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一品丫鬟在线阅读 - 第69节

第69节

    他深吸了一口气,愤恨道:“叫罗mama去!”

    卓长东这才恍然大悟,两步走在睿王爷身前,又回头道:“下回出来得有马车才行。”

    见儿子嫌弃自己走的慢,睿王爷——也无计可施。

    只是父子两人相视一眼,同时哈哈大笑起来,这些年的阴霾,终于一扫而空了。

    卓长东脚步放慢,睿王爷的手臂从他的肩膀搂了过去,虽然天气热的要死,不过父子两个谁都放开手。

    与此同时,接到大兴县发来的传票,定国公府一家老小都气得涨红了脸。

    齐太君头上缠着一圈浸了药的抹额,大发雷霆道:“你就该当着他的面撕了这传票,再将送传票的这衙役打一顿撵出去!什么人都想站在我国公府的头上!他们也配!看看咱们府上的匾!高祖皇帝手书,有这个撑腰你们都直不起来吗!”

    来送信的婆子一言不发,头更低了。

    齐太君屋里,她三个儿子跟三个儿媳妇都在。

    大老爷被抽了许多鞭子,身上缠着纱布,哼哼唧唧的喊疼,是被人放在架子上抬来的。还能说话,却羞愧的什么都不敢说。

    三老爷道:“她不过是个传话的,二门上的婆子,传票不是她接的,您叫她怎么办?”

    齐太君破口大骂道:“你是来教训我的?我叫你来商量事情!你就是这么提主意的!”

    三老爷冷冷道:“母亲什么时候跟我商量过事情?哪次不是您自己拿了主意,就知会我一声算完事。”

    齐太君一把抓着茶几上的杯子,冲着三老爷就这么扔了过去。

    三老爷也不躲,任凭那茶杯砸在身上,衣裳湿了不说,还挂了半身的茶叶,很是狼狈。

    “滚!你给我滚!”

    三老爷站起身来,又给自己媳妇使个眼色,微微躬身道:“儿子不孝,就不打扰母亲的清净了。”

    说着两人一起走了出去。

    屋里更加的安静了,只有大老爷时不时哼唧的声音。

    齐太君又骂他:“你出的馊主意!看看惹来了什么祸事!”她把传票扔在大老爷身上,“你自己看看!她告你强抢民女,逼良为娼!”

    大老爷道:“若不是廖纪安回来,这计策不就成了?王爷还跟他打了一顿呢!”

    “他俩打你打的更厉害!”

    大老爷也不说话了,又想这计策是她同意的。

    齐太君又去骂二老爷,“还有你!当时我就说壮士断腕,横竖不过是亏了定金,你非要说不能少了面子,现在可好,七万两银子你出吗!”

    二老爷也哼唧了两声,心想当初母亲不也说多买些,到时候卖出去能狠狠的赚一把银子。

    齐太君看着不说话的两个儿子,白着脸现在还没缓过劲儿的两个儿媳妇,还有被吓到一个个躺在床上吃药的姑娘们,她越发的来气了。

    “窝囊废,没个顶用的,还没小地方养出来的野丫头顶用呢!”

    不过这时候她嘴里的野丫头可不是指玖荷了,而是说的陶依依。昨天睿王爷的人进了内院,姑娘们一个个吓得都吃上了药,就陶依依一个,大夫诊过脉之后说她好好的。

    齐太君一把抓下头上的抹额,看着这一屋子不争气的儿子,还有躲在屋里不敢出来的孙子们,以及躺在床上喝药的孙女儿们,道:“耽误不得,今儿就进宫!”

    她从贵妃榻上跳了下来,瑛絮急忙上前给她穿鞋。

    “府里的下人被抓去好些,若是再不处理了,怕是连十娘的婚事都要黄!”

    二老爷一抬头,只是跟齐太君眼神对上,忽又想起来那一家子是为了什么来求娶十娘的,顿时又没话说了。

    “拿衣裳来,我带陶依依进宫!”

    作者有话要说:  皇帝:没一个人想起朕,朕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作者再次被41度的高温打败了,欠着4000字的无息更新,周末补上千万别忘了。

    还有打砸抢事件下,下的话比较可怕……毕竟两个**oss还没出手→_→

    最后感谢天上有大鸟投喂的十六颗地雷,你这个名字真是一言难尽啊,就不么么哒了。

    第49章

    陶依依听见这消息的时候,心里是又疑惑又兴奋。

    昨儿发生那么大的事情, 原本以为去不了的, 没想……她眯了眯眼睛, 赶紧挑了件嫩黄色的上裳, 又配了件能压住场子的月白色裙子, 挽了双髻,急急忙忙到了齐太君屋里。

    齐太君看了她的打扮,微微点了点头, 道:“宫里皇祖太妃的生辰, 我们每年都要进去送贺礼的, 再陪她说说话, 她一个人在宫里没有家人陪着, 所以无论出了什么事儿,这一天都不能耽误了。”

    陶依依低声应了声是, 陪着瑛絮搀着齐太君一起上了马车。

    齐太君身边两个得力的嬷嬷,一个方mama已经被将军抓走了, 一个黄mama受了惊吓, 况且齐太君一看见她就能想起方mama来,进而便是昨天屈辱的场景, 索性连她也不叫进来了。

    上了马车, 齐太君闭目养神, 瑛絮跪在地上给她捶腿,陶依依虽半低着头看着很是温顺,只是眼神却不住的往齐太君身上瞄。

    太奢华了, 太有气势了,她也要这样一身衣裳!

    超品的国公夫人,头上带的是金冠,两边各有一珠翠翟,口里衔着宝珠。

    身上穿着大红色绣着缠枝花纹的褙子,霞帔下头坠着两颗金镶玉的珠子。

    领口的扣子,是雕刻着翟鸟的金扣,中间有一颗大大的红色宝石。

    齐太君咳嗽了一声,似要张开眼来,陶依依一忙低下头去,掩饰了自己灼热的眼神。

    马车不一会就到了西华门,陶依依扶着齐太君下了马车,又往里递了牌子,静静的等在了门口。

    不一会,里头匆匆出来一个小太监,道:“您二位跟我来。”

    虽然用了您,不过齐太君一点不敢怠慢,一张一百两的银票就递了过去。

    小太监接了银票却什么话都没说。

    她们从西华门进来,宫里也没有她们做轿子的份儿,只能跟在太监后头一步步走过去。

    陶依依还算好,齐太君毕竟年纪大了,头上的那冠看着耀眼夺目,实际沉的要死,很快便跟不上了。

    齐太君咳嗽了一声,问道:“你上回进来也走的这条路?”

    陶依依嗯了一声,“方才那个拐角转弯的。”

    前头的小太监忽然就放慢了脚步。

    陶依依这才明白齐太君是什么意思,前头那个拐角转过去就是慈宁宫,这是拿了太后来说事儿。

    几人继续往前走。

    皇祖太妃住在慈宁宫的后头,因为辈分不一样,一个人就占了一个院子,地方到很是宽敞,只是冷冷清清的,空气里也弥散着檀香的味道。

    小太监将她们带到便离开了。

    里头出来个看着四十出头的宫女,迎着她们进去,陶依依飞快的抬头看了一眼。

    宝相宫。

    只是进去之后,这宫女却没将她们引到正殿,而是去了前院的厢房,上的茶水也是清清的几乎尝不出什么味道来。

    齐太君不说话,陶依依自然也是不敢说的。

    她眼神也不敢乱瞄,能看见的不过是手上这茶杯,下头坐的椅子,还有脚下踩着的这一块地毯而已。

    都是好东西。

    茶杯虽是素白色什么装饰都没有,却薄如蝉翼,拿在手里温润如玉,对着光一看,杯壁上有几处明显比其他地方更加的透亮,阳光透过这些地方,在水杯里形成一个个小小的梅图案,也不知道是怎么做的。

    椅子坐着上就有种厚重感,陶依依指尖轻轻去敲了敲,多半是紫檀,还有这地毯——

    方才那宫女已经扶了个四十出头的妇人进来。

    陶依依飞快地抬头看了一眼,便深深地低下头去。

    她穿着一身墨绿色的衣裳,上头用银丝不知道绣了什么花纹,头上不过是些素银的首饰,身材瘦削,背却挺得直直的,很是端庄大气。

    齐太君急忙站起身来,深深地行礼,“皇祖太妃。”

    皇祖太妃的声音淡淡的,“这么客气做什么?说起来若是在寻常人家,我还得叫你一声嫂嫂呢。”

    齐太君不敢,又急忙推辞。

    皇祖太妃的视线落在陶依依身上,道:“这又是哪个?十三娘?”

    陶依依脸上有点烫。

    齐太君笑道:“她是娟儿的女儿,来投亲的,我跟她很是投缘,小名儿叫依依。”又对陶依依叫:“叫一声姑姥姥。”

    陶依依急忙下拜。

    皇祖太妃嗯了一声,不慌不忙坐了首座,又叫她们两个坐下,“今年来的早。”

    “我年纪也大了,趁着这两日还不太热,若是真等到了三伏天,怕是不好出门了。”

    皇祖太妃嗯了一声,没有答话。

    齐太君又笑了笑道:“她小姑娘家的,怕是坐不住,你去院子里看看景儿,我跟你姑姥姥说说话。”

    皇祖太妃头一偏,她身边那个宫女就冲着陶依依微微屈膝,“姑娘随我来。”

    直到出了门口,陶依依这一才觉得她能喘过来气了。

    一向说一不二的齐太君在皇祖太妃面前得陪着笑脸,得揣摩着她的意思说话。

    还有皇祖太妃方才那声淡淡的嗯,云淡风轻却又夹杂着蔑视一切的味道,她……她也要做——

    “我带姑娘去花园子里走走。”宫女平淡着一张脸道。

    陶依依小声道:“都听您的。”这时候她纵是有千般想法,可是最后表现出来的,也只有战战兢兢,不敢多说一句话。

    宫女带着她去了慈宁宫的小花园,落后在她身后半个身位,两人就这么沉默着绕着小石子儿铺就的小路走着。

    陶依依眼睛里看的是景儿,心里想的却是里头那位皇祖太妃,还有……还有这皇宫。

    皇宫里头两个花园,大的是御花园,小的是慈宁宫小花园,可是就这小花园,也比国公府的那个大了不知道多少倍!

    还有这里头的一花一草,一山一石,好些陶依依连见都没有见过。

    她不由得屏住了呼吸,手轻轻的从那艳粉色的花朵上抚了过去。

    在平兴镇的时候她日子过得不好,什么叫做好日子全靠着母亲当日的诉说,到了国公府之后才知道千金小姐过的是什么日子,可是进了这皇宫……

    看了不过一个孀居多年的皇祖太妃……单单那一个茶杯,就能把国公府里头那些掐金丝又镶银的珐琅瓷器比下去,宫里的日子又比国公府不知道好到哪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