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百济新王李元吉
观察了一阵,李世民便命令战船返航了。 国内城物资充足,刚刚围城十日,自然还不需要予以物资支援,而且李世民也深知唐军是不会允许他们将物资送入城中的。 唐军不急于进攻,这点倒是让李世民有些意外,难道唐军已经做好了旷日持久的准备。 现在他们的探子根本无法接近唐军,是以对于唐军方面的情况,李世民知之甚少,国内城以北的地区已经完全被唐军所阻断,那层层的封锁线根本无法跨越。 如今想要探听消息,恐怕只有从海上绕到唐军的后方这一条路可走了。 当年李元吉除了带走一大批船只外,剩下的船只全部毁掉,如今看来这一招可是大大的帮助了自己。 高句丽的形势稳定后,李世民便派出了人前往百济探听消息,那些人走了也有一些时日了,恐怕也快返回了。 对于自己的这位三弟李世民还是颇有几分忌惮的,三弟从小就和大哥亲近,却对他这个二哥总是爱答不理的。 他现在担心的是若是自己在和唐军作战的过程中,即使击败了唐军,但是己方付出的代价又过于惨重的话,自己的这位三弟恐怕也会来趁火打劫。 现在高句丽的防线全面向国内城和平壤城这一带移动,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都处于不设防状态,若是三弟在百济已经站稳了脚跟,那么此时选择对高句丽的南方动手时机是再合适不过了。 百济的领土和高句丽相比虽然要小许多,但是这个国家也不容小觑,百济的鼎盛时期疆土涵括西朝鲜半岛的绝大部分以及中国的辽西、河北北部。最北曾侵占到扶余国的鹿山,。百济是海上的强国,通过海路与中国和日本进行政治和贸易往来。 百济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水利条件优越,农业较发达。养蚕、纺织等手工业也有发展。对外贸易较发达,不仅同高句丽和新罗进行贸易,还跨海同中国的南朝及日本进行商业交往。 百济都城居拔城王宫。 趁着百济和新罗大战之际突然登陆的李元吉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登陆后的数日间连下数城,直接攻下了居拔城。 正率军和新罗军大战的百济武王扶余璋听闻自己的都城被人占领后,急忙率军掉头准备杀回居拔城从敌人的手中夺回自己的都城。 武王此人早期也算是英明神武之君,他周旋于高句丽和中国隋朝之间,藉两方相互征战来谋求百济的利益。 在和新罗的战争中百济占据上风,但是却迟迟无法消灭新罗,可见新罗军队的战斗力还是不错的,就在武王撤军时,新罗居然一反常态展开了反攻,匆忙间撤退的百济军队阵型大乱,在新罗军的攻击下百济军丢盔弃甲,损失惨重,虽然最终还是甩脱了新罗军的追击,但是军队的士气变得低落,好不容易杀到居拔城外,却被以逸待劳的李元吉军彻底击败,武王也死在了乱军之中。 在连翻打击之下,百济军队十不存一,剩下的残兵败将眼见大势已去,自然是选择了投降。 在百济站稳脚跟后,李元吉的军队四处出击,将那些蠢蠢欲动的百济贵族杀的心惊胆寒,不知道有多少人家破人亡,家族积攒下来的财富全部被李元吉充入了自己的军中。 东渡时,李元吉可不仅仅带着自己的军队,将士们的家属也全部被带了过来,这堪称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迁徙,有了这些人作为基础,李元吉才不用担心百济人口锐减,导致无法和新罗抗衡。 在谋士陈昌平的建议下,李元吉主动和新罗和解,为表自己的诚意李元吉将这些年百济侵占新罗的地盘还给了新罗,而新罗为了和这位百济的新王搞好关系,新罗真平王金白净将自己的一个女儿下嫁给了李元吉,双方结为秦晋之好。 陈昌平带着丰厚的聘礼前往新罗替李元吉迎娶这位新罗公主,拉送聘礼的马车就足足有二十几车,那里面可是一箱箱的金银珠宝,李元吉的出手可谓是大手笔,这让真平王金白净笑的嘴都合不拢了。 此时李元吉的脸色甚是难看,他已经得知了高句丽的巨变,自己的那位二哥居然轻而易举的就占领了高句丽,取代了高句丽王室,并且还登基称帝,将自己的父皇变成了太上皇。 原本轻松地在百济站稳了脚跟,他还沾沾自喜呢,可是和自己的二哥一比,自己做的这些就不算什么了。 人家那可是几乎兵不血刃地就占领了高句丽,而自己是用无尽的血腥占领了百济,两者之间高下立判。 在李元吉的心里一直拿自己和二哥相比,可是每次的结果都是完败,这让他深感耻辱。 陈昌平站在御阶之下,看着李元吉那难看的脸色,表情平静道“大唐太过强大了,即使是秦王也不能与之相抗,如今他虽然占领了高句丽,但是大唐的军队也紧随其后对高句丽展开了进攻,根据传回来的消息看,秦王已经见兵力全部集中在国内城和平壤城内,试图依靠坚固的城池拖垮唐军,这个计策当年高句丽就对杨广使用过,而且还取得了成功,只是不知道李密会不会成为第二个杨广。” 在李元吉身边待了这么长时间,陈昌平早已经摸透了李元吉的性格,知道他想听什么话。 李元吉心中动了一个念头,嘴角含笑道“先生以为我军现在出兵高句丽,占领高句丽南部的城池如何?” 陈昌平略作思索道“此时确实是最佳时机,就算是秦王得知我们占领了这些城池,他也只能无可奈何,他现在的大敌可是唐军啊。” “哈哈,好,本王已经好久不曾动武了,这次就由本王亲征高句丽吧,让我的那位二哥吃个哑巴亏。” 想到自己二哥一脸吃瘪的表情,李元吉就心怀大畅,恨不得痛饮三百杯以示庆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