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历史小说 - 贵妃归来在线阅读 - 第259页

第259页

    须臾,他碎碎地说起话来,多是一些近日的烦心事。

    越荷陪伴他日久,这样的情况也遇到几回,知道并不需要自己回答。遂不以为意,慢慢地调整身体,伏在了他的怀里。相贴的皮rou,这般温度总让人沉迷几分。

    只是如今再也不会了。忽然间,头顶传来一句叹息般的:“阿越……”

    “圣上唤臣妾何事?”她温顺地并不关心地答。

    皇帝望了她的脸一眼,却又将越荷按回怀里,只是抚摸头发:“你,想家么?”

    越荷恍然。想家么?自然想。想到骨头缝都疼起来的时候,分明父母兄弟就在眼前,却无法冲上去相认,甚至说一句话都要靠侥幸。但她知道皇帝所问的并不是李家。

    皇帝问的,是在江南的那个越家。

    遂斟酌言辞,淡淡回道:“臣妾并不想念越家,关心爱护臣妾之人已尽去了,剩下的不过是仗着亲人名分肆意践踏、为己谋利之辈。臣妾倒是有些想念,江南的风光。”

    可她没有去过。随江承光征战时也路过几回,总是不及观赏。而重生于越荷之躯,上京的那段时日,本是她最好的机会。踏遍江南风景,也彻底摆脱这一切……

    可惜,她给弄丢了。

    思及此处,越荷不禁有些黯然。又告诫自己:多想无益。

    而皇帝已自顾自地说了下去:

    “说到江南……噢,朕记得,你入京参选是在景宣七年。当年朕也发了恩旨,允准前陈相关的人等,凭科举本领入仕。听闻当年便有几个考中童生的。”

    他微微笑道:“算来,今年秋闱,当年考中童生、后又过了院试成为秀才的,这届便该应试了。”

    “不知他们当中,有几个人能考上举人。”

    第139章 皇子之死   都道此间无好客,何须添笔诉……

    江承光忽然提起秋闱, 越荷便有所预料。

    听了“举人”之言,心中愈发明悟。

    她微笑道:“圣上如此说,想来是有了关注的对象。”

    江承光果然赞许, 轻轻揉了下她的耳垂:“阿越聪颖。”

    举人与秀才, 可说是隔着一道分水岭。

    秀才虽能享受禄米,也有一定的尊荣,但终究算不得踏入官场。唯有成为举人, 才是正式拥有了被举荐做官的权力——而大部分人,也将止于此步。

    那些更有志气的、或是家境撑得起的, 会在举人之后参加会试,争取成为进士,这样便可以直接授官了。举人虽有做官资格,只能补进士的缺儿,未必轮得到。

    但不论怎么说,从秀才到举人, 总是跨过了一大步。

    江承光待前陈之人, 素来有一番优抚之意。选拔女眷入宫, 又给男丁科考资格, 便是其一。当年开的恩科里, 也的确给前陈之人多留了几个名额。

    但这样的优待止步于府试, 童生之后,能考到多少, 只能凭自己的本事。

    江南的前陈遗民虽有不少, 但被本朝冷待多年, 不得参与科举。江承光旨意发得突然,临时准备的自然比不过旁人十年寒窗。当年考上的童生双只手都数得过来。

    更遑论再往后面,便没有优待了。那些系着前陈|希望的学子们, 不得不以自己之力攀登。

    算起来,如有天资出众之辈,自那年考中童生后,几年内每试必中。那么到了今年秋天,便该有了应考举人的资格了——换句话说,便是前陈人可以走入官场了。

    越荷也知道科举困难,想到皇帝话里的意思,不由讶异非常。

    这才是前陈人参与科举的第一届啊!便是真有好的苗子,也很难竞争过那些为了科举多年苦读的。更何况到如今,要过五关斩六将,要面对江南士人的偏见,还需有一丝运道……

    倘若真有人能在这一届参考举人,那便是当之无愧的天骄了!

    果然,皇帝已笑道:“这一届的江南士人里,有个叫张涯的分外出众。自考中童生以来,每试必然名列前茅。更难得的是为人谦逊,甚少交游,只闭门读书。”

    越荷知道,区区秀才,便是再优秀,也难以惊动圣听。除非……

    “你可知这位英才如今年岁几何?竟然只有十五岁。”江承光说着,愈发流露出欣赏之意,“听说是耕读为生,还奉养着祖父母。”

    “这般年轻么?”越荷脱口而出。

    “是啊。”江承光又笑,摸摸她的头发,“这样文采的学子,想来在当地是有些名声的。阿越你从前在江南,可曾听过张涯之名么?他是前陈定远伯的表侄。”

    越荷入宫这些年,因身份之故,对前陈那边弯弯绕绕的关系,大略也知道一些。但详细到哪家的学子读书好,便是一抹黑了。

    遂避而不谈,只道:“圣上又诨忘了,臣妾入宫的那一年,前陈的学子们才被允许参考。此前男丁们俱以为科举无望,从不以此炫耀攀比,臣妾哪里会听说张涯之名?”

    况且,景宣七年的时候,张涯估计还是个十二岁的小童呢。

    “是朕疏忽。”江承光语气未改,“张涯这一支和定远伯主脉素来也不亲近,他是在这两年科举出了头、有了名气后,才受重视的。难怪你不知道。”

    越荷只是问道:“圣上如此高兴,恐怕不止是觅得少年英才。”

    “当然!”江承光见她接话,好不开怀,“朕开恩科,特赦前陈士人参与科考,用意便是给他们一条出头之路,免得他们前程无望、怨怼作乱。如今才第一回 秋闱,便有了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