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
火药桶啊! 朕在这个位置上,真可谓是如履薄冰,想做些事情真的太难了,别看朕是大明的皇帝,可触碰到一些人的利益,依旧是会遭受众多的反对和掣肘。 朕是大明的皇帝,朕不能退! 大明走到今天不易啊。 世人皆说朕乾纲独断,刚愎自用,做起事情来丝毫不考虑后果,对待祖制礼法更是不屑一顾。 可是世人越这般说,朕却愈发的坚信一点,朕走的路是对的,是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老卿家可知为何吗?” “老臣明白。” 袁可立微微欠身,语气坚定道:“这个世人,究竟是谁的世人?民,到底代表哪些?这才是关键所在。” “没错!” 崇祯皇帝抚掌大笑道:“看来还是老卿家理解朕啊,这就是问题所在,大明治下的民,究竟哪些才能算作是民? 是官员? 是士绅? 是商贾? 是权贵? 那么生活在底层的群体,能被称得上是民吗?朕是一直把他们都看做民啊,可是有些人的心里,却把他们当做稽首,当做工具。” 作为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有些思想是根深蒂固的,是不可能轻易就能改变的,毕竟自古以来就是这般传承下来的。 别看崇祯皇帝对大明文官群体,心底存在着厌恶和鄙夷,能够通过一系列组合拳,来整顿吏治,整顿官场,揪出里面的贪官污吏。 可是崇祯皇帝离不开文官群体。 为何? 一个皇帝就算再强,那也不可能凭借一人,就能统御幅员辽阔的江山,这是根本就办不到的事情。 统治阶层是存在分级的,皇帝不过是站在最高的位置,而在各级的统治阶层,则是实际的统治者。 “打击特权,一定要做。” 心情感慨的袁可立,皱眉说道:“从万历朝中后期开始,大明就受到党争的影响,出现很多决策性错误。 这一切都是特权惹的祸。 权力,能让人迷失本心。 就算意志再坚定的人,在漫长的仕途中,终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出现一次的意志松动,就会导致不好的事情发生。” “老卿家说的没错。” 崇祯皇帝双眼微眯道:“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摊丁入亩这些新政,所能打击掉的特权终究是表象罢了。 人亡政息,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朕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给特权套上枷锁,不让那种疯狂,影响到大明的主体,哪怕是皇权,今后也要受到限制才行。 人治。 法治。 自古以来就争议颇多,人性本就是天生的,妄图想通过一些东西,就能左右人性的改变,这本就是不现实的事情。” “陛下,就让老臣再为大明,做些事情吧。” 情绪激动的袁可立,颤颤巍巍的站起身,顺势就要跪倒在地上,神情动容道:“老臣的确是老了,在山东巡抚这个位置上,已经不能再帮陛下分忧了,可是在别的事情上,老臣还是能为大明,为陛下,再做些事情的。” “老卿家快快请起。” 崇祯皇帝见状,忙起身搀扶起袁可立,“好,好,朕答应老卿家,有些事情,朕的确需要老卿家来分忧。”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其实对一个国家而言,有一批从仕途上下来的老人,其实在某些领域,能起到非凡的作用。 就像崇祯皇帝想缔造的大明宪法,想要有效将此事推动起来,不仅需要青年才俊的出面编纂,更需要想袁可立这样的老臣,来帮着把握方向,来站出表明态度。 “不过有件事情,朕要先给老卿家约法三章。” 崇祯皇帝继续说道:“就算老卿家要帮朕分忧,也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一定要懂得量力而行,朕要老卿家做的事情,不是一个短时间内就能实现的事情。” “老臣遵旨。” 袁可立忙作揖应道。 第一百五十二章 博弈(3) “天下熙熙皆因利来啊。” 温体仁眉头紧锁,倚靠在官帽椅上,怅然道:“周阁老,我等都被陛下骗了,倘若不能扳倒徐光启他们,那韩爌就是我等的前车之鉴啊。 江南诸省出现叛乱,这是谁都没有预料到的,可唯独陛下却好像并不奇怪。 原因为何? 恐在陛下御极之初,就看透了江南的情况,您自己回想一下,陛下这些年的所作所为,是不是有针对性的? 从天津撤卫设州,明确对外开海算起,这桩桩件件都是在釜底抽薪啊,通过一些手段和方式,迷惑住了很多人。” “从当前的局势来看,温阁老说的并没有错。” 周延儒双眼微眯道:“为了江南平叛一事,陛下这般大费周折,启用大批维新派出身的官员,或者和维新沾着关系的官员。 特别是辽东分置两承宣布政使司,更是让内务府麾下的大批官员,简拔到国朝正统的职官上。 当前国朝上下的注意,全都集中在江南叛乱一事上,根本就没有人注意到辽东,才是威胁最大的。 如果洪承畴、卢象升他们,能够在江南诸省稳定住局势,就算这个平叛持续的时间很长,可要是内务府的这一批批官员,通过辽东在仕途上站稳脚跟,那将会是怎样的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