就直接拉着春归问:“我怎么听说二meimei饮醉了酒?唉,都过了这些年,二meimei眼看就要及笄,竟还是这样的不省心,表嫂可得好生管束她了。”

    春归才不愿和陶芳林背后议论兰心的不是,只笑道:“多谢陶才人记挂了。”

    陶芳林见春归嘴紧得活像个蚌壳,心里冷笑,脸上却热忱:“二meimei怕是有些烦心事吧,我去开解开解?”

    “陶才人和二meimei自来就不投机,还是省了这番招惹吧。”春归在小姑子的事体上一点不给陶芳林留颜面,她可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好容易才把自家小姑子“扳正”几分,又明知道陶芳林不安好心,见不得兰心有舒坦日子,怎会放陶芳林再去恶心小姑子,挑生小姑子的戾气。

    “瞧表嫂这话……”陶芳林心里大恨,脸上便没能完全控制住恼火:“也罢了,而今我可不敢触怒表嫂您,非但大表哥会斥

    责,就连殿下也一心向着表嫂,说起来我也真是羡慕表嫂,就没见几个能像表嫂般得人意的,受那样多的袒护,日子过得自在惬意。”

    春归都懒得和她虚以委蛇:“自在惬意何难?陶才人难道不曾听说知足常乐的古语?”

    陶芳林彻底僵住了:贱人这是讥损她不知足?!

    春归把话都聊死了,目送陶芳林怒气冲冲的走开,十分想念已经往渡溟沧的渠出——今日陶芳林亲自出马前来试探打听,必然又琢磨着对兰心不利,这会儿子要是渠出在,跟去霁泽院必能听见不少隐情,只可惜……虽然那玉阳真君自己说了可为耳目的话,春归却不能为这些琐碎事体烦动那尊大神。

    她倒不担心陶芳林的手段,只是有点想知道在这人的“梦境”里,兰心日后有怎番遭遇。

    又说淑绢,倒是打听见了兰心的一些消息,忙不迭告诉主人:“原本是李老太爷想和金陵周家结亲,却不知怎么的,成了赵二姑娘和周小郎君互换庚帖,且罗小四还说……前不久赵二姑娘的婢女黛蓝买通了吴王宫人,和周小郎私通书信,想来……赵二姑娘是乐意这门婚事的。”

    陶芳林立起了眉头:“是赵兰心撬了李华英的墙角,顾春归竟然还胳膊肘子往外拐,纵容赵兰心抢了她舅家表妹的姻缘!难怪赵兰庭这样护着顾春归,这女人为了她自己的荣华富贵,当真是不择手段讨好赵兰庭兄妹二人。”

    她想起在那一世,赵兰心身边的婢女藏丹也是莫名其妙被盼顾放了良籍,那时她被赵兰庭剥夺了管事权,竟连这其中的隐情都打探不出丝毫。而在那一世,赵兰心年近十八尚且待字闺中,数番回绝媒妁之言,直到自己个儿看中了宁国公府的子弟,不要脸不要皮的纠缠着非要嫁去王家,结果呢,出嫁不久就守了寡。

    赵兰心就活该守寡的命!

    陶芳林深深吸一口气,压低了声:“听好,你这样嘱咐那个什么慕姿……你告诉她,只要她做成了这事,我就答应她带她离开吴王宫,让她侍奉殿下,她只有这一次机会!”

    第625章 盛宴召行

    李济凑巧是在赏菊宴前的一日赶到了金陵,让春归高兴的是李济的妻子丁氏也一同来了金陵,两人在汾阳时便已结下了交谊,而李济如今既任周王长史,他的家眷也都会暂住在吴王宫,春归很乐见自己添了丁氏这么一位助力。

    “娘子在今日赶到,确然是件好事,明日便是赏菊宴,殿下邀请了这么多宾客,我正愁分身乏术顾全不了这多事务呢,就是娘子才经长途跋涉,一来就得忙碌,都没时间好好休整了。”春归有些过意不去:“今日又有那么多事需要准备,我也没法子替娘子接风洗尘。”

    丁氏连忙笑道:“宜人是将妾身视为友朋,妾身才当得宜人接风洗尘的好意,既是如此,宜人便不需这样见外了,外子而今乃周王长史,妾身自然也应当于王府内务上效力。”

    春归便当真不和丁氏见外了。

    将赏菊宴的内情一五一十告诉丁氏:“殿下和外子商量着,干脆将这回监政的重点公之于众,也免得人心浮动流言四起,朝廷政令原本就减免了不少杂泛差役,意在切实减轻百姓承担的赋税,不过政令颁行至今,百姓们却鲜少得知这些益处,又因地方官员阳奉阴违,多数都不曾真正的依律选派粮长,这才是殿下这回需要整治的重点。

    所以这回赏菊宴前,殿下本就下令四省官员往南京述职,宴聚是趁述职的便利,倒也并不显得是图铺张饮乐。”

    原来这回周王邀请的宾客,并不仅限于金陵城的官员豪绅,不但邀请了应天府治下所有官员,甚至南直隶的知州知府也收到了邀帖,当然如果这只是普通的宴聚就太过荒唐了,周王说不定都会遭到言官弹劾,不过既然他先下令召集各地长官述职,显明这就是一场“鸿门宴”,目的就是为了切实推行政令严察贪墨赎职,没有哪个言官再会弹劾周王贪图享乐妨碍公务。

    本朝律法,地方官员多数不能在原籍任职,不过这当然不能限制官员徇私,因为不管官员是出身高门抑或寒门,一但入仕都难免会卷入党营派系,江南四省又从来都是士人官宦的主要“产地”,可以说满朝文臣无一没有籍出江南的业师同窗,四省官员与当地士绅关系自来密切。

    周王同时也宴请了四省豪绅,为的就是通过这回赏菊宴摸清江南各大派系,以期破坏他们之间的联盟对抗。

    “男人们大多老于世故,没这么容易露出破绽,但女眷却多半不谙外务,哪家与哪家是真亲近,哪户和哪户是伪交情,从女眷的言行上更容易窥穿。殿下又不大放心陶才人独自担当这事,所以娘子与我都难免要留心,茶水肴馔之事,是陶才人和我的两位舅母盯办,娘子与我便只管交际应酬,我这段时间已经理出了一些需要重点关注的人事,有劳娘子今日过目,也好熟悉熟悉,便宜明日谙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