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历史小说 - 重生后贵女专注打脸在线阅读 - 第25节

第25节

    见徐琳琅这般选择绣线,徐琳琅身旁的小姐们冯城璧心里暗笑,这乡下丫头,果然是不会刺绣,那帕子是白色的,再用这么多白色的丝线,这能绣出个什么图啊。

    冯城璧甚至都不屑于嘲笑了徐琳琅了。

    为了公平,夫人们远远的坐着聊天喝茶吃点心,并不看姑娘们绣的是什么。

    一炷香的时间对于刺绣来说,并不算多,姑娘们都飞针走线,丝毫不敢松懈。

    一时间,所有的姑娘,头都不抬,眼中只有那方丝绸帕子和色彩斑斓的绣线。

    李琼玉绣的是牡丹。

    李瑱瑱绣的海棠。

    邓琬绣的是莲花。

    冯城璧绣的是鹦鹉。

    乔莺儿绣的是孔雀。

    胡珺儿绣的是蝶恋花。

    徐锦芙绣的是芍药。

    而徐琳琅,一通疾速的下针,根本看不出来绣的是什么。

    徐琳琅飞针走线,绣的极快,运针速度远远快于一众少女。

    徐琳琅身旁的几个姑娘的余光瞧见了徐琳琅绣花的样子,不禁轻蔑一笑。

    只有最出众的绣娘才能用这样针走龙蛇、线绕凤舞的方式刺绣,她这刺绣不好,架势倒是不小。

    徐锦芙绣的极为沉稳,落的每一针,都极为慎重缓慢。

    徐锦芙绣的是她最喜欢的芍药,所有图案里面,她绣的最好的,就是芍药,光这一种朵花,她就会配三十多种颜色,

    徐锦芙以为,虽然那些名动应天府的刺绣并非出自她自己之手,但是若是她亲自绣,也未必会太差。

    徐锦芙心觉自己虽然技艺算不得出众,但胜在极会配色,有了出众的配色,便能遮掩住几分技艺上的缺失,也能得个好名次。

    为了遮掩绣技平平,徐锦芙特地只选了最简单的平针和钩针两种针法。

    并且,到时候完全可以说是为了丰富配色,才选了简单的绣法,这样倒是能说的过去了。

    刺绣的时候配色多了便有一处不好,便是需要不停的穿针引线,这便耗费了不少时间。

    徐锦芙绣的专注,丝毫没有注意到时间的不够用。

    徐锦芙刺绣的经验并不多,竟然忽略了这点。觉得脖子有些酸痛,徐锦芙抬起头来,看到香的一瞬间,大惊失色。

    一炷香已燃掉了三分之二。

    而她还没有绣完一半。

    照这个速度,到了香燃尽的时候,定然是绣不完了,徐锦芙的心里升起一阵绝望。

    徐锦芙悄悄环顾四周,有好几个姑娘已经绣完了,此刻正拿着帕子端详,看有没有不足。

    徐锦芙彻底慌了神,也顾不上重新为别的颜色的丝线穿针了,立即加快了手上的速度,只想着能在结束时间把这朵芍药绣完。

    “时间到……”一炷香燃尽,做评判的绣娘拖长了调子,沉沉喊到。

    小丫头们分作两列,下去收姑娘们绣的帕子。

    收帕子的小丫头已经站在身边了,徐锦芙才慌乱收尾。

    徐锦芙将绣线上的针剪下,慌慌忙忙地打了一个收针结,匆匆交了上去。

    绣好了图的帕子都已经收了上来,一共八副,都没有署名字,而是被标了序号。

    夫人们行至放了绣图的桌子前,一幅一幅,细细评鉴。

    因为时间紧凑,这些帕子上的绣图,都小巧玲珑,很是精巧可爱。

    一号帕子名为《花开富贵》,绣的是一朵国色天香的牡丹,巧夺天工,图案秀丽。

    二号帕子名为《海棠》,绣的是娇艳欲滴的海棠,绣工精细,线条明快。

    三号帕子名为《出水清莲》,绣的是清净淡雅的莲花,精美细腻,连花骨朵儿上的露珠,都像是真的一般。不禁让人想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句诗了。

    行至六号帕子前,众夫人都驻足赞叹,图上绣的是只开屏的绿孔雀。那孔雀活灵活现,众夫人当下便觉得这这幅绿孔雀当属头名了。

    有夫人猜测着,那副绿孔雀,十有**,是出自徐锦芙之手了。

    再往后走,七号帕子名为《赤芍》,绣的是朵芍药,配色倒是不俗,不过,绣品有一个一眼便能看出的致命之处,这朵芍药,左侧的一半花的配色精细,足足用了二十多种颜色,而右侧却只用了五种颜色,且绣工极其粗糙。

    显而易见,这是绣到后面发现时间不够用,便潦草收尾了。

    这显然就是刺绣之人平常不经常刺绣,故而估错了时间,这才绣成了这般的四不像。

    并且,这副芍药只用了平针和钩针两种绣法,是在太过于简单。

    而别的绣图,都是用了五种左右的绣法。

    这幅芍药,虽然左边半朵的配色出彩,不过纵观整体,不过是一幅潦草之作,定然是末名无疑了。

    这幅芍药,定然是出自徐琳琅之手,所有贵夫人都这样想。

    很容易便能从绣图中看出,绣这芍药的人,平时很少刺绣。

    针线慵掂,很少刺绣,这是徐家的大小姐徐琳琅绣的无疑了。

    夫人们本不在抱任何希望和期待会看到比绿孔雀更好的了。

    漫不经心的走到最后一幅作品前,夫人们的眼中都放了光彩。

    八号绣图名为《雪白团子》,绣的是一团憨态可掬的小猫,那小猫通身雪白,唯有瞳孔是蓝色的,小猫正半睁着眼睛,慵懒的趴着,像是在晒太阳。

    光是这图案,便可爱到了人心里,直看的夫人们都生了要养一只白猫的想法。

    这幅手帕上绣着的小猫浑身雪白,帕子又是白色,而这两者又丝毫不冲突,帕子和绣线是不同的白色,且白色的绣线又各不相同,大体的头身,用的是亮白色,而小猫的蓝色眸子周围、脖子处,腿处,尾巴处等阴影处用的又是灰白、暗白等白,足足用了**种白色,足以见绣者配色技艺之高。

    小猫的根根毛发分明,毛丝绒顺,似是真的毛一般。只有将丝线分做了三十缕以上,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而只有绣工极为出色的绣娘,能能将绣线分的如此之细。

    纵观整幅绣品,运用了错针绣、乱针绣、网绣、锁丝绣、铺绒、磨绒、错线等十余种绣法,已然达到了刺绣技巧上的“平、细、顺、滑、匀”的境界。

    夫人们皆是学过刺绣的,自然是认得这些绣法。

    这其中的乱针绣和锁丝绣是极为难得的绣法,若是没有几分天赋,根本学不会。

    夫人小姐们平日里刺绣,最多也只用五六种针法罢了,这幅刺绣,虽不及那副寿图用的绣法多,可都用的是最难的绣法,难度远在寿图之上,只有顶级的绣娘,才有如此的绣工。

    众夫人暗叹,原徐锦芙的刺绣技艺已经如此的出神入化。

    韩国公夫人失望了,她知道李琼玉的刺绣水平,虽然高超,却是不至于如此出神入化。看来,在刺绣方面,徐锦芙确实比李琼玉更胜一筹。

    想必也是,徐锦芙这几个月都潜心为徐老夫人绣制寿图,那幅绣图就是运用了二十几种针法,那么的大的寿图,徐锦芙练了那么多次这些针法,刺绣技艺必是扶摇直上了。

    夫人们心里暗叹,徐锦芙的刺绣水平果然高妙,如此可见,那些什么“他人代绣”的传言,确是假的了。

    这幅雪白的小猫,无论是配色还是绣工,都远远高于别的绣品,是当之无愧的头名。

    看完了所有的绣品,众夫人都回到座位上。

    三位绣娘也一一开始为刺绣评分。

    几个识数的丫头们归集了写了序号的纸张,紧锣密鼓的算了起来。

    姑娘们捏着一把汗,焦急地等着结果和名次,面上却又一个比一个端的沉稳。

    ***

    徐锦芙心内忐忑,她绣的那朵芍药左边一半的配色配的极好,但是后来时间不够用,右边只得用了五六种颜色,这便不太妙了。

    徐锦芙又想了想芍药左半边的配色,暗想这三位评判,定然有人慧眼识才,赏识她高超的配色技巧,将她的芍药评为一等。

    徐锦芙用眼角余光瞥了一眼徐琳琅,只见徐琳琅神色淡然,面色轻松。

    徐锦芙心里暗想,若是自己也像这乡下丫头一般,注定了是得末名,那确实也没什么可紧张的了。

    李琼玉故作轻松的和众少女说笑着,满心满脑子却都是比赛的结果。

    以前,琴棋书画,诗词学问,李琼玉样样都是第一,唯有刺绣一项,被徐锦芙压了一头。

    以前的李琼玉并不以为意这刺绣的头名被徐锦芙占去,她已经有太多的光环,并不在意刺绣这一项。

    但是,自从蓝祺瑶到了书院后,李琼玉屡屡挫败。

    李琼玉颇为不甘,她开始格外珍惜每一次拔得头筹的滋味。

    徐老夫人的寿宴并没有邀请蓝琪瑶,这便是李琼玉出头的好机会。

    那几个识字的丫鬟在紧锣密鼓地计算着结果。

    许是那几个丫鬟并不熟练的缘故,算的颇慢,夫人们小姐们都等地有些不耐烦了。

    谢夫看氏眼正在计算的丫鬟,朝身边的大丫鬟以荷使了一个眼色。

    以荷走到那群计算分数的丫头面前,冷眼小声道:“你们几个速度快着点儿,夫人小姐们都等急了,你们可真给国公府丢人。”

    算着数的几个丫鬟手忙脚乱起来。一将结果算出来,忙将两张花笺给了大房的钱氏。

    第一张花笺上标注的是的绣品序号和绣品主人,是方才丫鬟们收绣品的时候做的标记。

    为了公正,绣娘们做评判的时候并不看第一张花笺上的名字,所以第二张花笺上标注的是绣品序号、绣品名和绣品名次。

    算名次的丫鬟们想着,第一张花笺上已经有了名字,便不用再浪费时间特意将名字标在第二张花笺上了。

    若是要把小姐们的名字写在第二张花笺上,那可是又要花一番功夫,小姐的名字可不是随手写上去就能应付的,需得一笔一划写漂亮了才不算失礼。

    既写起来这般费事费力,便不写了罢,左不过第一张纸上也有名字,大夫人钱氏公布名次的时候,只需瞧一眼第一张花笺便是。

    钱氏接过花笺,见第一张上没写名次。

    翻到第二张,只见上面写了绣品序号、绣品名称和名次。

    钱氏随手将第二张花笺压在了第一张花笺上面。

    终于,钱氏拿着丫头们计算出来的结果站到了花厅正前方。

    “各位夫人小姐,刺绣比赛的结果已经出来了,我说一下前五名的绣作。”

    之所以只公布前五名,为的就是给后三名的小姐们留些颜面了。

    一众夫人小姐都屏息凝神,等待着钱氏宣读结果。

    钱氏慢悠悠的打开了第二章 花笺,终于开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