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历史小说 - 顺治之路在线阅读 - 第83节

第83节

    儒家思想太过根深蒂固了,三纲五常已经在众人的脑海里牢牢的驻扎下来。这样的一种文化,对皇帝这种统治阶级来讲,是绝对有好处的,可是,在对外方面,却远远不够。

    这种思想有一种弊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清军入关后,前明的大臣们争先恐后的投降;明朝退到长江以南,那些当官的不想着借助江南的富庶重整家业,而是内斗,结果,让清军轻易打败;南明朝廷,瞧不起农民军,有了一点点起色便过河拆桥,同样被打散;往远了说,这种愚民政策持续下去,历史上八国联军进攻的时候,还有农民争先恐后的给他们带路。

    小农主义充斥,爱国主义缺乏。国家安稳富裕了,教育就该摆上桌面。正当福临思索着将这一块交给谁来负责时,陈永华觐见。

    自从上次有些失魂落魄的出宫后,陈永华又去看了几次郑经。此时的延平郡王府上一团乱。唐氏日日虐待昭娘,郑经好歹对昭娘也是有感情的,前去干涉,却又会被唐氏三言两语气得火冒三丈,想动手,唐氏身边有太后派来的嬷嬷,眼睛一瞪,郑经就不敢乱来。

    陈永华一去,郑经就会把他扯住,开始酸言酸语:“军师最近倒是受到皇上宠爱,三番四次进宫,不知可否有重用?”

    陈永华当然谦逊道不敢,郑经就又开始抱怨,抱怨唐氏的跋扈,昭娘的眼泪,接着,又提议,想要将陈永华刚出生的女儿许配给自己的长子郑克臧。

    陈永华顿时觉得跟吃了苍蝇一样恶心。郑克臧的出身他比谁都清楚,不过是个luanlun的产物,日后也不可能有任何出息,看唐氏的模样,这个孩子被虐死也是早晚的事。他的女儿可是嫡出,是他的宝贝疙瘩,怎么可能许配给他?若是郑克臧被虐死了,他的女儿岂不是要背上克夫的恶名?就算命大能活下来,难道他还要让女儿陪着郑克臧坐一辈子牢不成?

    在面对儿女的幸福时,陈永华动摇了。更何况,这些日子里皇帝的所作所为他看在眼里,是个圣明且肯听得进他人意见的,或许,跟着皇帝,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才能?

    陈总舵主终于肯归降了啊,真是喜大普奔。陈永华表示,肯听从皇帝的派遣,希望皇帝能够重新将他派遣到台湾,被让施琅瞎折腾了。

    福临道:“陈先生的才华,只放在台湾一个弹丸之地,岂不是浪费?若是陈先生有意,朕想将开民智之事交予先生。”

    陈永华受宠若惊,他自负才学,也希望能得到一个可以发挥才能的职位,没有想到会有如此重要的担子压下来。

    福临又道:“武清上年灾荒,朕已免除此地旧年赋税。朕给先生三年时间,若能将此地民生民智处理妥当,朕便准了先生回台湾治理六年。”

    陈永华拜了下去:“谨遵圣意。”

    十七年六月,陈永华官拜正四品训道员,专赴武清,协助处理政务。武清最高的官职不过是从四品的知府,一下子来了个官高半级压制自己的,怎么着都会给他一些小小的为难。陈永华当然考虑到了这一点,他明白这是皇帝给自己的考验,若是他连这点难题都处理不好,那也就不要去做其他的事情了。

    同时,福临任命穆里玛为工部侍郎,苏纳海为工部尚书。这无疑是一个信号。穆里玛是瓜尔佳氏,鳌拜的弟弟。当年鳌拜反案,连累到了整个瓜尔佳一族,他也一直不上不下的吊着。如今皇帝肯用他了,瓜尔佳氏兴复有望。相比较起来,官职更高的苏纳海反而没有多少人注意了。苏纳海是他他拉氏,正白旗,多尔衮的人。这么些年来,摄政王的人和皇帝的人几乎没有什么分别了,只要摄政王说好皇帝立刻就用,查都不带查一下的。

    另外,宫里却有一个坏消息。皇三子常宁,夭折。

    顺格格哭得几乎昏死过去。常宁是夭折,没有办法做丧事,小小的一具尸体就这么放在棺材中,孤孤单单的,看上去分外可怜。仁娜处理了他的后事后,回来看到自己的儿女,又想到那口小棺材,不由得一个寒颤,抱住了景额和珊瑚不肯撒手。

    常宁是因为一场小小的风寒而失去了性命的。受凉之后没有保养好,转发成肺结核。顺格格觉得是自己没有照顾好孩子,自责得一病不起。仁娜杖毙了一批伺候的宫人,又赏赐了不少东西给顺格格以示安慰。福临也很难过,这还是他第一次死儿子,还是个长大了的会说话会撒娇了的孩子。

    他第一次意识到,他现在身处的,是医疗极端落后,一场风寒就会要人命的。再想到那要人命的天花,以及剩下的几个孩子都差不多到了要种痘的年纪,他想起了牛痘。不过,他只知道牛痘这一个概念,具体cao作却一窍不通。

    宋院首接到了这个任务,福临要求他秘密的派人去乡下找那些得过牛痘的人们,记录他们得到牛痘后的种种,再用死囚们做实验,争取将牛痘防治天花的法子给研究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

    陈总舵主还是降了,嗯,这里没有红花会了,也没有书剑了吧?

    第八十五章

    常宁的去世让福全他们也挺难过的。福临的后宫还是挺平和的。

    整个后宫加上皇后也就六个人,紫禁城怪大的,就算格格们位份不够,也都一个人占着一座宫殿。住的远,也就没有了太多矛盾,平时里也就是坤宁宫慈宁宫请安的时候碰碰面,其余时间把自家宫院门一关,想干嘛就干嘛。

    例如厄音珠格格每天请安后都爱睡个回笼觉,然后起床拉着一堆小宫女踢毽子玩,宁格格则是喜欢看书,婉妃肚子已经很大了,每天都是小心翼翼的保胎。再加上,皇后受宠,其余的几个伺候的日子都有定数,皇帝严格按照表格做事,争宠之事,也不是没有人做过,皇帝也不说什么,只是会免了她几日伺候的时间,一下子大家都老实了。

    现在后宫的新鲜人兰格格和音格格两个,一时间都有些不适应这种按部就班的生活,她们虽然是嫡女,家里也都是有争宠的妾室的,自然看到许多争宠的手段。无奈,在宫里这个最讲究手段的地方,居然一丝半点儿都使不出来,她们也只好收拾了万丈雄心,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因此,后宫还是一片的祥和。福全养在太后身边,景额和珊瑚在皇后身边,三个孩子一向要好,在常宁出生后,他们还很开心又多了一个小弟弟,经常跑去探望。顺格格容貌并不出色,胜在皮肤白皙,在草原的姑娘中相当少见。常宁也继承了她的好皮肤,白白嫩嫩的,小脸掐一把几乎要出水。景额每次被meimei欺负了,便用常宁来笑话她,说她一个女孩子,脸还不如三弟的白。

    三个兄姐肯对儿子好,顺格格当然是求之不得,就算他们不来,她也记着送些小玩意儿过去,就想着维系兄弟之间的情分。这样下来,玩得很熟的一个孩子忽然不在了,那三个一下子有些受不了了。

    宫里的孩子都早熟,福全就不说了,景额和珊瑚也隐隐知道那个总是软软的叫自己“哥哥”“jiejie”的白胖小团子再也不会出现了,一个个都哭得伤心,珊瑚更是当晚就发起了低烧。

    仁娜吓得不轻,亲自守在女儿的床前,又派身边最得力的林嬷嬷去守着景额,照顾了一个晚上,珊瑚才恢复了过来。

    也是因为这个,福临放了几个孩子的假。福全虚岁七岁,已经进了上书房,景额和珊瑚看着眼馋,都闹着要读书,福临便让他们闲着无事也去旁听,并不限制他们的听课时间,也不用做功课,纯属听着玩。不过这两个孩子倒是听住了,天天都去,现在都能背不少的书,就是不会写。

    “大哥,额娘说,三弟去天上了,他会看见我们吗?”三个孩子坐在一起解九连环玩,珊瑚忽然冒出了这么一句。

    福全一愣,还没有说话,景额就道:“这个我知道的。额娘说,我的亲生额娘就在天上,三弟定是去和她一处了。”——关于他的身世,仁娜从来就没有隐瞒过,当他第一次听说自己不是皇后亲生之后便去问,仁娜大大方方的将实情告诉了他,如今他反而心里一点疙瘩都没有。

    珊瑚拍着手,道:“定是这样!三弟会告诉二哥的亲生额娘,二哥很好,大哥很好,珊瑚也很好。”

    “可是,我的亲生额娘为什么要让三弟去,不让我去呢?”景额话刚出口,福全立刻捂住他的嘴:“呸呸呸,童言无忌大风吹去。让谁去天上不是瑞妃娘娘说了算的,是菩萨说了算的。”

    “那菩萨为什么要让三弟去呢?”景额还是纠结着这个问题。福全无法回答,便捅到了仁娜面前。

    仁娜有些哭笑不得,想了想,答道:“你们三弟生得可爱,菩萨喜欢,才要召他去座前当一个童子,这是他的福分。”

    原来如此!景额恍然大悟:“瑞妃额娘被菩萨叫到天上去也是她的福分,我能留在额娘这里,便是我的福分。”

    仁娜笑着在他脸上亲一下:“额娘能有景额陪着,才是额娘的福分呢。”

    珊瑚见状,闹了起来,也要亲亲,福全毕竟大些,在一旁若有所思。人活着,为什么会死呢?福全开始思索起人生中最为深奥的“生与死”的问题了。

    七月底的时候,济度去世了。做为济尔哈朗的后人,背负着父辈的谋反大罪,济度简直是用命在努力,他远袭黑龙江,做出了一些成就,福临对他的民兵训练方法也很重视,想在边境之处将此法推广。济度自告奋勇,希望能再创辉煌,不料时不我待,或许是劳累过度,或许是用心太急,他去世的时候,刚刚二十七岁。

    福临让福全代替自己去祭奠,也算是给济度一些体面,济度有五个儿子,个个都还年幼,只是哀哀的哭个不住。其实,在不久以前福全也是见过这个叔叔的,当时的济度刚刚领旨将民兵训练方法写个条陈,可以说是意气风发,可现在这个英武的汉子居然躺在了棺材里,福全再一次的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

    这种问题,他当然不会去问太后的,他已经很有小男子汉的“烦心事不能让女性长辈cao心”的自觉了,而是在看见自家阿玛的时候,问了出来。

    福临摸摸他的小脑袋,努力回想自己年幼的时候是否有过这种念头,最后得出结论:上辈子的事情记不清楚了,而这辈子由于两世为人,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幼稚过。因此,怎么对付有这种心思的儿子,福临有些为难。

    福全还眼睁睁的看着他,期待他能回答,福临决定,用一种直截了当的手段,给儿子上一堂人生中必要的课。

    他带了福全出宫。以前他们出宫,去的都是内城一些繁华热闹的地方,最多去去天桥那里听听说书看看杂耍,这次,福临带着儿子去了外城,穷苦人家的聚集地。

    就算是京城,也是有这种地方的。前一阵下了些小雨,那里泥泞不堪,深一脚浅一脚,根本就不好走路。福全第一次看到有的人是住不起瓦房的,孩子们甚至在这种转凉了的天气里还光着屁股满大街跑,身上脏兮兮的。他还看到那些人仇视的阴暗的目光,就因为自己穿的整齐光洁了些。

    福临吩咐侍卫买了几个rou包子,分给墙角的缩成一堆对着他们指指点点的孩子。那些孩子们一接过去,白面包子上就是明显的几个黑黑的手印,看得福全一阵反胃,可那些孩子们却好似捧着世上的宝贝一般,有的狼吞虎咽,有的只是愣愣的看着,宝贝的闻了又闻,舔了又舔,就是不舍得吃。

    福全的人生观价值观全面被颠覆了。福临看着犯傻的儿子,道:“这些人,同样是朕的子民。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吃饱,然后再考虑穿衣的问题。他们每天一睁眼,想的就是去哪里找活计做,去哪里找吃的。这些孩子里,说不定有读书的奇才,可他们根本就没有钱去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