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玄幻小说 - 魏晋干饭人在线阅读 - 第794节

第794节

    人闻久了,身体就会不适。

    本地的山民还好,他们的身体早已习惯,且有相对应的饮食可以解毒。

    但外来的官兵就惨了,世人为何将流放广州视为等同于杀头的重刑?

    除了杀心这层效果在,还有就是因为身体也深受迫害,来这里的人也很难活下去。

    最多三年,绝大多数人都会死于瘴气,更多的人是到半年内就陆续病死,一问就是水土不服。

    而对于当地人来说,也并不是完全安全,不说这山林里的毒虫毒蛇,还有他们身上的一种怪病便让他们的寿命大打折扣。

    发热、腹痛、腹泻,然后慢慢咳血、便血,最后死亡,速度快时,从发病到死亡只要十天左右,慢的,半年也是极限。

    这就是血吸虫病。

    当地人认为是魔神的诅咒。

    赵申肯定了他们的认识,一本正经的道:“不错,就是魔神的诅咒,因为这是一块宝地,它认为我们住在它的宝地里冒犯了它,所以它要杀死我们所有人。”

    “但天地间的神很多,远的不说,我们的皇帝陛下就是天之子,地位不比魔神低。”他一脸严肃的道:“对于魔神霸道的行径,陛下很生气,因此特派我来治理这块地方,抗击魔神。”

    山民们听得一愣一愣的,问道:“皇帝也就算了,你就是个凡人,你能抗魔神?”

    赵申一脸严肃,“本官可不是一般的凡人,本官是陛下从属,奉天子之名,身上自有神光相护,别说它只是魔神,它就是正神,本官也抗得。”

    “不仅本官可以,尔等也可以,”赵申道:“你们有陛下的庇护,自有一番正气,魔神也不是无所不能的,不然为何这么多年它没能将大家赶尽杀绝?”

    山民们一想还真是,兴奋起来,问道:“那要怎么抗击魔神?”

    有大胆者直接提出,“可否杀了它,以绝后患?”

    弑神,华夏的老传统了,只要是神不好,那便是堕落成魔,就算是普通人也想着杀一杀,万一把神魔给杀了呢?

    赵申没回答这个问题,而是抛出一个问题道:“你们知道魔神是通过什么诅咒你们的吗?”

    众人立即被转移注意力,摇头表示不知。

    赵申:“水!它将诅咒放在水中,依附于一些螺钉上,使其产生一种虫污染水源,人只要接触到污染的生水,就会被诅咒缠上,那些被诅咒的虫会寄生于人的血脉、肺,甚至是大脑。”

    所有人都打了一个寒颤,连酋长脸色都变了,他也不确定赵申能解决怪病,不过看他说得信誓旦旦,他便也顺着他的话将他架在火上烤。

    他没想到赵申真的找到了诅咒的根源和过程,酋长也和他的族民们一起目光炯炯的看着赵申,所以……他真的有办法解决?

    第1341章 农业(三)

    赵含章不知道血吸虫要怎么治疗,曾经在图书馆读过的书对这方面都是一笔带过,倒是有大量的防治措施。

    她将她和傅庭涵记得的防治方法告诉愿意去往广州的丁太医,让他一边做研究,一边从预防入手。

    血吸虫病,若是预防得当,光预防一项就可以减少八成的病症。

    这件事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让广州的百姓信任他们,一一依照他们的预防去做。

    别说广州这样不受教化的蛮荒之地,就是中原这样的礼仪之州,要想百姓按照朝廷规定完成一件事,没有重罚也不可能。

    而重罚……

    她不可能因为一个家庭中有一人喝了生水就重罚一个家庭,那不是在预防疾病,是在逼民造反。

    所以她选择赵申。

    果然,赵申不愧是赵申,接替戴渊之后迅速接管广州军,一边训练广州军,一边让丁太医在当地招收一些学徒,和当地的土医合作研究治疗血吸虫病。

    华夏的学者一直认为,自然万物趋于和谐,这不仅是万物的意志,也是天地的意志。

    所以,毒物的附近一定会出现解药,血吸虫自也有天敌存在自然之中,而且就在它附近,只是他们现在还没发现它。

    不过没关系,丁太医表示,他可以一边落实预防措施,一边寻找,他相信终有一天他能找到治疗血吸虫病的方法。

    到那时,不仅广州,荆楚江南一带,也不再受血吸虫害之苦。

    丁太医信心满满,结果他还没开始就被打击得体无完肤,他辛苦带着学徒们到处宣传不能喝生水,不能在河里溪里洗澡,要留意家人的粪便,以便最快发现血吸虫的存在然后进行防治等等……

    努力了一年,愿意听他的人少之又少,倒是给官兵们配了不少防治瘴气的药,当地的市场是一点儿没打开。

    结果刺史出去蹓跶一圈,满广州的乱跑,去一座城停留两天,去一座村寨停留一晚,等他离开,他们就陷入狂热之中,也不用他们苦口婆心的劝说了,主动烧水,连出门都用竹筒带上烧开放凉的水,而不是随便找条河溪就蹲下去鞠水喝。

    甚至他们还会主动来找他要防治的草药方子。

    丁太医来了一年,并不是真的一点进展都没有,他还做不到根治血吸虫病,但若是在初期,刚染上的时候,他是有几方杀虫的方子的。

    巧了,所需的草药在广州山间皆可寻到。

    不过用药要谨慎,得控制好量,不然杀虫杀着杀着把自己杀了就不好了。

    除此外,他们还会把粪便带来给丁太医分辨,只要一确定有虫卵,立即就在他们的水源边上生火,祝祷,以及做法事反诅咒魔神。

    丁太医整个人都麻木了,看着他们的刺史带头穿上颜色鲜亮的官服,舞着剑踩着八卦步做法事。

    使君,陛下知道你拿官服当法事服吗?

    丁太医在心中呐喊:陛下——臣想回京!

    和戴渊四处立威,收复土民不一样,赵申靠着自己多年来追求神仙的本事拿下了他们。

    不费一兵一卒。

    血吸虫的防治还没什么效果,赵申已经在广州土民心中有了威望,被他拿来忽悠人的赵含章也被抬到了可以和魔神对抗的高度。

    赵申趁机和司农寺要了一批良种,不是什么洛阳南二号,那稻种还没开始推广。

    他要的是已经培育出来好几年,并在荆楚等多雨地区有过成功种植的稻种。

    赵含章大手一挥替司农寺答应了。

    赵含章对广州优待,并不抽要他们的赋税,也就是说,广州本地的赋税都会用于广州本地财政支出。

    赵申不是一般世家子弟,他生逢乱世,从十四岁便在外游历,是见过民生疾苦的。

    他自己当过道士、游侠,甚至是土匪和乞丐。

    赵含章给的俸禄不少,他又有家族做后盾,一人吃饱,全家不愁,所以不会截留州郡的赋税。

    上官不贪,吏治便清明,州郡中的余财就多,回馈于民的也就多。

    赵申上任第三年的夏末,他的治理开始有回报,广州的土民们在山野之中种出了最优稻种——岭南一号。

    这一号稻种出自荆楚一号,但在岭南种植过后,它的生长状态比在荆楚一带还要好,不知是不是因为当地还混种自留稻种的原因,它到最后出现了质的飞跃。

    不仅稻穗更长,稻粒更多,更饱满,也更抗洪涝。

    赵申又轻徭薄赋,和每一个部族要的赋税并不高。

    他知道,偌大的广州,想要派官员往下一地一地的治理不可能,还是得倚仗当地人。

    赵含章也一再叮嘱他,要尊重当地的风俗和酋长,治理地方多与他们交流。

    因为念过太多次,赵申和父亲写信时还忍不住抱怨,“陛下面对边民就少了从前的霸道,多了两分柔情,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和南蛮才是一家人,而非中原人。”

    赵铭就骂他,“将自己治理的百姓称做南蛮,可见你至今未顿悟。陛下一视同仁,不论是哪个民族的人,她皆视为家人。她对边民少霸道,而多柔情,是因为边民自然条件就比中原差,却又肩负保家卫国之责。”

    赵铭转身就请赵含章让赵申在广州多留几年,不要因为他三年任期到了就调回。

    在他看来,一个官员治理地方,最少得五年才能初见成效,三年也就刚摸清一个地方罢了。

    赵申知道此事后又生气又委屈,直接写信和他爹吵架,“这都是你们对我的偏见,难道我不清廉,我治理的能力不高,我不爱民吗?”

    赵铭回道:“你从未平视你治地的百姓,作为父母官,你高高在上,从上而下怜悯的看着他们,难道你祖父是这样教导我的吗?我是这样教导你的吗?”

    “你七叔祖亦爱你的先生,对他慷慨大方,但你对他一直不假辞色,为何?”赵铭道:“他对你先生便是高高在上的爱,当行至正路时,他的爱是正确的,可他要是行至歪路呢?”

    “赵申,不要步你七叔祖的后尘,不论是为官,还是做人,都当向最好的学习,向上比较,而不是向下比较。”

    赵申收到信,愣愣的发呆。

    他的长史不知道他正在走神,正在回禀,“使君,交趾派了使臣过来,我们是不是要回绝?那群乱臣贼子,还有脸来找我们要良种?”

    第1342章 奋斗起来

    赵申瞬间回神,沉思片刻后摇头道:“不,将他们请进来,他们要求良种,准备一些送他们。”

    长史张大了嘴巴道:“使君之前不还说总有一日会领兵踏平交趾吗?”

    赵申上任三年,跟交州相邻的几个地方,上至郡县,下至村寨,时不时的发生械斗。

    大规模的有近千人,小规模的有二三十人,尤其是小规模的械斗,时不时的发生,赵申几次都压不住脾气,特意跑到边关带着人打回来才算。

    有一次直接就带着人打穿交州,让一群交州土民在后面追着跑。

    最后,一直独立,从不主动联系朝廷的交州刺史第一次派人去洛阳向赵含章告状,质问并且要求她严惩赵申。

    交州、广州这一块全属于吴越,但在吴越时,因为南方林邑国的扩张就渐渐失去对交州的控制,曹魏时也没能重新恢复控制。

    等到晋朝,司马家连江南都控制不住,更不要说更南方的广州和交州了。

    广州一直属于半自治,虽然朝廷派遣了刺史,可刺史来这里就是盯着广州,与广州的部族土民斗智斗勇的。

    交州更不必说,连刺史都是自立的,朝廷控制不了一点。

    现在的交州刺史是自家世袭的,也就赵含章登基的时候上了个表表示祝贺,表示他们认同赵取晋代之,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虽然皇帝陛下没有听信交州的谗言惩罚赵申,但赵申还是将此仇记在了交州头上,不止一次的声称总有一天要领兵踏平交州。

    长史是当地人,性格凶悍,赵申折腾了他许久才把人折服,此时他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赵申,深深觉得他背叛了他们曾经的誓言。

    说好的要一起打架呢?

    赵申瞥了他一眼道:“这是交趾一郡的使者,还是交州的使者?不管是哪方面吧,既然他们诚心诚意的求了,我们便大方的给他们。他们求的是良种,又不是铜铁,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一衣带水的兄妹,我们也不是记仇的人,”赵申哼哼道:“都是华夏人,都是华民,看在陛下的面子上,不必与他们计较,将使者请进来,我要好好的与他谈一谈。”

    可你脸上的表情可不是这样表示的,长史默默地看他的脸色,虽不知道他受了什么打击,说出这样深明大义的话来,但心里是放下了。

    刺史不是突然失智就行。

    长史下去了。

    交州是比广州更适合种植水稻的地方,两地气候相似,但交州土地更平坦,水资源也更丰沛一些,又更热,这让交州出产的稻米不仅产量更高一点,也更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