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历史小说 - 穿越农家种田忙在线阅读 - 第10节

第10节

    镇上收粮食的粮店,有两种,一种是官方的粮库,虽然朝廷免税三年,但是晋朝规定农民要将自己收成的两成卖到官方的粮库的,前几年打仗打的国库空虚的。这些粮食一方面是用作军事储备,一方面是为了赈灾突发情况储备。官方粮库给的价格是官方的价格,固定的是苞谷2文一斤,稻谷5文一斤。商人开的粮店,价格稍微高一点苞谷的话差不多,稻谷则是6文一斤。今年李家准备卖掉2石苞谷,20石稻谷。去官方的粮库卖了4两银子并410文钱。又去私人粮店卖了15石稻谷,总共得了13两并500文钱。合计将近18两银子,这在经历了前些年战乱,吃都吃不饱的李家人来说,真是一笔巨款了。

    王氏几人早上就出门了,直道晌午才回来,去了有两个多时辰,李明锦今天没有跟去。看到奶奶王氏他们带着喜悦的笑容进了家门,就猜到今天应该卖的不错。

    “奶,回来了啦。。。。”

    几个小孩子立马围上去,最关心的是奶奶带回来啥好吃的糖回来。

    “爹。。。”

    “爹。。。“

    李继旺等人进了家门,和自己老爹打了一声招呼之后,就关了门,将兜里的钱袋子掏出来将里面的银钱一股脑的全部倒在了桌子上。

    一家人围着桌子看着桌上白花花的几锭银子和一大堆铜钱。小孩子干脆拿起数了起来,想着能买好多吃的。大人们的心思可谓复杂的很,有了这些钱,可以做好多事情了。

    王氏看着众人喜悦又复杂的表情,知晓都是前些年穷的苦的,当下说道:

    “咱家总共卖了近18两银子,这还只是夏收呢。之前老二他们镇上带回的钱,家里零散做活挣的钱加一起,咱家总共有35两银子左右。”

    老爷子听了点点头对众人说了一句:

    “过两天就送娃子上学去吧。。。老大去打听一下镇上的学堂要带什么束脩。。”

    想到自己的孩子能上学堂,李继旺很高兴,连忙回到:

    “知道咧,爹,有空就去。。还要去买些笔墨什么的呢。”

    “对。。对。。对。。还得缝两个书袋,而弟妹,咱家上次留的拿个布放哪里了。。”相比较丈夫的高兴,小王氏则更多的是激动,自己虽然是个妇道人家,却也知道上学的好处。不说当官啥的,以后能让娃长点见识也是好的。

    “大嫂说的事,走,咱去找找。。。”说走就走,林氏高兴的拉着小王氏去厢屋里找布料去了。

    明珠看着自家奶奶已经很长时间了,从奶奶进门开始就一直挠心的想知道自己捡来的蝉蜕卖了几个钱。眼看奶奶将桌子上的钱都捡起来放进钱袋里边要去屋里了。终于忍不住的低头拉了拉自家奶奶的衣摆。

    王氏转过头看到自己大孙女低着头的可怜劲儿,忍不住笑了,从袖袋里边掏出了一个荷包,给了过去。

    看着眼前的荷包,李明珠抬起头,眨着一双无辜的大眼睛看了看自家奶奶,愣了一下,反应过来。立马眉开眼笑的接过打开倒出了几十枚铜钱。仔细的数了数有三十五文呢。眼睛不知不觉的笑眯起来了。王氏看着孙女的财迷样子,摇摇头。

    “奶奶。。好多钱啊。。。这是我挣的”拿着荷包高兴的晃了晃手,又递给奶奶。

    “哟,明珠好本事啊,都挣钱啦。。。呵呵”孙氏打趣道,几个男人站在一旁也被明珠逗趣的样子,引笑了。

    “自己拿着吧,不过不能乱花。呵呵”现下家里宽裕些,王氏也不会太克扣,孙女也是个懂事的。这钱就让她自个儿拿着了。

    “谢谢奶奶。。。”明珠高兴极了,拿着荷包左看右摸的,惹得家里几个小孩子羡慕的不行。

    李明锦看着家里众人乐呵开怀的样子,也无声的笑着摇摇头。

    ☆、第19章 入学堂

    八月二十,李继旺带着自家大儿子和二侄子,去了南山镇的学堂,学堂就叫南山书院,说起来是个书院,其实就是南山当地的一个举人老爷开的。晋朝举人是可以推荐做官的,不过这位章举人没有出仕。章举人,名叫章庆平,字于之。十年前中了举人之后,就没有去科考,留在了南山镇开了这家书院。聘请了周围的几个秀才,在书院里面授课。外人都道先生淡薄名利。南山书院虽规模不大,生源却是不错的。

    镇上也有单独授课的秀才老爷开的小私塾,不过名气都没有南山书院大,李继旺在南山镇,打听了一天,最后决定选南山出院。

    章举人在南山当地是颇有威望的人,李继旺边走边对儿子和侄子说着这位院长的事情,尤其是说道章院长满腹才华,淡薄名利的时候。脸上带着明显的敬重神色。

    明辉听着大伯的打听来的消息,心里也是肃然起敬,李明锦有点腹诽,淡薄名利什么的还真不好说,前些年一直战乱,国将不国的样子,只要是稍微心思灵活点的人,恐怕都能想到,功名在不确定谁能胜出的乱世,真是个鸡肋。因为什么东西带上前朝,只怕都是吃不了兜着走了。

    李继旺前段时间天已经打听好了,南山书院,每个学子一年的束脩是3两银子,包含一顿午餐,笔墨纸砚之类的自备。家里远的住宿的话,需要另外交一些食宿费。

    父子叔侄三人来到南山书院的门口,看门的门房大爷走了出来,看到李继旺手里拎的一条猪rou,一坛子酒,心下了然是来带着拜师礼来学院拜师求学的。

    “老人家好啊,我是送娃来书院读书的,不知要先找谁”李继旺笑着对看门大爷寒暄到。

    “鄙人姓周,叫我周叔吧,老头子是给书院看门的。”周叔笑着回到,看了看两个小娃子,长的都挺周正的,尤其是稍小点的长的像年画里边儿的娃娃一样精致,穿的也很整齐。瞧着大人的打扮应该是乡下人,不过两孩子看着还挺让人欢喜的。李明锦要是知道这位大爷的心里话,不定得腹诽,古代人也是颜控啊。

    李明锦和李明辉,相互看了一眼,朝着大爷喊了一声:“周爷爷好。。”

    “好。。好。。”大爷显然很高兴。

    “跟我来吧。。。”说着客气的引着三人进了书院。走的路上,像李继旺介绍起了书院里的一些事情。原来书院里边儿有五位秀才老师,院长基本上是不教授课业了,只是偶尔来讲一两次课,真正的授课老师都是几位秀才老爷。

    “不知道哪位秀才老爷教课教的好呢。”听到老爹的问话,李明锦满头黑线,看来自古以来,为孩子找个好老师好学校都是家长的头等大事啊。大概就是那种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思。

    “老头子也说不上谁好,只是苏秀才看着人和气,和学子交流的多。”李继旺明白大爷的潜台词,教学水平怎么样的,关键还是要看是不是负责任,如果老师水平再高,教完就走了,除非学生天赋极高,否则能学到多少,只有老师愿意花时间去和你交流探讨,你才有机会学的更深刻。

    “谢谢周叔,麻烦周叔带我们去找苏老师吧。。。”

    “好咧,苏老师的名额还没满,应该可以的。”

    四人走了几个回廊,来到了苏秀才的屋子,秀才娘子严氏正在摘着菜,书院里都给每位老师分配了有三间房子的单独小院子。好让老师们能接家人一起过来生活,不用奔波,也能安下心来好好教学。

    严氏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脸色却是红润。看到周大爷领着一个男人两个孩子进来,点点头,进屋喊了一下丈夫,就避开了。

    “周叔吗?进来吧。。。”屋子里传来了苏秀才的声音,李明锦跟在父亲的身后,由着周大爷领着进了屋。

    “苏老师,这汉子带着家里两个孩子来拜师咧。。。”周大爷指了指李继旺,恭敬的对苏秀才说道。

    李继旺闻声,拉着李明锦和李明辉上前,向苏秀才躬了躬身子,恭敬的说道:

    “苏老师。。。”

    “苏老师好”

    三人给苏秀才问了声好,李继旺腼腆的向苏秀才说道:

    “苏老师,这是我家大儿子和二侄子。今天送来书院。。。想来拜您为师咧。。。”

    拉了拉两孩子,让跪下拜师,李明锦和李明辉得了暗示,连忙跪下齐声喊道:

    “老师,请收下学生。。。”

    “起来吧,要我收下也可以,不过确实要考一考你们,如果答案令我满意,我就收下你们两个,怎么样?”拉起跪在地方的两个小家伙,苏秀才提了一个条件。

    李明锦二人站了起来,听了苏秀才的话,明辉立马答道:

    “先生说话算话!”自行满满的样子。

    “自然算话!呵呵”

    苏秀才面向温润,身材消瘦,典型的古代读书人的形象。李明锦没有堂弟无知者无畏的自信,毕竟自己真没学过古代的四书五经之类的。要是考这些,李明锦觉得真的只能歇菜了。

    “听好了,我出题了啊。有一四方地,横深四丈,纵深三丈,至对角几丈?”

    咦,尽然是勾股定理?没等李明锦说出答案。

    “先生,是五丈。。。”明辉清脆的吐口而出答案。

    苏秀才被惊讶到了,这可是自己研究了很久才发现的答案。竟然被个小娃子随口就算出来了!

    激动的拉过明辉问道:

    “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家里边摆铜钱摆过。。。”明辉眨着无辜的桃花眼看向苏秀才,本来就是啊。

    弟弟,你造吗?你就是那只瞎猫。李明锦看着弟弟无辜的样子,再看看苏秀才激动过后无语的愣住的表情,默默的转过头满头黑线。

    “先生,我回答的对吗?”明辉又补了一刀。

    “对极了。。。”

    “那先生可以收我了吗?”

    “呵呵,可以。。。”吐了两口气,苏秀才掩饰了刚才的失态,又恢复那副温润的神态。看向李明锦问道:

    “为何来读书?要知道你这个年纪已经过了最好的启蒙时间了。”

    李明锦也没多加思考,直接说出了心里的想法

    “回先生的话,也没想别的,就是想多读些书,长些见识。明白更多的道理。晋朝很大,我想出去看看。如果能有机会让家里过的好一点就更好了。”

    看着小孩子充满憧憬的双眼,苏秀才感同身受,苏秀才也是出在农家,当年家里也是很穷困,可是自己不甘心一辈子窝在乡下,就一边做活一边读书,也明白一个农家要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有多么的不易,真是十年寒窗苦读。

    “说的好!多少人读书是为了功名利禄。。。只望他日,汝能不忘初心。你们。。。我收下了”

    李继旺见苏秀才愿意收下自己的两个娃,连忙拉过两个发愣的孩子,给苏秀才磕头敬礼。

    收下拜师礼,喝过敬师茶,李明锦和李明辉算是正式拜在了苏秀才门下了。苏秀才告诉两个新收的学生,先回去准备需要的书和笔墨纸砚。明天过来上课,如果家远的话,就住在学院里边。

    谢过苏秀才之后,李继旺带着李明锦和李明辉去了南山镇上的卖笔墨纸砚的书店。

    李明锦看着书店里面一排排摊开的线装的书整齐的排放在书柜上,一些来买书的人小心翼翼拿着瞧的样子。有点感慨,古代的纸贵,书是一件奢侈品。

    拿起一本三字经,李明锦向站在旁边的伙计问道:

    “这本书多少钱?”

    “回客官,2两银子。”伙计客气的报价。

    实在是太贵了,2两银子在省一点的农家,可以用一年了。终于明白为什么古代人这么崇尚读书人,实在是读书是一件太难的事儿。

    “那这些纸呢?”李继旺指了旁边的一叠乳白的软纸问道。

    “回客官,这些软纸,质量好,用来作画什么的非常便宜,1两银子一刀。”

    小伙计也是会看颜色的人,知道客人估计在嘀咕价格,但是纸自古以来都贵,自己也没办法,想到不会生意黄了吧,又向三人介绍起旁边的硬纸,

    “客官看看这种硬纸,不少学子都买这个纸,耐用,价格也实惠。600文一刀。”

    李继旺看向儿子,征求儿子的意见。李明锦看了一眼硬纸,问道:

    “小师傅,我和弟弟才去入学,有没有再便宜点儿的纸,我们用来练字的。”

    小伙计看了一眼李明锦,心下了然,从书柜后面抱了一叠纸,纸色泛黄不均。应该是时间挺久的受潮了。

    “这些纸,看看吧,成色不好,不过练字还是可以的,300文一刀。”

    没想到还真能买到更便宜的纸,李明锦有些惊喜的决定就买这种。

    “就这种的的吧,看着有三四刀,都给我吧,再来2刀硬纸。帮我裁好啊。”

    “好咧,客官,尽管放心。。。”

    小伙计没想到几人买的还不少,立马眉开眼笑手脚麻溜的开始裁纸。

    李明锦和李明辉又选了两个普通的砚台,买了四只一般品质的狼嚎,又买了一本三字经,总共花了近五两银子,真是一笔大开销。

    三人买好了东西之后,也没耽搁,就匆匆的赶回家去了,想必家里人等消息快等的着急了。

    ☆、第20章

    两个孙子都进了书院对李家来说,是这个夏季最令人兴奋的事情了,河西村里边的村民听说李家送两个娃子去上学,各自抱有不同的看法,有唏嘘的,有羡慕的,大部分人还是觉得不干自己的事情,确也佩服李家人的开明。也有少部分人是抱着嫉妒加看好戏的心态,总觉得乡下娃子去上学浪费银钱,还不如在家里干活儿,心底又嫉妒自家不如人家。

    对于能去镇上上学,小孩子们就单纯的是羡慕了,特别是李明锦穿来之前,和原身玩的好的几个孩子,看到从前的玩伴,已经和自己越来越远了,多少心里是有落差的。

    自晌午儿子李继旺回家来,说了书院收下了两个孙子的事情之后,老爷子连说了三个“好”字,王氏等人则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李明锦看着大人们走路都带风的模样,摇头失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