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节
书迷正在阅读:[综漫]在下千手、红颜风华录、[综漫]游戏才不会变成现实、[综漫]琴酒和红方称兄道弟、朕有特殊和谐技巧、香浓入骨、铁骨英姿之小妻要逆袭、(穿越、重生)软男嫩女H、娇养成欢:巩爷的隐婚夫人、我有一个恐怖直播间
论起朝堂经验,同上官奏对,还是嫩了些。 “老夫三人请你前来,实为此篇策论。” 杨瓒抬起头,见刘健自身后架上取下一只木盒,盒中尽是今科进士的文章。其中一篇,即是杨瓒交给谢丕,又经谢丕送至谢阁老手中的农商策论。 “此文甚好。虽有冒进不足之处,却不乏可行之议。”刘健道,“尤以南北粮秣运输最善。” 杨瓒想过多种可能,始终没有想到这种。 李阁老亲往“抓”人,不问金尺,不问牙牌,也不问他在乾清宫中的“无状”,更不问今日天子不上早朝,改上午朝的因由,只问这篇农商策论? 说不通,无论如何都说不通。 抿了抿嘴唇,脑子里缠成线团,额际一阵阵抽痛。 无论想得通还是想不通,无论三位阁老真实意图为何,最好的应对办法,唯有问什么答什么。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至万无一失,至少不会犯下大错。 深吸一口气,杨瓒起身,恭敬道:“南北粮秣运输,下官确有几分浅见。然钝口拙腮,有言不逮意之处,还请阁老见谅。” “无碍。”刘健道,“关系国家经济,当直言勿讳。” “如此,下官斗胆。” 策论写在入值翰林院之后,弘治帝大行之前,距今已两月有余。大致的内容,杨瓒都还记得。关乎漕运的观点,今日看来,实在有许多不足之处。 在翰林院抄录之余,杨瓒曾翻阅过早年文卷。读到漕运相关,更借户部观政之机,向户部郎中请教。得悉内情之后,心中生出诸多情绪,委实难以言喻。 国朝开立以来,官场自有一套规则,上治下法,延续百年。别说他当时只是翰林院七品编修,换到今日的从五品,也轻易触碰不得。 本以为,短时间内不会再论究此事。未料到,内阁三位相公竟向他问策。 真意也好,另有玄机也罢。 总之,机会当前,不抓住就不是杨瓒! 杨瓒知道,今日说出这番话,势必会得罪不少人。然有朱厚照令谕之事当前,多得罪些人,实在算不得什么。 得罪多了,也就习惯了。 按照弘治帝驾崩前布下的棋局,杨瓒想要继续在庙堂生存,能走的路只有一条:孤臣,直臣! 思及此,杨瓒心下更定。暗暗握拳,整顿思绪,梳理出条理,开口道:“不敢瞒三位阁老,下官常于翰林院翻阅卷宗,又至户部观政数日,于漕运之事渐有了解,知粮秣草豆,兵甲马匹,往来运输多借水路。” “下官斗胆,以济宁州为例。” 话至此,杨瓒稍停,见刘健三人都听得认真,方继续道:“济宁州为要害之地,设南北二闸。置闸官吏目专管水闸开闭之事。” “闸官品级不入流,位卑职轻。往来官豪行于水上,擅自开闭水闸,比比皆是。更有甚者,船停要道,几日不行,对闸官呼来喝去,犹如皂吏一般。” “其肆无忌惮,有己无人,何等可恶!” 以上绝非杨瓒揣测胡言,王忠拔升户科给事中,不久前既有上言,直言济宁州豪商无视闸官,私自开闸,阻滞舟运,拖延边军粮饷,其后更打伤吏目,请朝廷严办。 士农工商。 闸官再不入流,也是朝廷选派,手握官印,代表朝廷的脸面。 一介商人擅自开闭水闸,运舟行船,阻碍边军粮秣,已是有罪。呼喝闸官,打伤吏目,更见嚣张。 杨瓒可以肯定,这个济宁豪商必有“官方”背景。不是有族人在朝廷做官,就是金银通天,在府州根基牢固,得地方庇护。 杨瓒举出济宁之例,三位阁老都陷入沉默。 刘阁老眉间的川字纹更深;李阁老手端茶盏,迟迟不饮;谢阁老则是眼神微凝,颇有些动容。 “水运闸官倒在其次。”杨瓒顿了顿,话锋突转,“各府州县欺上瞒下,私设关卡,盘剥行商庶民,实比官豪霸占河道更为严重。” 闸官位低,官豪霸占水路,只要朝廷肯下决心,几道敕令便能解决。而官府借繁多明目设立关卡,征收杂税,盘剥百姓,却是遍及全国各地,积弊已久,难以解决。 “下官查阅往年卷宗,独一县之地便有诸多条目,其盘剥之厉,遗害之深,实是触目惊心。” 杨瓒声音渐沉,说到最后,想起殿试时的侃侃而谈,不觉羞惭。 当日大言商道,十句中有七八句脱离实际。 商能富国不假,然重农抑商的国策早已制定。重重矛盾深埋,牵一发而动全身。想凭一己之力撼动全局,无异于痴人说梦。 在大明的时日越久,杨瓒对此的感触越深。 想做一番事业,就要面对多方阻力。积累不足,贸然触动某方势力,巨浪拍下,只能是粉身碎骨,薪尽火灭。 文渊阁中,杨瓒抛却顾忌,出言有章,侃侃而谈。 期间,刘健三人都是凝眉深思,没有轻易打断。 到了后来,杨瓒将整篇策论的观点详叙一遍,有更正亦有加深。涉及豪强权贵,更是直言不讳,压根没有丝毫避忌。 三位阁老见识过大风大浪,也因杨瓒的话眉头微跳。 这位不及弱冠的杨探花,确是干国之器,足令人刮目相看。 自殿试之后,杨瓒难得如此痛快。 待他说完,三位阁老并未多做点评,只点了点头,唤书吏将他送出文渊阁。 头脑冷静下来,杨瓒难免有些后怕。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话出口再不容收回。观三位阁老的态度,算得上有几分满意……吧? 怀着不安之情走进内阁,一番侃谈,又揣着满腹心事离开。 杨瓒走在街头,扫过路边高挂的幌子,耳边流过熙攘人声,仍有不确定之感。 殊不知,在他离开后,刘健三人对坐半晌,忽然同时抚须而笑。 “年纪尚轻,到底有些莽撞。” “马负图言此子古板,有‘夫子’之象,我观却是不然。” “哦?” “貌似规行矩步,不露锋芒,实则胸有乾坤,有将相之器,王佐之才。” “宾之此言是否有些过了?” “不过。” 李东阳摇头,笑道:“先时,我等均不解先帝为何赐下金尺,如今我已是明了。不知希贤兄同于乔可解深意?” 刘健和谢迁先是微愣,其后双双恍然。 先帝深谋远虑,金尺当赐此人! 三位阁老只问策论,于杨瓒怒抽刘瑾,劝说少帝之事半句不提。貌似什么都不晓得,实际已是了然在胸,半点不落。 接下来几日,朱厚照记挂京卫演武,老老实实上朝,半点没犯熊。 宣府大同军情稍有缓解,增援的京军已抵大同,仗地势和火器之利,击退鞑靼数次进攻,将鞑靼主力逼回牛心山一带。 杨瓒至翰林院点卯,每次遇到谢丕和顾晣臣,都能听到类似的抱怨:太子殿下忽然对兵书兴致浓厚,经史子集全都丢到一旁,捧着《孙子》和《六韬》问个没完没了。 “不瞒贤弟,为兄实是被陛下问得拙言,日日回家苦读兵书,实在是……” 谢丕苦不堪言,顾晣臣亦然。 以诗词文章扬名的状元榜眼,捧着兵书苦读不辍,画面委实太美,常人难以想象。 如果谢迁看到,会不会以为自己的儿子要弃笔从戎,正如当年被王守仁气得肝疼的王状元? 作为“始作俑者”,杨瓒默默退后两步,下定决心,今后到翰林院点卯,见到谢状元和顾榜眼一定绕道走。 必要时,值房都可以换一换。 又五日,天子除服。京城的酒楼茶肆重新热闹起来。 吏部批条终于下来,许杨瓒回家省亲。 杨土高兴得蹦高,杨瓒只能苦笑,身负皇命,不查清丹药之事,一天都不能离开京城。 “四郎,真不能走?” “不能走。” 杨瓒狠心摇头,杨土垂下头,再无心蹦高。 诏狱中,顾卿正翻看校尉呈上的口供。 宫中的道士僧人俱被押入诏狱,连日审讯,多数熬不住,胆子被吓破,几乎是问什么答什么。 供词足有百页之多,牵涉在京道士十一人,番僧十九人。西番灌顶大国师、宪宗信任的真人一并牵连在内。 更甚者,有僧道供出,太医院内藏鬼蜮,诊治先皇病情,方子虽然对症,用的药却有问题。 此事非同小可,非但顾卿不能决定,连锦衣卫指挥使牟斌都无法轻下论断。 “来人。” 放下供词,顾卿唤来一名校尉,令其迅速往杨瓒府上,将人请来诏狱。 “杨侍读问起,便言事情已有眉目,请来相商。” “是。” 校尉领命离开,不到片刻,另有一名百户匆匆请见。 “千户,数名番僧道人纠集狱外,意图不明!” 番僧道人纠集? 顾卿沉吟片刻,当即按刀起身,道:“随本官来。” 他倒要看看,这些僧道聚集诏狱,意图为何! 诏狱门前,数十名僧道盘膝而坐,或执拂尘,或敲钵盂,念诵经文声不绝。 百姓不敢靠近,多围拢在四周。 随人群数量增多,有虔诚信徒认出僧人中有西番大国师,道人中有宪宗皇帝亲敕封号的陈真人,当即跪地伏面,口中念念有词。 京城之中,诏狱之前,从未出现过此等场面。 僧道不动不怒,只是安坐在地,一味念经,纵然是锦衣卫也轻易奈何不得。 丹药之事尚在暗查,僧道勾结藩王,只有口供,尚无实据。 诏狱前的僧道,虽有居心叵测之徒,亦有德高望重之辈。无凭无据,锦衣卫也不能当场抓人。否则,六科和都察院的上言能淹没乾清宫。 见顾卿现身,番僧中一人眉眼稍抬,暗黄的眼底闪过狠意,嘴角现出一抹讥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