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节
书迷正在阅读:我的博物志先生、不知深浅、仙园小妻主、当重生遇上穿越、功德簿、回归的女神(娱乐圈)、画扇、饕餮的酒肆日常、[网游]专挖大神墙角、百年家书
无人机在大船上空盘旋着。甲板上越来越多的人抬起头来,冲着镜头招手。 没有颠沛流离的失落或家破人亡的痛苦,阳光之下,那一张张脸上,全都是充满了希望、顽强乐观的表情。 仿佛被他们所感染,苏合等人的心情也跟着愉悦起来。 “欸你看那个女人,个子很高的那个,会不会就是搜救队的秦甄啊?” “这么年轻?” “你看她身边不是还有个小女孩吗?” “哈哈,明明是三口之家!” “……” “快看,两艘船交会了!” 林幼清的一声提醒之下,只见海臣的帆船已经靠到了大船侧面。又过了几分钟,有几个人沿大船船舷处的绳梯下到了帆船上。海臣和吕如蓝与他们一一拥抱寒暄。打过招呼之后,他们开始往大船上起吊补给的物资。 前前后后不过一刻钟的时间,帆船开始驶离,而大船也缓缓重新启航,载着两百多名幸存者,朝着南方——他们新的家园缓缓前进。 无人机跟着帆船一起返航。刚回到码头,吕如蓝就迫不及待地跳下船,急着要与大家分享刚才的所见所闻。 “我的天哪,那艘大船上好多好多好多的人……他们在甲板上低头冲着我们问候说话,那声音比海浪声还要响亮!” “没错!”站在船尾的海臣也大声描述着自己的感受:“我简直以为自己快要聋了!” “我现在感觉头有点晕。”段鲸揉着太阳xue,“没把小星带来倒是挺正确的。” “我也晕。”林幼清靠着他的肩膀。 苏合还没开口,杜云飞就已经主动摸了摸他的额头。 “没关系。只是我们都离开社会太久了。回去吧,听听自然的声音,再过一会儿就好了。” 第100章 永远的桃花源 事实证明杜云飞的判断非常正确。 经过一晚上的调整,大家的情绪与生活又逐渐归于平静。 蜃楼的船只正在朝炎热的热带前进,而佛光岛上最重要的事,则是如何过平安度过接下来的寒冬。 晾晒了几天的超级大棉花被一朵一朵地收集起来。六大一小七个人全体动员,剥除并收集棉桃内部的种子,然后将硕大的棉桃一点点撕扯开,手工延展成一缕一缕的棉絮。 听起来似乎没什么难点,但真正执行起来却没有想象得那么简单。 扯了半个小时,满头大汗的众人这才明白为什么过去会有“弹棉花”这种古老工种。他们忙活了整整两天一夜,总算将所有的棉花都扯成了还算均匀的棉缕,苏合的胳膊酸得抬不起来,杜云飞帮着推拿了几天才慢慢恢复。 棉花算是扯好了,可究竟该怎么用?缝制被褥当然是第一个的选项。 大家是在四月初来到佛光岛上的。当时气候温暖,搜集的物资和工地工棚里都没有那种厚重的大棉被——而这恰恰是过冬的必需品。 然后就是身上穿的。大家的御寒衣裤严重不足,趁着这波棉花大丰收,也必须缝制几件军大衣之类的防寒装备。 做完这两样必需品之后,如果棉花还有多余,可以再看看需不需要添置一些能让生活变得更舒适的物品,比如枕头和靠垫。 光说不行,说干就得干。 于是段鲸接到了这半年以来最艰巨的一项工作——制造一批大号缝衣针。 焊枪和选做针坯的细金属丝都是现成的,而难度在于,如何戴着厚手套在烧红的针尾戳出大小正好的针眼。 这可真是一项容不得半点手抖的精细活儿,他与林幼清两个人研究了整整一个上午,勉强交出了四根还算像样的成品。 与此同时,其他人也没有闲着。 别墅里现成的棉线储备不多,于是就由段星泽供应棉絮,苏合与吕如蓝两个人慢慢转动墨鱼骨做的纺锤,将棉絮一点点搓成细线。 剩下的海臣和杜云飞两人则负责称棉花。梳理好的棉絮被分出了大小不同的几堆。比较重的做被子,轻的做床垫。 到了下午两点,准备工作全部就绪,客厅里的桌子也被暂时请了出去。地板上铺了一层防水布,六个大人两人一组,面对面跪在地上,中间是属于他们的那摊尚未成型的棉被。 大家都没有制作棉被的经验,只能凭借想象,商量着行事。 这一次,别墅地下室里库存的大量桌布全都派上了用场。它们被平铺在地上,拼凑出大约一条被子的尺寸。然后,大约十斤重的棉絮一层层地压到了桌布上。 等到所有的棉絮全被均匀铺好、压平,又一层桌布覆盖了上来。上下两层桌布的边缘被缝合在了一起,四个角的棉花也被紧紧拴住。 紧接着,两个人又互相协作,用大针穿着棉花线,在桌布上缝出纵横交错的粗大针脚。 如此一来,整条成形的大棉被就分割成了纵横十二块方格,棉絮也与桌布固定在了一起,避免了跑棉的可能性。 有快有慢,三条手工制造的棉花被好歹是陆续完成了。 到了互相鉴赏成品的时候,吕如蓝与海臣组的棉被被缝成夸张的梯形;段鲸与幼清的被子是为段星泽缝的,形状倒是不错,可惜厚薄不均;苏合与杜云飞的成品居然是最完美的,尤其是那针脚,一看就知道是出自杜云飞之手。 大家针对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一番品评,立刻又投入了下一轮的紧张制造。 忙碌一下午加一晚上的结果,是五条棉被和四条褥子陆续出炉。由于天气还没有冷到那种地步,所以缝好的成品被暂时被收藏了起来。 有了缝制棉被的经验,第二天他们就开始挑战更高的难度——做棉衣。 裁缝这件事,按理来说应该是一件与美有关、近乎于艺术创作的工作。但是在别墅六人组的眼里,它却更像是某种新奇特产品的研发。 经过众人的研究讨论,一致认为他们即将制造的棉衣应该分为里外两层。外层就是现成的雨衣,防风防雨,还能避免热量散失。而最关键的技术核心,则是内胆究竟应该怎么缝。 与平面的棉花被不同,现代的衣服需要立体剪裁。这可不是光看看就能弄明白的事。好在这点问题还难不倒这帮爱耍小聪明的人。 解决的办法很快就想出来了——他们把雨衣翻过来,在表面盖上两层轻薄致密的雪纺纱布(布料依旧来自于海臣当年拿回来的那批女装)然后根据衣物的尺寸将纱布剪下,中间夹入棉絮,缝好。然后将这些“棉片”用双面胶粘贴到雨衣的内侧。 “感觉不错。” 苏合穿着一件成品棉衣在原地晃了一圈,还来不及再多说几句自夸的话,背上的一块“棉片”就啪地掉了下来。 “呃……也许我们还需要做点小改进。” 如他所说,这之后又经过几次小的“工艺改良”,这种简易棉衣的品质最终稳定了下来。由于最严寒的季节尚未到来,他们放慢了生产这种“新式装备”的速度,带着找乐子的心态“研发”起了其他有趣的玩意儿。 林幼清和段鲸在地下室里建了一个小小的木工工作室。这些天叮叮当当地搭出了一个长椅形状的木头架子。苏合在田里种了一株变异棕树,他和杜云飞将割下来的棕丝捆扎起来,填塞进木椅的靠背与座箱里,再在表面绷上一层桌布。 柔韧且富有弹性的棕丝立刻勾勒出了一张简易沙发的雏形。再放上几个吕如蓝他们用棉花缝的靠垫。从此往后,他们再也不用坐在冰冷的地上看电影了。 —————————— 十月二十五日,无线电里传来了蜃楼大船平安抵达南海的好消息。这之后没过几天,佛光岛就迎来了初冬的第一场大降温。 几乎只在一夜之间,太阳的光线不再耀眼,冬季标志性的雾霾弥漫在林间。鸟雀不鸣,叶落无声,甚至就连远处的海涛都好像被冻住了。 在杜云飞的叮嘱下,大家、尤其是苏合全都换上了更为保暖的衣物,即便在室内也必须穿着袜子或棉质拖鞋。寝具加厚了,窗户也全都挂上用桌布做的窗帘。 为了进一步隔绝冷空气,保证室内热量不散失,大家还在大门、客厅以及餐厅各处加装了塑料门帘。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从他们可以足不出户,猫完一整个冬天。事实上,他们还有很多事要做。 冷空气南下导致风力加大,日光明显不足。为保护风力机组、避免飞车事故,这几天园区内恐怕又要限电,而段鲸与林幼清也必须密切关注电站的情况。 降温期间,海面上会刮起大风,水温也不再适合潜水作业。海臣与吕如蓝会逐步开始对几条船只进行一年一度的大保养。等下雪后就将它们一起藏进海神洞中。 至于苏合与杜云飞,他们要做的事情就更多了。 温室大棚里的蔬菜已经采收完毕,现在需要翻整土壤、并且播种少量适应冬季气候的蔬菜。除此之外,虽然气温不会低得离谱,但是园区里的部分珍稀树木也需要保温。 当然也不能忘记热带雨林温室,冬季很多植物都需要休整打理。苏合还计划趁着漫长的冬季,对园区里的各种植物进行一次摸底统计。 “温室里这么暖和,我们为什么不把家搬到那里头去?”一次吃饭的时候,吕如蓝这样问道。 “不许在温室里做饭。”苏合一言以蔽之,“还有,就算冬天那里也有虫子,你自己看着办。” “最好不要这样做。”杜云飞则给予了正经的解释,“长期生活在过于湿热的环境中,对身体尤其是四肢关节没有好处。” 尽管搬去居住的提议被否决了,但是入冬之后的生活品质,依旧有赖于温室的无私馈赠。 时间进入十一月,一部分四季常青的热带植物依旧在挂果。晚熟的番荔枝全都酥软了,口感绵软的蛋黄果也逐步进入了采收季节。这些水果与户外的冬枣、苹果和柑橘类水果一起,成为了单调冬日里的最后一抹亮色。 当然,随着气温进一步走低,就连温室里也慢慢地变得安静了。 十一月中旬,忙完了手头上最重要的工作,大家终于再次将目光转向了陆地。 经过夏季的几场台风与变异植物的共同摧残,城区里的高楼大厦基本上全都成为了危房。各种物资毁坏严重,已经没有必要再冒险派出无人机去扫货。 “也许从今往后,我们再也不用和这些家伙打交道了。” 看着无人机画面里张牙舞爪的丧尸和奠柏,苏合叹了一口气:“还真奇怪唷,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居然感觉还挺惆怅的。” “反正桥都塌了,它也不能把咱们怎么了,”海臣提议:“不如咱们给它留点纪念呗?” 装满了冰冷海水的大水袋,从高空被投放下去,炸出一朵朵巨大的水花。看着那些血红的叶片颤抖着、蜷缩着,可是大家却没有过去那种强烈的兴奋感觉。 林幼清有点感叹:“你们能想象吗?它居然也曾经是个人。有智慧,那会不会也残留着人类的意识?” 苏合拍了拍他的肩膀:“我猜应该是没有了。唉你别多想了,怎么跟老段越来越像,老爱自寻烦恼。” 用海水打击奠柏只能算是一个小型娱乐项目,并不会产生什么根本性的效果。将消灭丧尸、拯救世界的重责留给未来的正规军,眼下他们还有更切合实际的事情要做——那就是观察“动物世界”。 不需要刻意的清点就能够发现:在这半年时间里,游荡在城市里的动物数量正在成倍扩大着。 宠物方面,狗倒不多,猫却随处可见。令人意外的是,兔子的数量也不少。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各样从郊区农场里成功逃脱出来的家畜。 鸡鸭在路面积水形成的小池塘边觅食,猪虽然没有圈养的那么肥硕,却也不必担心会被宰杀。还有牛,黄牛、水牛,以及刚刚被生下的小牛犊,跟着奶牛母亲悠闲地在街头踱步。 丧尸们显然对于这些动物不感兴趣,而蓬勃的城市丛林又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这场末世最大的受益者,或许非这些食草和杂食类动物莫属了。 在接近海边的一大片荒草地上,无人机又一次捕捉到了先前那群绵羊的踪迹。 差不多一个多月没有见面,羊群居然增加了不少新成员。软萌的小羊羔跟在母羊身后悠闲地吃着草。这温馨的一幕,让监控器这头的大家纷纷留下了感动的口水。 前段时间收获的一批胡萝卜英勇上阵了。无人机用钓鱼线拴着它们,开始了一次奇幻的“钓羊”之旅。 事实证明这比勾引丧尸要复杂许多。速度太快,羊群跟不上来;速度太慢,胡萝卜屡屡壮烈牺牲。如此尝试了十多次,他们最终成功捕捉到了三头健壮的成年公羊,满载而归。 没有额外的草料储备和畜牧经验,也没有人愿意节外生枝,抓回来的三头羊很快就被宰杀。羊rou被处理干净放进冷库里冷藏,一头羊出rou35到45斤,三头羊rou总重在130斤上下,再加上之前储备的海鲜和剩余的rou类,已经足够大家整个冬季的热量补给。 当然,羊皮也没有被放过,长毛皮袄虽然略有陕北老农的风情,但在防寒方面一点都不含糊。 十一月十五日下午,朱一心发来了寒潮降温的警报。 这天晚上,气温降到了零摄氏度以下。道路边的草丛盖满了寒霜。窗外的西北风一阵紧过一阵,吹得窗户哐哐直响。 第二天早上七点多,天色依旧漆黑,屋外却忽然变得安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