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节
皇宫的女人们,肯定都是求了一个生字的。 活下来的嫔妃,从来都没有一个是文艺的小白花。腹黑心机女,才是她们的真正本色。 这一日。 福娘是皇宫一回游。 京城。 皇家的后宫。 宣惠帝在这一日,自然是陪了皇后一起,歇在了坤宁宫中。 胡贤妃这一晚,没有早早的歇下。 “事情当真吗?” 胡贤妃没想到啊,就是松卸了一下子,问题就冒了出来。 “娘娘,错不了。” 嬷嬷非常肯定的说道。 胡贤妃在沉思,她在思考了这中间的交换价值。 “嬷嬷,你说说,咱们应该如何做?” 胡贤妃问了话道。 “娘娘,圣上没立太子。大皇子如今的处境,正是困难着。若是让常贵妃的膝下得了一位小皇子,再加上太后娘娘的支持……” 嬷嬷的话,透出了nongnong的担忧。 “是啊,若让常贵妃得了一个儿子,再加上太后的支持。我儿就是危险了。”胡贤妃又不傻,哪会看不出来。常贵妃在肖想了皇后的位置。 只是,常贵妃需要一个儿子,若以无子的理由,把皇后马氏赶下台,那么,常贵妃想上位,就必然是膝下得有子。 “叩、叩”的声音响起。胡贤妃屈指在轻轻的敲响了桌面。 胡贤妃在沉思。 “不,咱们不能有动作。” 胡贤妃摇摇头,她不准备行了嬷嬷的劝戒。 “娘娘,您这时候可不能心软。若不能,会害了大皇子。”嬷嬷还想再劝话,让胡贤妃打断了。胡贤妃说道:“嬷嬷,常贵妃膝下有子,你说说,除了咱们外,还有谁更急?” 嬷嬷听出了胡贤妃的言外之意。 “娘娘的意思,是坤宁宫的那位……” 嬷嬷这时候,是明白了胡贤妃的真正用意。 借刀杀人吗? 贤妃娘娘不觉得。 胡贤妃觉得,她是给皇后马氏递上了借口,一个搅和掉常贵妃好事的借口。 “嬷嬷,通知下去。让我娘进宫来。” “我们需要好好谋划谋划。也许……借着这个机会,让圣上瞧瞧皇后和常贵妃的心狠手辣,呵呵……”胡贤妃在冷笑。 一箭三雕,才是胡贤妃的用意。 一是把常贵妃借腹生子的美好愿望,打碎掉。 二是让皇后和常贵妃狗咬狗,一嘴毛。 三是让圣上对皇后和常贵妃心生不满,然后,她和她的皇儿才会有机会啊…… 太子、皇后,这是胡贤妃的用意所在。 凭什么皇后马氏能当皇后?她胡氏雅莲,就不能肖想一下坤宁宫的凤位呢? 马氏、常氏,不过借着家族的力量。说白了,这天下底的臣子,皆是圣上的臣子。她胡雅莲育有大皇子,她儿若为太子,她当一当皇位,那就是明正言顺的。 “诺。” 嬷嬷应了话。 宣惠元年。 十月。 京城的天,凉了。 纪德最近很忙。 宫里的贤妃娘娘有了指示,他这位姐夫自然要帮衬的。毕竟,大皇子就是纪府的未来。大皇子一旦上位,他纪府的一杆子亲戚,全成了正宗的外戚。 贤妃娘娘想上位,纪德何尝不是如此呢? 大皇子,大皇子就是纪德最乐意瞧着的太子人选啊。 胡氏夫人去宫中见了女儿。 这归来后,就是请了女婿谈话。 纪德从岳母嘴里,就是听到了贤妃娘娘的指示。 这在这等关键的时候。外西城甜水巷子的张家,给来了消息。纪德的师傅张启病了,已经病重的准备辞官了休养。 在这等时刻,纪德无论如何,都得去瞧上一瞧。 说到底,那张启名义上是纪德的师傅,是纪氏的恩人。 纪德带上了礼物,带上了仆人,到了张家。 好巧不巧,纪德就遇上了回娘家探望生病父亲的福娘一行人。 张家的院门口。 旧人再相见。 福娘只觉得陌生了。 纪德,这个曾经的师弟,与福娘记忆里的人,完全不同了。 “纪大人。” “世子爷、世子妃。” 相互见了礼。 然后,错身而过。 福娘和夫君是告辞了,在二弟张春福的相送下,离开了张家。 纪德则是在张春旭的引路下,进了张家。 福娘没有回头,是直接上了马车,与夫君朱高熙一起在马车内,闭目养神。 纪德倒是回望了一眼,离去了的马车,然后,进了张家。去探望了生病的师傅张启。在心中,纪德发现,他似乎许久不曾思念过,曾经的师姐福娘。 果然,一切都变了…… 纪德发现,他不后悔,他曾经放开了福娘,造反了如今的妻子。纪府的如今的满门繁华,都说明了纪德的选择没错。 更何况,纪德心头自嘲,他觉得他若不放手,岂有张氏如今的富贵?毕竟,燕王府的世子妃,对于福娘这位师姐而言,何尝不是荣华加身? “纪大人能来家中,实在是父亲的荣幸。” “只可惜……”张春旭在感叹。 纪德听得这位师兄的话,摆一摆手,说道:“师傅何苦辞官?不过休养罢了,拱卫司里我打声招呼,让师傅痊愈后,再接着为圣上效力便是。这官位一旦辞掉了,再想谋了实缺,就会有些麻烦的。” “纪大人的好意,家父若知道,必然是满心感动。”张春旭拱手一谢。 就是这几句话的功夫已经到了张启的卧室。 张春旭打开了帘子,迎了纪德进屋内。 屋内,药香味浓。 张启卧在榻上,满面的蜡纸色。 “师傅,徒儿纪德来看您了。”纪德在张启面前,还是执的徒弟之礼。 第122章 张启没病。 他不过是装病。 当然, 这装病也得装像了。所以, 张李氏这位老将出马, 这张启的装病还真成了那么回事儿。这一次,纪德来了。 张启对待这个徒弟,还是真满意的。 毕竟,纪德和福娘的那点少男少女之情,没在长辈面前爆光过, 就是张春福一个知情人。如今面对徒弟时,张启是只能一病装到底了。 “阿德,不用多礼,坐, 坐。” 张启躺在榻上,说话的口气还是带上些哑音。 “师傅,瞧您的样子, 我这心头难受。不如,我拿了宫里贤妃娘娘的贴子,请了太医来给你诊一诊可成?” 太医是天下间, 众人公认的杏林圣手。 太医治病,那是可靠有保证的。 张启对于徒弟的孝心,非常感动。只不过, 这太医来诊治, 就免了。毕竟,张启是假病,不是真病。 “阿德, 不用了。我这病,是老毛病了。” “已经请大夫来看过了,就是要好好休养休养。我啊,老了,应该回家中好好当个老家翁了,养养孙子,看看娃娃们长大,这一辈子便这般就成了。” 张启是真想通了。 就像他娘讲的,一辈子凑合着,也就是过去了。 张启这人吧,想通了,也就是真想通了。他啊,在官场上混了太多年。对于宣惠帝起心削藩的事情,不看好,那是真不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