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历史小说 - 大明王冠在线阅读 - 第1707章

第1707章

    之所以对孙皇后这个事这么了解,是因为仁宣盛世后,在太子妃张氏薨天之后,孙皇后就成了后宫最强势的太后,也算是一代名人。

    很多关于明朝该时期的影视和小说里,她都有出场。

    要崩要崩。

    如果这个损失真的成了太孙妃子,生个堡宗出来,历史重现的话……咦,貌似没有土木堡了,堡宗也不能成为堡宗了。

    但是。

    就堡宗这水平,也不敢把大明交给他啊,好不容易打造出来的盛世,堡宗能给你折腾个精光,没有土木堡,搞不好他一时兴起,远征欧洲的时候给你来个“滑铁卢堡”呢……

    想到这咳嗽了一声,“孙氏么,听你姨婆说过,早些年徐皇后还在的时候,你姨婆去坤宁宫,孙氏陪着太子妃过去了几次,是比较贤得,但总觉得不太适合你。”

    徐妙锦和徐皇后是姐妹。

    算辈分,就是朱瞻基的姨婆。

    朱瞻基一脸无语的狠狠的盯了黄昏一眼,“不适合我,适合你,对了吧。”

    黄昏:“……”

    一旁的胡濙也在暗笑。

    说实在的,还没见过谁能和太孙这么平易近人的聊天,嗯,黄昏应该是凭亿近人……谁有了他这个身家,要和朱家天室谈笑风生,都不难事。

    黄昏停步,对阿如温查斯和乌尔莎道:“前面华藏寺是佛门,虽说也不禁女香客,不过今天要去见的人比较特殊,你俩就在寺外等我罢。”

    乌尔莎当然没意见。

    阿如温查斯也乖巧点头,再不复当年敢硬怼黄昏的草原儿女的粗犷之气,让一旁的太孙和胡濙暗暗称奇,镇西公调教女人果然有一手。

    在走向华藏寺大门前广场的时候,黄昏语重心长的对朱瞻基说了句,“关于选妃一事,太孙殿下还是要慎重一点。”

    朱瞻基有些不耐,“你今天怎么了?”

    黄昏耸耸肩,“忠言逆耳啊,胡侍郎,你说我劝谏我大明未来的国君远美色,有错吗?没错啊!可惜啊,不被纳谏啊。”

    朱瞻基黑炭一样的脸上倏然一沉,“镇西公,话不要乱说啊。”

    天子健在,太子也活得好好的,你就说太孙是国君,这话要被朱棣知道了,还以为你朱瞻基想提前抢夺皇位,到时候大家都不好交代。

    黄昏呵呵一乐。

    哪会怕朱瞻基的口是心非,搞不好这家伙此刻心里正暗爽不已呐。

    第1350章 此事无解!

    依然是华藏寺的住持出来请三人进入华藏寺最后面的院子里,许久不见,沧海珠禅师削瘦了一些,黄昏看在眼里,暗暗叹了口气。

    难怪会有人追随他。

    确实仁义。

    都自身难保了,还惦记着追随他的人的安置,方才那主持说过,沧海珠禅师近来几乎是茶饭不思,日渐削瘦。

    黄昏当时还暗笑,内有一万多人要安置,外有朱棣的咄咄逼人,想不瘦也难。

    现在看来,咱们的沧海珠禅师没能做到四大皆空。

    看见三人进来,朱允炆起身,束手低首,行佛家礼,低声一句阿弥陀佛,黄昏和胡濙、朱瞻基同时回礼。

    中国人嘛,都讲礼。

    两军相交还不斩来使,这种状况更不可能失了礼节。

    朱允炆侧身,让出半个身子,坐了个请的手势,“三位施主请入座。”

    茶已备好。

    黄昏心里长出了口气,看得出来,这半年多对朱允炆也是一种折磨煎熬,看见自己终于从中南半岛回来,这位一代帝王也再拿捏不起来了。

    上一次来见他,可没这么礼貌。

    不错。

    至少他还拧得清局势。

    也不推辞,直接落座,朱瞻基犹豫了下,也跟着入座,胡濙自然是不会入座的,他的身份和地位,都还没到这个阶层。

    一个建文帝,一个太孙,胡濙他区区一个礼部侍郎,还没自大到和这两位平起平坐。

    朱允炆也缓缓坐下。

    黄昏端起茶,喝了一口,这个时候他掌控着主动,不会迫不及待的直奔主题,放下茶杯后笑眯眯的看了一眼沧海珠禅师,道:“不知道大师有没有听过这么一句话。”

    朱允炆急忙道:“何话?”

    黄昏沉吟半晌,“君王一步平安,匹夫十万青血。”

    朱允炆绞尽脑汁——作为曾经的天子接班人,他的老师都是一代大儒,朱允炆读的书绝对不比朱高炽少,然而他想来想去,实在不知那部典籍中有这么一句。

    别说他了,朱瞻基一头雾水,就连胡濙这位中过进士的正儿八经的读书人,在脑海里翻了个遍,也没找到这句话才出处。

    甚至根本没听过。

    朱允炆道了一句惭愧,“还请镇西公指教。”

    黄昏道:“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说,天子君王出行,看似风平浪静,其实他们每走一步的平安,都是暗地里无数壮士用青血换来的。”

    字面意思确实简单。

    正如早些年朱棣靖难登基后,其实每一次出宫,表面上都没什么危险,实际上锦衣卫在暗地里和那些又谋刺朱棣想法的建文旧臣势力之间交锋多次,死伤无数。

    只不过都在暗处,无人知晓罢了。

    朱允炆感触更深,他当年在奉天殿一把大火后逃出京畿来到福建,恰好就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为了藏匿行踪,死了多少忠义之士朱允炆自己都记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