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历史小说 - 大明王冠在线阅读 - 第926章

第926章

    可惜,他得压抑着想要离开的冲动,继续等待。

    他在等如纯开口。

    赛哈智等人也很是不自在,他和刘明风、周胜然其实没少来风月十四楼,也玩得很开,不过今夜有个“老实”的黄昏,还有个对女色毫无兴趣的何必在,是以三人放不开。

    气氛略有沉默。

    聚会嘛,最怕的就是空气忽然的安静。

    其实不提几个男人的尴尬,醉月楼四大家,包括一直都是万众瞩目焦点的如纯,也很尴尬——她从没见过哪家大官人带着家姬来狎妓。

    风月十四楼的姑娘,基本上都是接触的官场人物,哪会不知道这位年轻大官人是谁,是以面上不敢有丝毫不悦。

    但四个女子形同摆设,谁都知道,最靓的风景线是那两个西域女子。

    不过如纯聪慧。

    她能在官办风月的醉月楼中做到卖艺不卖身,这很是非同一般,当然,其实也只有极少数人知道,这个卖艺不卖身是要打引号的。

    一般官员去了,当然是卖艺不卖身。

    高官她不敢拒绝。

    又或者是遇见风流倜傥的年轻恩客,如纯也会破例,只不过事后大家心知肚明,都不会说出去,依然保留着卖艺不卖身的噱头。

    男人,对得不到的东西更加期翼。

    如纯能在四大家中居首,不是没有道理的,其实也靠营销。

    不过她今夜动心,不是因为那个大官人的权势,也不是那位大官人长得着实好看,而是她发现了一个让她成为整个风月十四楼花魁的契机。

    于是眉眼一转,笑意吟吟的从赛哈智身边起身来到黄昏身畔,乌尔莎看了一眼大官人,发现没不悦,于是让开位置。

    如纯几乎是坐在黄昏怀里,纤纤细手拂过黄昏鬓发,吐气如兰,“大官人来到奴家画舫,就打算继续喝老酒,不喜新酿么。”

    黄昏其实有一点动心,家花没有野花香。

    来到这画舫,荡舟秦淮河上,小船儿悠悠,碧波荡漾,若是雪白双腿也荡漾于碧波之前,其实是一副梦寐以求的画面。

    不过还是守住了初心。

    卖艺不卖身?

    谁知道呢。

    自己还有大好年华,还是洁身自好的好。

    笑道:“谁不喜新酿,不过今夜主要是宴请诸位好友,如纯大家就服饰好赛佥事就好,不用管我,我等下便要离开的。”

    如纯眉眼如春水,“大官人是看不上如纯么,也是无妨,醉月楼还有很多姑娘。”

    黄昏叹气,“如纯大家说笑了。”

    又道:“佳人在怀人生美事,然家有美眷,甚是念之,不是不愿,实乃不敢也,何况还是狎妓,回去怕是得日夜睡书房了。”

    如纯愣了下。

    男人来到醉月楼,哪个不是胆气十足,敢当面说出惧怕妻子的,这大官人还是第一个,乐了,笑道:“玩完不给钱,就不算狎妓了啊。”

    黄昏愣住。

    旋即忍不住的疯笑起来,他忽然想起了豹子头的一句话:玩完不给钱,就不算嫖了啊!

    异曲同工之妙。

    笑罢,摇头,“如纯姑娘是聪明人。”

    如纯暗暗惊心,于是起身,捻裙裾而行礼,“奴家有个不情之请,还望大官人帮忙一二,若论金银,奴家愿倾囊。”

    黄昏笑眯眯的,“可以,明日你去何必在大掌柜的鲜衣布庄,请他为你量裁,当然,如果是你穿,旗袍还需要改动。”

    现在只露膝盖,风月女子穿,必须露大腿根。

    黄昏又道:“只要如纯大家今夜将我好友赛佥事侍候好了,你想要的旗袍,鲜衣布庄可以免费提供两年,当然,不止是旗袍,鲜衣布庄后续的新样式,都愿意免费提供。”

    这才是今夜的真正意图!

    第720章 时尚教父

    谁都不是傻子,尤其是风月楼的这些女子,其实大多都是罪臣之后,要想活得好一点,就得为风月楼多赚钱。

    其余三个大家见如纯开口,竟然得偿所愿,也纷纷向黄昏卖萌……不对,应该叫搔首弄姿,卖弄皮rou的功夫。

    黄昏一一允诺。

    醉月楼四大家,皆可得到鲜衣布庄免费提供两年的衣服。

    赛哈智等人皆是一脸懵逼。

    不知道黄昏是不是钱多了烧的,四个女子每天都要换一套衣衫,两年的衣衫下来,这也是一笔不小的钱财,够他买个雏儿回去养着了。

    只有何必在知道原因。

    由衷叹服。

    旗袍因为太过伤风败俗,用普通方法推广根本做不到,正如唐宋开放的民风一样,需要由上层建筑来带头,才能影响下层建筑。

    唐宋襦裙可是酥胸半露的,一点不比这个旗袍来得开放。

    而唐宋民风的开放,是因为李家带头。

    但大明不行。

    大唐可以改变民风,是因为皇室李家的血统问题,并不是纯正的汉人,而大明朱家却是纯正的汉人,受儒家思想影响巨大,不可能主动穿旗袍。

    那就只有一个办法:从青楼开始。

    要知道从古至今,青楼里涵盖了几乎所有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哪一个不是在青楼里发扬光大?诗词曲赋、经济文章,哪一个不经历青楼而能发扬光大?看看“欲穷千里目”那位,与另两位大名人更上一层青楼时,因为青楼里的没唱他的东西急得满脸通红的样子,就知道青楼确实是文化的源泉,更是灵感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