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玄幻小说 - 苍茫云海间在线阅读 - 苍茫云海间_第246章

苍茫云海间_第246章

    清平晨起更衣,漱口的茶还未饮,门外便有随从来报,说是行馆中发现有异,署官做不了主,只好先上报大人。

    清平便让她在外堂等候,待正衣冠后才出了房门,署官在堂中站着,见了她结结巴巴道:“大人人,今早起来,行馆里那排芭蕉树,一夜间全死了。”

    这委实算不得什么大事,清平看了她一会,才道:“死了?那便移了就是。”

    署官抖了抖,道:“下官也派人去移除,但那芭蕉树稍稍一动,竟……竟有血流出来。”

    清平淡淡道:“是么,树会流血,本部真是从未看过。不知这树的血,是如何流下来的呢?”

    随从见那署官抖的连句话也说不清,便道:“大人,是这样。晨起时行馆墙边那几颗芭蕉树死了,刘大人见了说这不吉利,去叫了花匠把死了书挪开,但是这树一碰,就从地底下冒出血水来,属下们边想将这几颗树给掘了,瞧瞧地下到底有什么东西。但刘大人却不肯,一定要请您过去看看。”

    清平看了一眼那署官,道:“是这样?那便去看看罢。”

    后园回廊边几颗芭蕉果然枝叶枯黄萎落垂地,生机已无。一些人守着此处,见清平过来,纷纷行礼,清平站在边上看了看,随从用一根木枝插|进芭蕉根部附近的土壤中,一泡暗红色便从土中冒了出来,随从道:“大人,这好像不是血。”

    行馆中伺候的下人已经远远避开,指指点点小声交谈,有些忌惮地瞧着此处。清平站在边上看了那排树好一会,才道:“当然不会是血,掘了罢,换几棵新的来种就是。”

    她回屋用完早饭,又等了一会,随从来报,说是燕大人已至行馆,她与燕惊寒今日约好去看青庐山东边的一块地,那地方有些远,需要骑马去。

    清平换了身常服出来,照例带了几个护卫,燕惊寒见了她作揖道:“清早扰人好梦,是我的不是。”

    清平摆摆手,忽地瞧见她后头跟着一人,是被潘秀蔚指派来跟着她们的魏太常。魏太常看起来十分瘦弱,官袍空荡荡地飘出一截,见了清平行礼道:“李大人,郡长吩咐下官随行。”

    护卫牵来几匹马,清平翻身上去,燕惊寒本就是骑马来的。只是魏太常不大像会骑马,几次都上不去,一众护卫想帮她,但又顾及颜面不好出手,魏太常气喘吁吁地从马上滑落,还不甚扭到了脚。

    燕惊寒调转马头道:“李大人,不如就让这位魏太常在行馆中暂歇着,她不方便随行,到时候派人与潘大人说上一声便是。”

    清平颔首,便有随从扶了她到一边。魏太常也知自己去了也只是个累赘,只得向两人告罪。

    待一行人走后,魏太常坐在行馆的客房里。此时四下无人,她站起来摸了摸袖中,眼神冷漠地打量周遭,迈开双腿快速向屋外走去。此时清平带来的护卫正下人们一起将那排枯死的芭蕉挖开移走,行馆内暂时无人。她小心避开有人出没的地方,贴着墙角走了段路,顺着楼梯而上,熟门熟路地向着行馆里招待上官所备的那间屋子走去。

    .

    青庐山位于黔南郡东南,元嘉、观亦二江在此交汇,如锦绣玉带环绕青山,两岸波涛胜雪,携苍郁山色,是造化所钟的灵韵秀美。

    一行人行至山脚,燕惊寒指着山道:“此山远观形如帐篷,四周数座高峰,正好像那搭帐篷用的竹竿,便得名青庐。”

    清平抬头看了看,只见日光明亮,如紫气般在山头缭绕。青庐山虽高,但胜在山势平缓,且周围并无洼地,相传百年前是一片村庄,曾遭水患淹没,人都已经迁走了。如今辰州河道数次整修,两江水势偏向西南,此地再无洪灾之扰。且临近郡城,方便管辖,的确是个好地方。

    “若此山被圈定,方圆百里都要被划出单独交予州府监管。”随从取来地图,清平低头瞄了一眼,对燕惊寒道:“这附近应当无人居住罢?”

    燕惊寒勒住缰绳,道:“无人居住,只有一片田而已。”

    两人目光交错,清平顿时有些了悟,玩味道:“这山附近还有田地?”

    作者有话要说:  写饿了,竟然。

    第175章 落月

    燕惊寒脸上看不出什么来, 清平瞥了眼她身后的文书及随从, 那几人皆垂着头, 她心中微动, 道:“那便过去看看罢。”

    按本朝律法,太庙由宗室、承徽府、礼部共同监管, 一般太庙都在皇城脚下,辰州的这处因先帝另建祭拜父母, 此地又曾为先帝封地, 故而有种特殊的意义在其中。太庙所在的村县不再归当地县守管辖, 而是由州府接手,若有事务, 直接通报朝里。至于太庙附近的田地, 也都被划入祭田的范围,田中种何物、收成如何皆需上报。但辰州太庙附近的土地则由农人自行选择,郡府乃至州府, 都无权管束。此地一草一木的移动,都将上奏御前, 由皇帝来决断。

    太庙的超然地位决定了选地圈地一事需谨慎谨慎再谨慎, 稍有不得当之处, 轻则摘帽,重则抄家。一行人从青庐山绕道而行,向西南走了十几里地,流水潺潺,顺势缓缓流下, 初见两山如斗拱向内而倾斜,像是个门般。由此而入,一片开阔的田地出现在她们面前,土地平旷,田地被分割成许多小块,十分井然有序。但因山遮挡,只能看见一半。清平下了马,道:“燕大人,劳烦你的人先在此地候着,咱们走路过去瞧瞧?”

    燕惊寒吩咐随从在此地等候,其中随行的文书为难道:“大人,州牧大人之前吩咐过下官,礼部为太庙择地一事,需得寸步不离地看着……请恕下官冒犯了。”

    清平回身看去,那文书似有些畏惧她,低头哈腰,向后退了一步,她微笑道:“还有这种规矩?梁大人这是不放心礼部行事,还是不放心本部?”

    文书肩膀一颤,只是躬身行礼,咕哝道:“大人恕罪,是州牧大人这般吩咐的,下官也是没有办法。”

    燕惊寒闻言沉默良久,道:“既然是州牧大人的吩咐,那你就跟着吧。”

    随从取来水囊,清平喝了口水,笑道:“燕大人当真体谅人,我远远不及。”

    燕惊寒只是笑了笑,但眼中毫无情绪,与清平一起向那片田走去。

    此时本该是夏熟之际,却因水患的缘故,先前此片田地亦受下游河水淹没之灾,但此时田中并未见着稻苗,也不知是什么原因。

    田上小径有些泥泞,燕惊寒走在后头,险些滑了一跤,清平扶住她,道:“无事罢,燕大人?”

    燕惊寒理了理下摆,袍角已经沾上黑泥,她抬头轻描淡写道:“无事。这些日子在辰州任河道总监察一职以后,因要去各地巡视,比这更不堪的路都走过,摔跤是常有的事情。”

    说着随意拍了拍袍子,以示寻常。清平借了只手与她支力,闻言握紧了她的手,向她身后那人看了一眼,道:“燕大人为国为民,着实让在下惭愧。”

    “李大人这么说是折煞在下了,身居此位,便要尽忠职守,为人臣的本份。”燕惊寒笑道,她身后的文书插嘴道:“州牧大人也对大人多有赞赏,大人万万不必自谦。”

    燕惊寒松开清平的手,淡淡道:“是了,还未多谢州牧大人的赏识,于下官多有提拔摸,每每思及此处,无不战战兢兢,唯恐难忝此位,愧对大人赏识。”

    文书一顿,躬身道:“州牧大人选官向来不忌亲疏远近,她常与下官道,‘事有千百,能者居焉’。燕大人在她心中自然是能者,州牧大人赏识提拔实属当然,大人若是自谦如斯,岂不是在说州牧大人识人不明,用人不清?……自然,下官本无此意,只是望燕大人能明白州牧大人的一片苦心,不必妄自菲薄。”

    清平看两人一唱一和,那文书显然是梁州牧身边亲近之人,说起话来自有种颐指气使的意思,小小文书竟能出言教训四品河道监察,传出去简直就是个笑话。但观其高傲的态度,显然这么教训官员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想来梁州牧经常将此人发派往官员身边随行,名为借调,实为监视。

    大约是从未见过哪个下属敢在人前教训上官的,清平身边的随从都愣住了,燕惊寒神色自若,应对自如。那文书却颇有些不依不饶,清平瞟了走在末尾的护卫一眼,道:“燕大人,还能走么?”

    燕惊寒回过身来,虽是在笑,却十分勉强道:“这就来。”

    清平见那文书正背脊笔挺,颇为傲气地对着燕惊寒说些大道理,见她瞧过来,便下意识微微颔首。清平不由低头笑了笑,随从似乎有些看不惯,小声道:“大人,这人真是无礼。”

    清平侧头随意道:“入乡随俗嘛,梁州牧坐镇辰州多年,想来有些规矩的确是与京中不大一样。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官风也自然有所不同。”

    随从恭敬道:“大人说的是,只是小的还听说这么一句话,穷山恶水出刁民。”

    清平轻声呵斥道:“胡说什么?辰州官府教化民众,晓以礼节,以通圣人教化之道,怎会有刁民一说?只有那等不晓礼数之人为官,上行下效,致使民风不良。”

    随从马上认罪,道:“都是小的口无遮拦,请大人治罪。”

    她二人对话声不大不小,正好能让周围的人都听见。燕惊寒眼中划过笑意,只是向她微微摇了摇头。那文书也品出些别样的意思来,脸涨的通红,清平见好就收,侧身道:“既然燕大人曾走过许多比这还不堪的路,那便请大人在前带路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