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历史小说 - 大明镇海王在线阅读 - 第2595章

第2595章

    因为一旦收了钱,这女儿以后就不是你家的人了,而且地主家、有钱人家的了,而且还是最下等的丫鬟、下人。

    平时做牛做马的干活,冬天时给主人暖被窝,主人性子来了就是主人的发泄对象,没有丝毫的地位。

    纵然是运气好,给主人家生了儿子了,这儿子的地位也很低,除非是主人夫人没有儿子,这才能够翻身,否则一辈子都翻不了身,永远都是卑贱的奴婢。

    纵然是被打死了,当父母的也不能说一句话,甚至于逢年过节你都没办法回家去看一眼父母,彻彻底底的与父母断了关系。

    这是最悲惨的,很多大户人家都会养上不少这样的丫鬟、下人,很小的时候就买回府上养起来,当丫鬟、奴婢去使唤,伺候主人。

    其次就是给人当小妾的了,前提是要长的漂亮,大户人家看得上你,你才可以去当小妾。

    这当小妾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基本上都要受大夫人的欺负和使唤,生出来的孩子那也是庶子,连继承家业的资格都没有。

    当然,如果能够生出儿子来,晚年生活还是有保证的,要是连儿子都生不出来,日子就更加凄惨了。

    这些都是以前的大明了。

    现在就不一样了,伴随着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发展,伴随着大明对外大规模的扩张和移民,时代的红利自上而下洒到了每一个人的身上。

    即便是最穷苦的人,现在还要肯去干活,一年随随便便赚个几十两银子,不仅仅能够养活大大小小的一家人,而且还可以建起大房子,过上富足的生活。

    自然而然的,这家里面的丫头也就更金贵了,自然是不会再卖给人当丫鬟,而且现在大明也是已经严厉禁止贩卖、拐卖大明人,卖自己的儿女那也是犯罪,要被官府这边流放的。

    至于说给人做小妾,那也是变的越来越少了。

    现在不愁吃喝,不愁穿的,谁还来给你当小妾?

    嫁个差不多的大明人,自己当家作主不好吗?

    以至于即便是朝中的权贵子弟想要纳妾都变的不容易了,很少有人愿意给人做小妾了,更何况现在的小妾都流行朝鲜、倭国以及那些买来的奴隶。

    大明人岂可以和他们一样?

    “时代变了~”

    “不过未来还继续变。”

    “如此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女子流入我们大明,会给我们带来诸多新的问题啊。”

    刘晋看了看两边繁忙的奴隶市场,仿佛看到了无数的新生儿在呱呱落地。

    在古代女人最大的价值就是用来繁衍后代,大明人又极其的重视传承,像刚刚过去的老李头,家里面不是没有孙子。

    有两个孙子了,可是他还是觉得太少,所以又来这里买奴隶回去给儿子当小妾,继续生更多的孙子出来。

    这种思想在大明是根深蒂固的,根本就难以改变。

    这是几千年来,华夏民族历经风雨才得出来的智慧,也正是靠着对传承和香火的重视,炎黄子孙才能够历经几千年岁月的风风雨雨。

    当然,想要生孩就需要女人,女人越多,生出来的孩子自然就越多。

    现在每年都有大量的奴隶流入大明,可以预见在未来,大明的人口将会呈现爆炸式的增长。

    看看那个老王头就知道,他生了几个儿子,结果就王正远养大了,可是王正远呢,大大小小二十多个孩子,现在大明的医疗技术又大幅度提高,通过报纸又传授了很多正确的育儿知识。

    这些都可以大大的提高成活率,降低夭折率,这也就意味着大明的人口将会持续爆炸式的增长。

    “新的问题?”

    “什么新的问题?”

    弘治皇帝一听,连忙问道。

    他对这些事情是最关心的了,身为一个好皇帝,最怕听到有什么问题了。

    “这人口增长的问题,大量女子输入我大明,必将使我大明的生育率极其提高,将来我大明的人口将会迅速增长。”

    “人口的大量增长,必然会带来其它相关方面的问题,比如教育,现在的教育规模肯定是不够的,将来还要兴建更多的学校来满足更多孩子读书的需求。”

    “再比如就是医疗,大量人口的增长和爆发,必定会需要更多的医生,同时从世界各地来到大明的女子,她们也极有可能会带来世界各地的各种疾病,这些都会我们大明形成新的挑战。”

    “另外就是这生出来的孩子,我大明人一般都是黑眼睛黑头发的,但混血之后,很多都是金发碧眼,并像我们大明人。”

    “对于这些孩子,我们大明又该如何去对待,他们是否也具有一样的权力,这也是要好好去思索和对待的。”

    “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女子,她们当了母亲之后,也必然会将她们各自原先民族的文化和宗教等等带到我们大明来,对这些孩子形成一定的英雄,这又会对我们大明文化、宗教等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和影响。”

    刘晋一口气将自己所看到的说了出来。

    说到底还是大量人口的增长会给医疗、教育、住房等带来巨大的压力,当然,人口也是财富,人越多创造的财富也会越多。

    其次就是该如何对待这些混血的后代,这也是以前大明很少有过的事情,现在一下子摆在了大明人的面前。

    “人多是好事,怕什么,不就是多建学校嘛,建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