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节
谢夫人,辛湖却不得不陪着各位公主,郡主坐着硬挺着,实在是无聊之极。 辛湖本身就不太善长应酬话题,谢夫人再八面玲珑也玩不转这种场合,所以到后来,大家全在沉默,辛湖只得不停的喝茶水,吃点小点心,给自己提神,以防自己睡过去。 在连续去方便了两次之后,辛湖看着桌上的茶水点心,再也没有兴趣。因为其他的人,居然能忍着,所谓喝茶水,不过是沾沾唇而已,而点心更是象征性的尝了一口而已。人家基本上没吃没喝的,当然不需要方便了,所以辛湖就象个异类一样,实在是令人侧目。搞得她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她只巴不得,婚礼快点结束了好回家去休息。亲王的婚礼,规矩多如牛毛,搞得众人疲惫不堪,偏偏还得在一边凑趣。 关键是,今天进燕王府的还是一正二侧妃,总共有三人,看热闹的人,还得这个院子跑到那个院子呢。虽然大家不敢明面上,说谁的嫁妆多,但也不妨碍人家看看啊。 辛湖不得不替那位正妃抱屈,与侧妃同一天进门,已经很没面子了,偏偏她的嫁妆还比不上侧妃的。就算燕王给了她脸面,去迎娶她了,但一想到后院还有两位侧妃,跟着她的脚后跟进门,她就不可能高兴得起来。而且,虽然新婚夜,燕王肯定留在正院,但最多三天,燕王就要去陪两位侧妃了。这样的婚姻,是个女人都不满意啊。但是,她却不能反抗,还得要装出一副开心的模样来。 所以,众人见到的燕王妃,身形消瘦,虽然一直低着头,扮着娇羞样,但却象个木偶似的。 燕王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两人勉强完成了该有的程序。众人也不敢闹洞房,甚至连那专门照顾新房的喜mama们,也很快就悄悄的离开了。只留下燕王与燕王妃无言以对。 好不容易等到可以入席吃酒菜了,辛湖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但这菜也凉了一大半,辛湖也没有食欲,和众人假腥腥的伸了伸筷子,连个味都没尝清楚就完事了。 回家后,辛湖一把就扯了满头的饰品与那繁杂的礼服,直接在中衣外面披了件衣服,就披着头发,开始吃热乎乎的汤汤水水。 大郎也不比她好多少,两人象比赛似的,喝了汤,又吃了粥,还不想放下筷子。 “你们不是去参加燕王的喜宴吗?怎么连饭都没吃饭?”大宝不解的问道。他最爱吃,而且他参与的应酬,也多半是他这个年纪的少年,大家都是正在长身体的时候,吃得都多,所以不可能会饿着他们。 “你以为,那种场合,谁是去吃饭啊。”平儿笑道。 辛湖和大郎也不过是和他们说了几句,都累得各自下去休息了。 睡梦中,辛湖都在替燕王妃发愁。 第156章 恶心 杨大人之事虽然是秘密进行的, 但北顺府整个官场的,官员们还是受到了极大的振动, 特别是杨大人的各亲朋好友,包括姻亲, 走得近的官员, 他一手提拔的官员等都受到了影响。北顺府的知府由燕王派去的人暂代,暂时管理北顺府的政务。 而江进士又正好被派到了北顺府下的云洲县当县令,平时与北顺府一些人有打过交道, 他虽然不会因杨大人的事, 牵扯到反贼当中去。但却因为云洲县的巡检, 从九品小官陈巡检, 而不得不请求谢大人相助。 陈巡检之妻邓氏, 是杨大人姑母的小姑子所嫁邓氏族中的人。邓氏一族也是大族,根基不浅。这种亲戚关系其实不算什么了, 转了几道弯了,但当初陈巡检陈中清也是走杨大人的路子谋得这个位置的。 江县令与吴县令人两人当官后, 与谢大人往来密切, 毕竟他们曾经是朋友,似亲人。很多人也知道,江、吴二人出自芦苇村,与谢大人,陈大郎,江大山三人关系亲近。所以,有什么事情互通往来, 也很正常。 陈中清到云洲县之后,为人处事都还不错,与江县令关系还很融洽,况且陈巡检这等地方九品小官的,十之八、九就是走关系上位的。他也不是江县念举荐的,原与他是没多大关系的。偏偏一年前,江夫人生产时,极其凶危,差点母子双亡,是陈太太邓氏出面求了邓氏当家太太出手相助的。这个人情,他不得不还。所以,他写了信,给陈中清带上京来,找谢大人和大郎求助。 受杨大人牵连的人不少,有关系的纷纷上京求助,其中也有不少人是无辜的。并且杨大人投靠当时的安王后,立即把与马氏一系有瓜葛的人全部清理了,善后工作做的极好,以至于他后来提拔上来的人,基本上就与马氏无关了。 燕王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对这些小官员们的活动,也是睁只眼闭只眼的。反正已经全部撸了官,这些人此生也不可能再进官场了。至于他们上哪儿去找哪个门路,他只是派了人暗中监视着,并没有不让他们自由活动。他也想通过这些人,看能不能再挖出点什么事来。 陈中清,也是杨大人考查了几年之后,没发现他与马氏一系有牵连之后,才给了他这个从九品小官。 所以,燕王大婚刚过,陈家就上京了,一路风尘仆仆,还拖家带口的。他们一家,已经不敢呆在当地,怕受到更多的牵连,打算回陈家的老家燕山县,要到燕山县还得先经过京城。 所以,当大郎去谢家时,就与来求助的陈中清遇上了。 父子二人碰了个正着。说起来,两人还有长得有几分相似。陈中清虽然已经三十好几,快四十岁的人了。但因天生底子好,除了显的憔悴之外,中年文士形象还是保持得很不错。与大郎记忆中的那个形象,相差无几。 要说最大的差别,也不过是前世这个时候,陈中清是意气风发,身上官威不小。而这个时候,却是一副拘谨的样子,他这个年纪了,虽然坐立不安,也不可能情绪太过外露,还能勉强保持着镇定与风度。 见到大郎时,谢公子因想着他本来也是要去找大郎的,干脆就停下脚步,说:“这位陈大人,说来还与你同姓,就是你要找的人。” 大郎,这一世取的大名叫陈嘉钧,是当时江县令觉得他年岁大了,不能老叫大郎这个小名了,特意给他取的,而不是上一世陈家给他取的名。相熟的人比如燕王,辛湖,张家人,谢家诸人私下都还是叫他大郎。 陈中清开始还没看清楚大郎,经过谢大人的介绍后,才仔细的瞧大郎,怎么说都是自己的儿子,而且离开时也有九岁了,五官面貌基本已长开了。与现在的样子,虽然有很大的不同,但眉眼却依稀看得明白。 陈中清只觉得大郎十分眼熟,一时却想不起在哪里见过的。正在记忆中仔细寻找时,突然听到谢大人说:“大郎,大郎,你怎么啦?脸色这么差。” 就这一瞬间,他脑子突然闪过了大郎小时候的样子,令他明白,眼前这个人正是自己的长子。那个他还以为已经死了的长子。 “大郎,你这些年上哪儿去了,为父四处寻找,没想到居然在这里见到你。”陈中清立马装出一副惊喜的模样,伸手就想去抱大郎,但大郎却象见了鬼似的,急忙后退了两步。 谢大人看看大郎,再看看陈中清,他不得不承认,这两父子还是有几分相似的。他再看陈中清与大郎的反应,明显两人都认出对方来了。但大郎的神情却极不对劲,令谢大人心一沉。 陈中清挤出两滴眼泪,一副喜极而泣的说:“大郎……我儿都长这么大了。” 这副慈父模样,演得还象模象样的,大郎却立即打断他,强硬而带着厌恶的说:“我不认识你。别叫我的名字。” 谢大人怕他们俩在自己家门口,就闹起来,连忙把两人又带进自己家了。 陈中清本来就是来求助,见到要求助的人是自己儿子,能不死死的咬住他吗? 所以,一进门,他就迫不及待的说:“谢大人,谢大人。大郎真是我的嫡长子。不信,您可以看看他后背腰上有块红色火焰状小胎记,旁边还有颗黑痣。当年他出生时,我和他娘还笑话,他是带着火出生的。” 大郎的手下意识的就摸到了腰间。谢大人暗叹一声,这个记号他还真见过。以前战场上,谁没受过伤啊,受伤了总得包扎伤口。所以,他还不止一次见到大郎这个记号。 可大郎却拒不承认自己认识陈中清,谢大人再想想自己到达芦苇村时,他才九岁就带着一屋子孩子过活,其中要说没有故事,他是不相信的。而且,很显然是这个做父亲的对不起儿子。复后想起,陈中清找上来求助,是因为其妻邓氏,邓氏一族受到杨大人的牵连。他心里多少就有猜到了一些真相。 陈中清即然认出大郎了,一定会想方设法的逼他承认父子关系。就算大郎死不承认,陈中清为达到目的,肯定会大吵大闹,搞得世人皆知,到时候大郎就算不被牵连到杨大人一事之中去,也会名声受损。 不认自己的父亲,这个名头,又有谁背得起啊?特别是,你还当了官。 陈中清还在喋喋不休的说着大郎小时候的事情,又表示自己很想念他等等之话,甚至还说:“家里打小照顾过你的仆妇还有,以前你娘带来的陪房,见到你肯定会十分开心。” 这样的话,不外乎是告诉谢大人与大郎,我不止自己认得出来你,还能找出一堆人来做证呢。 谢大人当即立断的说:“好啦。别扯这些有的没的了。你先安静会。”说着他带着大郎离开,把陈中清关在小会客厅里了。 谢夫人和谢老夫人都被惊动了,大家一起看着大郎,急需要他来解开这个迷底。 说实话,他们并不清楚大郎的家世,他们见到大郎时,大郎就说自己父母长辈都死了。现在看来,当初大郎就是骗大家的。要是大郎在陈中清出现之前,就把自己的身世说出来了,管他陈中清现在闹得哪样,也没人敢说什么了。可现在,大郎已经失了先机,想要甩掉陈中清就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