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历史小说 - 军火帝国在线阅读 - 第167节

第167节

    尼森公司的人员上前一问,本来就被古德里安搞得脑袋都大的德国军方,随口就答应了将其中一辆试验用的lt35坦克转手尼森公司。

    本来没有报多大希望的尼森公司,接获通知后,大喜过望,连夜就派人将这辆宝贵的坦克样车送上了回亚洲的货船。

    后来才发觉自己没有生产或销售许可权限的德国军方,很有些尴尬,但想想当初美国飞机也卖了,干脆就不理会了,转头忙起来就忘记这件事情了。

    捷克的军火公司本来就全世界卖军火,先前不过是因为英美搞小动作不好意思卖给北方军政府罢了。

    德国军方的货被北方军搞去了,捷克人也搞不清楚到底是谁违背了销售协议转手倒卖,lt35坦克在国际军火市场还是比较抢手的。

    德国人不当回事的另外一个缘由,是希特勒大肆推进的扩张生存空间计划,捷克和奥地利首当其冲,他们现在已经自顾不暇了。

    第一二四章 柏林航线

    兰州机器局飞机试验基地,欧宝卡车正在牵引一架全新的单座单翼飞机缓缓离开机库。

    “为什么不干脆将机枪装上去呢?德国方面发来电报说,他们的3号机已经成功了。”一名技术人员有些嘀咕。

    带头的军工专家笑了笑,不以为意,“我们的2号机,不过与3号机只相差机枪而已,先试飞成功,再装上去也来得及吗。”

    其他人都没有吭声,专心地看着这架飞机进入跑道。

    很快,在地勤人员的示意下,一架曾被人戏称为“这玩意永远成不了战斗机”的新式飞机轻盈跃入空中。

    强劲的英国罗罗发动机爆发出轰鸣声,高达695马力的功率,让这架德国空军秘密送来的bf109v2飞机非常轻松地飞出了470千米的最高时速。

    转了几圈后,飞机成功降落了。

    地面测试中心的数据一出来,试验基地瞬间就沸腾了。

    太不可思议了,这一种单座单翼的轻型战斗机,虽然只是原型机,居然也能够飞出如此令人难以想象的高速。

    随后,另外一架近距离支援飞机hs123就冷清了许多,显然没有bf109战斗机这么璀璨夺目了。

    这两架新式飞机都是德国空军秘密送给北方军的礼物。

    除了表达新任德国空军总司令戈林的谢意之外,当然也有测试新式飞机的意味。

    民国二十四年,希特勒正式公布德国扩军计划,德意志帝国战争机器终于开始全力开动起来,整个国家的军工体系呈现出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井喷状态。

    首先就是历经坎坷差点夭折的bf109计划终于完成了第一次成功地试飞,立即就征服了德国空军诸多军官。

    高度关注bf109计划的戈林,将新飞机的试飞当成了对自己升任总司令的祝贺,好大喜功之余竟然决定将第二架试验机秘密转送北方军政府,以感谢多年来的支助。

    按照戈林的命令,梅塞施密特博士被迫安排了两架2号试验机的生产任务,并且提前向尼森公司的代表移交了其中一架先完成的飞机。

    以至于德国方面自己的2号试验机,居然是在装备武器的3号试验机之后完成装配的。

    而在北方军政府的2号试验机到达兰州机器局的时候,德国方面的3号试验机已经完成了试飞任务,还十分爽快地将试验改进技术方案传给了兰州方面。

    只是如此一架蕴涵高技术的战斗机赠送他方,没有一定理由终究是要出问题的,即使戈林是空军总司令也难以一下子摆平。

    于是,另外一架更加倒霉的飞机就意外成了尼森公司的购买计划之中,并且一并送到了兰州机器局。

    这就是hs123近距离支援飞机,实际上是第一款按照德国空军紧急计划研发的俯冲轰炸机。

    为了给地面陆军突击部队提供近距离支援而研发的hs123战术支援机,说实话,确实仍不失为一款设计成功的双座双翼攻击机。

    hs123攻击机,全重2215千克,空重1500千克,使用一台650马力的发动机,最大时速340千米,最大航程855千米。

    其武备是安装在发动机罩上的二挺7.92毫米机枪,在机身中线挂载一枚250千克炸弹或者一个副油箱,翼下还能挂载四枚50千克炸弹或者是二门20毫米机关炮。

    也是因为德国军事技术的大跨步发展,导致了hs123攻击机生不逢时。

    几乎就在hs123攻击机成功试飞一年不到,另外一款更优秀的俯冲轰炸机也顺利试飞了,这就是ju87俯冲轰炸机。

    俯冲轰炸机和近距离支援攻击机,到底哪一个更有价值?

    德国空军方面争论非常之激烈,以至于双方观点成了水火不相容的无情抨击。最终俯冲轰炸机的理念赢得了争论,近距离支援任务成了ju87俯冲轰炸机的临时任务。

    hs123攻击机只好悲剧了。

    为了保留一点脸面,德国空军依然同意了生产一批hs123攻击机,但是所有的研制任务都被彻底取消,转而将主要精力投入ju87俯冲轰炸机研制上。

    姥姥不疼爷爷不爱的hs123攻击机顿时陷入尴尬之中。

    尼森公司代表出面化解了这个死结,购买了一个中队十二架飞机,顺带着将这笔生意的成功而赠送的bf109试验机送回兰州。

    按照戈林的构想,新扩建的德意志帝国空军由航空队、航空团、大队、中队四级构成,每个飞行中队大约十二架飞机,其下还有四机编组的小队。

    飞行大队则是三个中队三十六架飞机构成。航空团也成为飞行联队,由三个飞行大队组成。航空队则是按照地域划分,调配数目不等的各个飞行联队或航空团组成。

    北方军德械化的过程,自然不由自主地将战术编组都向德国国防军的模式靠拢。

    其实原本的北方军空军编制,只是飞行中队规模被放大了,大队这一级别则被取消,中队直接隶属于飞行联队罢了,这是美国人的通行做法。

    只是hs123攻击机机翼下可挂载的机炮,原本是德国人旧款的20毫米机炮,弹重较轻,初速也低,无论射程还是威力都不如厄利空20毫米机关炮。

    兰州机器局的军工专家探讨后,直接使用北方军已经购买的厄利空ffl机炮,将hs123攻击机上的挂载机炮换了下来。

    很快又碰到了另外一个麻烦。

    厄利空ffl机炮使用的是六十发弹鼓,虽然总体重量没有超过hs123攻击机的机翼挂载限制,但是这弹药就成了问题了,没两下就打光了。

    迫于无奈,尼森公司只好向厄利空公司寻求技术支持。

    厄利空公司的技术人员很是稀奇地看着尼森公司的代表,很快就拿出来一个现成的解决方案,采用弹链结构的厄利空机炮系统。

    还是不行。

    兰州机器局技师欣喜若狂地将弹链结构的机炮装上hs123攻击机,结果超重了。

    第二次求助于厄利空公司后,对方笑呵呵地收取了第二笔巨额的技术支援费,随口指点道,可以将弹鼓放大那么一点点吗,德国人好像也来商洽了。

    原来不仅是中国人吃了亏,德国人也被坑了一笔呀。

    六十发弹鼓马上被升级到一百三十五发弹鼓,勉强满足了近距离支援的要求,也算是非常成功的一种设计吧。

    后来的传闻,日本人也陷入了这个机炮携弹量不足的窟窿。

    但是已经和厄利空公司闹僵了的日本军工企业,无法得到后续技术支援,只好自力更生,结果搞出来一个一百发弹鼓技术,也算是一种比较不错的改型了。

    但是随后兰州机器局对bf109a的改进却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兴许是日本人升级坦克火炮口径的影响,再加上hs123攻击机成功的挂载机炮改良,北方军空军也像兰州机器局提出了bf109a能否改换更大口径枪械的要求。

    这个就真的超出了兰州机器局的能力了。

    尼森公司的代表硬着头皮找到德国空军,对方很是客气地答复,发动机罩上的7.92毫米口径机枪更换大口径不是不可以,但是肯定会严重影响格斗性能的发挥,倒是在机翼内加装两门20毫米机炮更具有可行性。

    末了,德国空军技术人员抱歉地表示,他们正在试飞的bf109a还没有这个打算。

    空手而归的尼森公司人员,只好将对方的答复原原本本告诉了兰州机器局。

    有些气馁的兰州机器局军工专家,听到这个思路后,还是大着胆子将使用弹链结构的ffl机炮装上了两侧机翼。

    虽然不知道是不是会对脆弱的机翼机构造成多大的破坏,但小心翼翼地试验结果,却表明这个想法是可行的,机翼并没有断折,但是笨重的20毫米机炮系统让飞机的速度已经降低到了一个难以忍受的地步。

    bf109a是准备专门用于空中格斗的战斗机,飞行速度降低简直是难以忍受的技术指标,层出不穷的技术故障让兰州机器局的专家也为之瞠目结舌。

    最后,北方军空军老实地接受了只有二挺7.92毫米机枪的bf109a战斗机,能不能得到更强有力的机型,就要看今后的德国空军高不高兴了。

    bf109a战斗机,单座单翼轻型战斗机,总重2200千克,发动机功率695马力,最高时速470千米,升限9000米,航程700千米。武备是二挺7.92毫米机枪,各自备弹500发。

    打打伊15战斗机已经足够了。

    第一批bf109a战斗机被紧急生产出来,运往和苏俄红军对峙的李虎臣和李夑和两个军团。

    此时还没有进入仲夏,从德国本土起飞的另外一架飞机,正在艰难地跋涉人类的生命禁区之一,海拔7000米的帕米尔高原。

    高空之中,ju52运输机硕大的机体依然是这么渺小。

    “供氧装置正常。”机械师闷声闷气地说了一句。

    领航员努力平缓自己的呼吸,“路线正确,不需要修正。”

    “好的,伙计们,我们就要到达中国了,预祝胜利吧。”机长看着那绵延不绝的山脉,有些感慨地说。

    唯一的两名乘客,尼森公司的中国籍员工,正毫无形象地趴在客舱座椅上,大口地呼吸着氧气罩中的空气。

    几个小时候,飞机在中国控制区着落,现场满是鲜花和欢迎的人群,柏林经土耳其转伊斯兰堡至阿拉木图的空中航线开通了。

    这是德国汉莎航空公司在完成阿尔卑斯山脉环绕飞行壮举后,再一次惊人的举动。

    第一二五章 迟疑的后果

    也是在仲夏,雪山下的小山城两河口,一群穿着破旧灰色军装,戴着八角帽的人正在激烈的争执当中。

    “北上甘肃打通和苏俄中央的联系?你懂不懂军事,北方军那块骨头是我们啃得下的?我们是中国布尔什维克,不是苏俄布尔什维克。”有些激动了,连手中的香烟都拿不稳,一名中年人怒不可遏地说道。

    被骂者勃然大怒,“我提议去西康,你们不同意,王明同志发来电报再三强调要向最大的阶级敌人老巢甘肃进军,你们还是不同意。都是一群投机分子,要好好整肃一遍才行。”

    终于,会议中另外一个人忍不住了,站起来大声指责,“肃反,肃反,你除了肃反还会干什么,四方面军被肃反了上万人,同志们的血还流不够吗?”

    马上会议就乱成一团,大家纷纷各自指责。

    一名两鬓发白的英俊中年人,赶紧站了出来,四处拉架,“都是革命同志,好好商议,好好商议。”

    会议很快就不欢而散。

    深夜,拿着香烟的中年人对两鬓发白的中年人说,“情况很危急,我们继续留在这里恐怕有危险,应该马上带着部队离开。”

    两鬓发白的中年人苦笑一声,“要走简单,关键是我们要往哪里走?”

    两人顿时都沉默了,北方军的强大是众所周知的,往北真的不是好选项。

    往南也是难呀,刚被赶了出来,如何有实力打回去。

    西南更是思路一条,人烟稀少,物资交流都是匮乏,只能被活活困死。

    “都是王明、李德等人瞎指挥,否则怎么会被迫放弃中央苏区?”很是愤愤不平。

    难得说了一句公道话,“他们也不过是莫斯科的棋子罢了,而我们连棋子都算不上。”两鬓发白的中年人只好再次苦笑。

    两人迟疑了好一阵,还是没有定下心来立即脱离另外一只实力雄厚的队伍。

    几日后,一名年轻参谋大汗淋漓地冲进指挥部,“不好了,四方面军收到了布尔什维克国际的电报,明令撤销我们一方面军所有负责人一切职务,并由四方面军总指挥负责国内事务。四方面军部队,正在强行收缴我们一方面军的武器。”

    几名正在吃饭的指挥员大惊失色,哐当一声,一名参谋手中的饭碗跌落在地。

    又过了几日,完成整编的四方面军,在意气飞扬的张总指挥带领下,整军向北方军的老巢甘肃进发,打出的口号是保卫苏联。

    为了尽可能避开越走越多的雪山,四方面军部队转向东北,首当其冲的目标就是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