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历史小说 - 吴三桂发迹史(出书版)在线阅读 - 第55节

第55节

    刘宗敏和牛金星吓得赶忙向皇上叩头赔罪。

    李自成见二位已有知错之意,却也不敢蛮逼,便对众人说:“对吴三桂是战还是不战,请大家说说,不必有所保留。”

    众人开始是七嘴八舌,后来的看法基本趋向一致,认为有必要对吴三桂作战,以保能安全撤退。

    李自成听了众人的意见,觉得可行,便在定州布阵,严阵以待吴三桂。

    吴三桂等自己的队伍和清兵到齐,便与众将商讨进击之策。

    众将领一直对自己受到多尔衮的牵制而不得不来追击李自成心有不满,只是碍于吴三桂报仇心切而不敢说。同时认为吴军进京比追李自成更重要,所以,当吴三桂问起时,众人并不像先时那般活跃。

    吴三桂一见如此,便知众将心意。他对众将领说:“难道你们以为我不知道进京城比追击李自成更重要?难道我不懂国仇大于家恨?我不是不肯进京城,扶持东宫,光复明室,而是不能!因为阿济格率着六万大军牵制着我们,一着不慎,我们便有灭顶之灾!到那时,别说扶持东宫了,我们连吃饭的本钱也会输掉。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消灭李自成,越早越好!因为只有消灭李自成,多尔衮才没有理由拦阻我们进京,我们才有可能光复明室!”

    众人一听,觉得吴三桂的话在理,便纷纷表示要与李自成拼死一战。

    吴三桂见众人的思想通了,便将如何与李自成决战部署了一番。

    第二日,吴三桂率领大军直奔定州。

    刚刚到了一平原之口,前锋来报,李自成在前面严阵以待。吴三桂听后一怔,他原以为李自成的农民军已吓破了胆,会一味逃命,不可能还会有心思打仗,谁知却出乎他意料!

    吴三桂略一思索,便命令队伍缓行,等大部队到齐再说。

    不久,大部队到齐。吴三桂率领众将官前去观察。只见平原开阔之处,李自成的队伍列着方阵。少数人马在移动着位置,但进退有序,一点也不见慌乱的样子,显然是早有决战的打算。

    郭云龙问是否用铁骑冲击敌军,趁乱歼敌?

    吴三桂摇摇头说:“敌军似乎早有预谋。”然后指着一望无际的平原说:“平原四周看似宁静,实则有伏兵数万,如果我们的铁骑去冲击,只会尽数而灭。”

    郭云龙见平原虽然宁静,果有伏兵之象,便问吴三桂:“现在怎么办?”

    吴三桂坚定地说:“后退十里?”

    郭云龙惊问:“后退十里?难道我们不打李自成了么?”

    吴三桂说:“不是不打,而是得另设良策!”

    郭云龙说:“末将愚拙,请将军明示!”

    吴三桂说:“先时以为李贼新败胆虚,尽可断而歼之。如今见李贼进退有序,想必是早已做好口袋等着我们去钻。”

    郭云龙听后觉得有理,只是有些不解,因此问:“将军命令后退,不怕敌军趁机追击我军么?”

    吴三桂说:“正要李贼如此!”

    郭云龙问:“那又是何意?”

    吴三桂说:“现在敌军是以逸待劳,以静制动,而我军如果进击的话,刚好中敌之计。因此,我命令大军后退。如果敌军趁机追击,是失彼之长而用彼之短,他所设伏兵无用不说,扎设阵形也失去作用。敌军的布置是长于防御,却短于攻击,因而只要我军退而乱,敌军若追击,必败无疑!”

    郭云龙大喜而道:“谢将军指教!”

    李自成见吴三桂率兵前来,正满心欢喜。谁知吴三桂却即时后撤,并不钻自己的口袋,又好生失望。

    刘宗敏要率军追击,李自成拦阻了他。刘宗敏问为何不追击?李自成说,敌军并非因败而退,而是想诱我出击。

    刘宗敏便说,好不容易等到个机会,现在错过了,以后怎么办?

    李自成说,以后再说。

    吴三桂率兵后撤,见李自成并不追来,也好生失望。

    郭云龙问吴三桂怎么办?

    吴三桂说,我料定敌军今夜劫我军营,到时,只要我军依计而行,必大败李贼。

    当夜,吴三桂让众兵士隐藏在军营之外。

    到了后半夜,李自成果然率兵前来劫营。吴三桂一声令下,吴军与清兵从四面八方围住了农民军。农民军只好与敌人展开血战。

    战至天亮,农民军损失惨重,李自成也负了伤。眼看着农民军再无退路,李自成只得率兵拼死杀出一条血路奔固关方向而去。

    吴三桂立即率兵,穷追不舍。

    李自成不敢停留,又往山西方向逃去。

    吴三桂率兵追至固关,见敌军已远去,只得在此驻扎下来,暂时休整。

    三、多尔衮趁机率兵占领了京城

    自从依洪承畴之计,派一万骑兵增援阿济格,慑迫吴三桂放弃进京而去追杀李自成以来,多尔衮一直处于惴惴不安之中。因为,按照他对吴三桂的理解,他觉得吴三桂不会轻易屈服阿济格的慑迫而放弃恢复明廷的大业。然而出乎他的意料,吴三桂确实奔西追李自成去了。这令多尔衮兴奋不已,他觉得千载难逢的机会来了,只要自己此时能占据北京城,何愁明廷不灭,又何愁清朝占领中原之梦不成?

    多尔衮兴奋之余,又有些沮丧。因为他觉得北京城既为明廷故都,有数百年根基,自己即便占有了京城,也未必能够使汉人依附于清朝,但他绝不想因此而影响自己进京的计划,于是他召集众人来商量。

    多尔衮将众人毕集于自己的军营之中,然后认真地巡视一圈,轻言细语地说:“吴三桂已率兵追李自成去了,我想问各位,我们的下一步棋该如何走?”

    洪承畴听了,心里暗惊:完了,大明廷彻底完了。虽说他已归降清朝多年,但他毕竟是明廷的故臣,多多少少对明廷尚有一些依恋之情。那日为多尔衮设计,他只是因为屈服于多尔衮之yin威,之后,他便心存侥幸心理,总认为吴三桂不会因为家仇而放弃国恨,忘记恢复明廷之大业。不想事情恰恰如此!这不能不让洪承畴惊惧。

    坐于帅位之上的多尔衮早就注意到了洪承畴的失态,知道他心里还存有一丝恋旧之情,本来他觉得可以理解,但联想到此计又是洪承畴出的,多尔衮心里对洪承畴充满了鄙视。因此,他故意对洪承畴说:“洪大人历来都是心怀韬略,我想问你我们下一步该如何做?”

    洪承畴没有想到多尔衮竟然会指名道姓地要自己说,他的头脑本来还因为先前听到的消息而出现空白,现在由多尔衮问及此事,他一时无法回旋,脱口而出:“进京!”说完之后,他便后悔了。这样一来,岂不将大明廷推入真正的深渊么?

    多尔衮见洪承畴那种诚惶诚恐无所适从的样子,心里有一些快感,不知为什么,他觉得自己既喜欢利用又非常鄙视洪承畴之类的人。从洪承畴的表情上,多尔衮可以判断出他是处于一种痛苦与恐惧交合的混沌之中。他进一步以极威严的语气问:“进京之后怎么办?”

    洪承畴没有料到多尔衮穷追不舍,又见他满脸严肃,便有些慌乱了,结结巴巴地说:“这个,臣子说不上来。”

    多尔衮知道洪承畴心机狡诈,没有不知道的可能,便满脸杀气地继续恐吓他:“洪大人历来都是满腹心机一肚韬略之人,今日怎么会说出此言?难道洪大人心里有什么顾忌不成?”

    洪承畴听了后,以为多尔衮怀疑自己心怀异志,便赶忙跪下来说:“小人虽肝脑涂地,亦难报大王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