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历史小说 -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在线阅读 - 第872章

第872章

    “臣等拜见陛下。”

    “免礼吧。”

    东暖阁内,崇祯皇帝放下御笔,看着赶来的徐光启、毕自严,思索着湖广清查的事情,该怎样展开。

    “两位卿家,看看这些奏疏吧。”

    崇祯皇帝指着一摞奏疏,对徐光启他们说道:“这是湖广总督李邦华,在赴任湖广以来,所查明的情况。

    触目惊心啊。

    朕真是没有想到,湖广治下的土地兼并,竟然严峻到这种地步。

    而其中最过分的,当属湖广各地的宗藩分支,为了一己私利,胆敢侵占官田,甚至巧取豪夺地方民田。”

    这?

    徐光启、毕自严闻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流露出各异的神情。

    说起来。

    李邦华就任湖广总督,也有几年了,原本按崇祯皇帝所想,要尽快查明治下问题和弊政,可从李邦华赴任以来,却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一直都在维稳湖广地界的局势,使得很多事情都没能有效开展。

    这几年来在湖广治下,一个灾情,一个剿匪,就够让李邦华头疼的了。

    面对这等特殊局面,崇祯皇帝也没有下旨催促,反而让李邦华解决现有问题,积极扩编湖广赈灾行署,吸纳和培养一批读书人,暗中调查湖广境内,所存在的问题和弊政。

    东暖阁内很安静。

    徐光启、毕自严他们,在接过王承恩所递奏疏,一封一封的详细看着,脸色变得愈发难看。

    “卿家觉得……朝廷若想清查湖广,此事该怎样推行?或者说要不要清查?”崇祯皇帝将难题抛出去,看向徐光启他们。

    湖广这个地方,在大明具有不一样的地位。

    “陛下,臣以为要清查!”

    毕自严走上前,作揖行礼道:“时下国朝这边,财政压力依旧是很严峻的,倘若坐视这些问题和弊政,继续盘踞在湖广治下。

    那问题只会越来越多。

    不过清查湖广,要讲究方式方法,要逐步的展开,这样才能确保湖广的安稳,毕竟湖广一旦生乱,会影响到很多地方。”

    “臣附议。”

    徐光启紧随其后道:“陛下,臣觉得朝廷要做的,是先行清查湖广治下各地宗藩,效仿当初孙传庭在河南所做之事。

    清查这些年来,湖广诸藩侵占的官田。

    在该事取得初步成效时,再由都察院谴派巡察御史,对湖广各府州县进行巡察,严查火耗、赋税、赈灾等事……”

    听着徐光启、毕自严所讲,崇祯皇帝露出满意的笑容。

    尽管大明的风气,尚未完全扳正回来,可是在先前的维新下,已经有所回转,这就是一个好的迹象。

    “卿家所言,就是朕所想。”

    崇祯皇帝开口道:“朕打算让内阁、户部、内务府等有司,组建一个联合巡察,专司湖广清查事。

    湖广总督李邦华,协助朝廷推进清查。

    这件事情,不是朝夕间就能办成的,朕也不急于一时,朕今日召两位卿家,就是想让你们商榷一个方案,拟定一份奏疏,尽快呈递到御前。”

    “臣等遵旨。”

    徐光启、毕自严当即作揖道。

    大明的维新变法,必然是一个压茬递进的过程,崇祯皇帝要做的就是掌握大方向,而朝堂上的有司大臣,则做好份内之事即可。

    在确保局势安稳的前提下,逐步的剔除掉弊政和毒瘤,或许这个过程会很缓慢,但是崇祯皇帝却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毕竟大明过去欠下的历史账,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想一口吃成个胖子,本就是不现实的过程。

    对付宗藩也好,对付文官也罢,亦或其他群体,说到底还是文官拿手,毕竟王朝的主旋律就是安稳,而这些事情,明显是文官群体最为拿手的。

    第一百一十一章 航线

    碧水蓝天,风平浪静的海面上,泛起了道道浪花,数十艘海船组成的船队,驰骋在海疆之上。

    “二爷,您说这算怎么回事?”

    甘辉挎刀而立,迎着海风,对身旁的郑芝虎说道:“咱家大帅,兢兢业业的替朝廷镇守南疆,扼守琉球镇这等要地,提防欧罗巴各国海上势力,威胁我大明南疆。

    就不说过去立下的战功了。

    近几年,就算是没有功劳,那也有苦劳吧?

    朝廷为何就视而不见呢?

    更叫人气愤的是,大小琉球等地,朝廷说移藩就移藩,圈住不少的土地,要作为宗藩的藩地。”

    “你是在向本将抱怨吗?”

    郑芝虎看了眼甘辉,皱眉道:“向大小琉球等地移藩,那是陛下的旨意,怎么?你想违抗旨意吗?”

    “末将没有啊。”

    甘辉急道:“末将就是替大帅叫屈,真要论起来,就大帅所立功勋,不说别的,就是敕封个国公爵,那也丝毫不过分。

    难道出身好,就能代表一切吗?

    这话,可不是末将一人说的,底下很多兄弟,都是这样讲的,凭什么一些宗藩,想占多少土地,就能占多少土地?”

    “够了!”

    郑芝虎呵斥道:“这样的话,本将不想再听到了,有些事情怎样,并非是你们所想的那样。

    你们怎会知道,陛下就没想过此事?

    敕封国公,是张张嘴,就能办成的吗?

    就当前国朝的情况,你难道还没看出来?陛下想做成一些事情,就有大批的朝臣反对和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