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历史小说 - 重生后太子妃咸鱼了在线阅读 - 第83节

第83节

    张皇后也笑了,眨眨眼道:“七娘哪里都好,就是太老实。”

    沈宜秋仍是难以置信,恍然如在梦中,整个人懵懵懂懂的,跟着尉迟越下拜谢恩。

    张皇后见了她这模样,不禁有些心疼,将她拉起来,柔声道:“我也是在边陲长大的,是皋兰,真是做梦都想回去看看。”

    她说着,目光便飘忽起来,仿佛可以越过宫墙,越过城垣,一直抵达很远很远的地方。

    她的声音有些哽咽:“我是去不成了,你替我去看看大漠和草原吧。”

    沈宜秋握着张皇后的手:“好。”

    张皇后转过头,佯装咳嗽,偷偷掖了掖眼角。

    沈宜秋不免有些担心:“妾只怕跟去会拖累殿下。”

    尉迟越没好气地道:“谁叫你习武总偷懒,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张皇后笑着揶揄道:“你一同去才好,免去三郎多少后顾之忧!”

    三人聊了几句,母子两人便开始旁若无人地谈起西域的局势,尉迟越全然没有叫太子妃回避的意思,沈宜秋不觉听得入了神,不知不觉半日过去,日头已经偏西。

    尉迟越命黄门去传膳,对嫡母道:“请母后见谅,今日用罢夕食,儿子还要去一趟邵侍郎府邸。邵侍郎不日便要前往洛阳,在他离京之前,儿子还需就转运之事与他商讨一下。”

    他转过头对沈宜秋道:“一去西北便是数月,你也去向舅父舅母道个别。”

    沈宜秋知道他去舅父家的确是有公事,但舅父初七启程,在此之前哪一日去都行,他赶在今日去,其实是为了她。

    张皇后知道太子妃与舅家亲近,邵安又是一心为公、才学卓著的能臣,连连点头:“应该的。”便即催促他们尽快用膳,早些出门。

    尉迟越道:“不急,邵侍郎从骊山回京,这会儿恐怕还在路上。”

    两人陪张皇后用了膳,便即登上马车,出了蓬莱宫,向城南嘉会坊行去。

    其时坊门已经关闭,邵家人才用罢晚膳,一家人围着大案饮茶,听邵安绘声绘色地讲述元旦大朝会的见闻。

    就在这时,便听外头传来叩门之声。

    岳氏奇道:“这会儿怎么还有人来?”

    邵芸道:“多半是坊中邻里,给咱们送好吃的。”

    岳氏在女儿脸上重重地刮了一下:“吃吃吃!就知道吃!”

    两个老仆腿脚不怎么利索,邵泽便被母亲支使着去应门。

    他打开门往外一看,登时唬了一跳,只见两驾东宫的马车停在门外,后头跟着一队随从侍卫。

    尉迟越上回见识过邵家的院落,这回轻车简从,只带了十来个人,但也将邵府门前的小巷挤得水泄不通。

    邵泽自打入了宫中,时常伴在尉迟越左右,但见了太子仍旧有些紧张,此时突然见着他,脑海中一片空白,半晌才回过神来行礼:“仆……仆仆参见殿下,太子妃娘娘。”

    尉迟越与沈宜秋对视一眼,都笑了起来,便即向他拜年。

    太子道:“表兄不必见外,今日孤和宜秋走亲访友,只叙家人礼。”

    邵泽这时才冷静下来,忙将他们迎入庭中。

    此时邵家余人已听到动静,出来相迎,将两人延入堂中。

    叙过温凉,他们便围着大方案坐下——邵安荣升侍郎,家中也未添置几张食案茶床,仍旧是一张大案,既作食案又作茶案。

    不过比起皇帝那张东施效颦的紫檀大案,这张杂木案几却亲切得多,连渗进木头里的浅浅油渍都让人心底蒸腾起一股懒洋洋的暖意。

    几人围着几案饮茶聊天,尉迟越忽然觉得这矮屋窄院比之华庭高轩,却有一种别样的烟火气。

    甚至这甘愿“匹夫匹妇”,看着有些惧内的邵家舅父,也令他有些许羡慕。

    他与太子妃总是隔着一层,虽说相敬如宾,到底少了几分自在随意,比如邵夫人方才在邵侍郎胳膊内侧拧那一下,太子妃决计不会对他使出。

    邵侍郎虽然疼得龇牙咧嘴,但看他的神情却似甘之如饴。

    尉迟越暗中打量着他们夫妇的举止,只觉十分新鲜逗趣。

    几人聊了一会儿,太子便提了西北之行。

    岳氏听说沈宜秋也要去,既替她高兴,又有些担忧:“那么远的路,可要小心些。”

    沈宜秋道:“舅母别担心,有禁军精锐随行的。”

    邵芸却是兴致勃勃:“啊呀,真巧,你们去西北,我们也要去洛阳。”

    邵夫人在她胳膊上拍了一下:“什么你们我们的,在殿下与娘娘面前没个尊卑。”

    尉迟越道:“说了只叙家人礼,表姊这么说并无不妥。”他近来表兄叫得既顺口,也不在乎再多个表姊。

    邵芸得意道:“连殿下都这么说,就阿娘你穷讲究。”

    沈宜秋道:“舅母和表姊也一同去洛阳么?”

    邵夫人苦恼道:“还不是叫她缠得受不住……”

    她瞪了邵芸一眼:“可不许妨碍你阿耶公干。”

    邵芸道:“阿耶管阿耶公干,我管我玩,哪里就妨碍了,不过是搭邵侍郎的便车,托侍郎的福住一住驿馆罢了。”

    众人都笑起来,只有邵夫人愁眉苦脸:“这么大个人,成日就知道玩,出门在外不比在家,可得规矩些,别叫人笑话你阿耶。”

    邵芸道:“阿耶阿娘且放宽心,到时候我扮作个小郎君,你们就说是亲眷家的孩子。”

    邵夫人气得牙根发痒:“瞎胡闹!”

    沈宜秋却好奇道:“阿姊真要扮作男子么?”

    邵芸道:“可不是,难得出趟远门,定要玩得尽兴,我连衣裳鞋袜都预备好啦。”

    尉迟越目光落在沈宜秋脸上,若有所思道:“这倒是个好办法。”

    第90章 踌躇

    邵芸一向天马行空,在她自己看来是奇思妙想,却总被她阿娘骂胡闹和不着调,阿耶唯娘子马首是瞻,阿兄是根愣头愣脑的木头,以前除了小丸表妹几乎没人给她捧场。

    眼下听太子这么说,邵芸顿生知己之感:“不愧是太子殿下,有见地。”

    说罢起身回房,抱了个盒子来,打开盖子,拿出两撮黑毛摆在唇上:“你们瞧,我连胡子都准备好了。”

    邵氏气得直冒烟,便要寻笤帚。

    其他人都笑得前仰后合,邵安也咧着嘴,眼角余光瞥见夫人怒容,赶紧收了笑,拉下脸,清了清嗓子:“大娘,莫要胡闹。”

    沈宜秋好奇道:“这是用什么做的?”

    邵芸道:“是黑羊毛,我做了好几副呐。”

    尉迟越和沈宜秋借来端详,原来是将黑羊毛用胶贴在纱毂上,十分逼真。

    太子拿出一副又大又蜷曲的,放在沈宜秋脸上比划了一下:“如何?”众人见她眉清目秀,却满面虬髯,尽皆笑起来,连邵夫人都忍俊不禁。

    邵芸道:“小丸生得太秀气,便是作男子打扮也该是面白无须、粉雕玉琢一般的小郎君。”

    众人笑闹了一会儿,尉迟越和邵安便移步书斋商议政事。

    邵安此去洛阳是为了检视含嘉仓,以及关东至关中之间的漕米转运情况。

    两人谈了一会儿,邵安叹了一口气:“殿下,仆说句实话,纵然解决了三门峡一段的漕运问题,也是治标不治本,江南粮米运至京师所费不菲,能救一时之急,终非长治久安之计。”

    尉迟越默然片刻,点点头:“舅父所言甚是。”

    邵安道:“立国之初,租庸调制大行,造帐、造籍、授田,再以田产多寡来征租,可谓轻徭薄赋、为民制产,按制三年一造籍,可这几十年来制度形同虚设,户部中的籍帐早成空文。徒以授田的名义加重赋税,授田与否没个定准,可赋税却只增不减,遂至于重为民病。”

    他顿了顿,苦笑道:“殿下自然知道症结所在,请恕仆多言。”

    大燕传国逾百年,积弊渐重,权贵大肆设立庄园,兼并田地,大量农户无田可耕,只能依附于豪富,以至于大量人口隐没。

    尤其是先帝和今上两朝,储位都夺自兄长手中,一旦御极便大肆封赏,京畿土地几乎被权贵瓜分殆尽,豪富动辄兼并数万亩土地,关中缺粮,大抵上便是由此而起。

    尉迟越沉吟半晌,方道:“舅父心怀社稷万民,令孤感佩。舅父放心,孤虽不才,亦有匡时救弊之心,届时还望舅父鼎力相助。”

    此病深入骨髓,要治无异于刮骨疗伤,而今上在位,这些人暂且动不得,只能徐徐图之。

    邵安闻弦歌而知雅意,行个礼道:“有殿下这句话,仆粉骨碎身亦无悔。”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已是月上中天的时分,尉迟越便起身告辞。

    邵安道:“殿下与娘娘此去西北,千万珍重。”

    太子道:“舅父放心,孤一定护小丸周全。”

    话一出口,才发现自己不经意将太子妃小字脱口而出,不禁有些尴尬。

    邵安却是一笑,随即有些伤感:“舍妹与舍妹夫长眠西北,娘娘嘴上虽不说,心里一直盼着回灵州看看……仆替娘娘多谢殿下成全。”

    顿了顿又道:“殿下请恕仆多一句嘴,娘娘年幼失怙,沈老夫人待她又严厉,故此心比旁人重些,什么事都放在心里,外头看着不免有些冷,仆看得出来娘娘心里有殿下,若是有什么得罪之处,还请殿下海涵,仆这做舅父的先替她赔个不是。”

    尉迟越目光微微一动:“孤明白,舅父请放心。”沈宜秋的性子他是知道的,不过上辈子她对他一往情深,这一世虽说心里暂且有别人,但水滴石穿,过个一年半载,想来能将一颗心转回他身上。

    邵安欲言又止,终究还是叹了口气道:“仆这半生最后悔的事,便是娘娘幼时未曾执意将她接来抚养,实在愧对她父母。”

    尉迟越道:“舅父不必伤怀,你有你的难处。”

    太子妃毕竟姓沈,且邵安出身寒门,位卑职低,非但师出无名,也无力与沈府相争。

    他认真地对着邵安施了一礼:“舅父请放心,孤定不会负了小丸。”

    邵安感慨道:“舍妹与妹夫泉下有知,定然欣慰。”便即送他出门。

    沈宜秋也与舅母、表姊依依惜别。

    岳氏拉着外甥女的手甚是不舍:“这一分别便是小半年见不着,娘娘可千万保重。”

    邵芸道:“阿娘想小丸么?不如我们去完洛阳再去西北吧。”

    岳氏牙根发痒:“想得美,洛阳回来便给你找个婆家赶紧嫁出去,让婆母管教你!”

    邵芸一脸不以为然:“阿娘,我劝你还是早些认清,你女儿八成要砸在手里了。”

    众人都叫她逗笑了。

    沈宜秋道:“舅母放心,沿途都有邮驿,我们可以常通书信。”

    邵芸道:“小丸也要给我写啊,沿途的趣闻轶事都记下来。”

    沈宜秋一口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