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薄伐北狄(续)
郑忽亲率大军围城,台谷城中的赤狄经历了初时的慌乱,很快就进入战争状态。 战争,对于这些生活在中原以外的少数民族来说,太熟悉不过了。 他们从出生之日起,就开始经历战争。 幼时,身体羸弱者会被抛弃,只有强壮的幼儿才有生存的资格。 稍长,他们骑着羊和同龄人打斗。 十四五岁,他们已经开始跟着部落里的n南下,到诸夏所居之地掳掠。 所以,战斗已经成为浸入他们骨子里面的本能。 不多时,漫天的箭雨刺破空气,发出与气流摩擦的咻咻之声,射入郑军行列之中。 而郑军在郑忽的指挥下,早已经严阵以待,列队擎盾以御流矢。 几轮箭雨飞过,城头上的赤狄立刻便陷入无箭可射的尴尬处境。 这也很正常,戎狄作战,从来就不知道什么是谋略,也不知道什么是团结。 作战一拥而上,战胜则争先恐后,稍遇挫折,则四散而逃。 像分配射击,完全就是不存在的。 也根本不会有人去思考这个问题,他们的小脑壳里根本容不下这么复杂的cao作。 箭矢虽停,身在中军的郑忽却没有下达攻城的命令。 他再等,等投石车的到来。 此时攻城也并非不可以,毕竟大军配有云梯。 但是,此时攻城并不明智,用云梯登城与赤狄短兵相接,何如用投石车投掷的石块与赤狄来个亲密接触。 况且,此时原始的迷信盛行,用投石车抛掷的大石块从天而降,极有可能被这些愚昧的狄人视作神迹。 攻城何如攻心! 立于城墙之上的隗羊,观察着围而不攻的郑人,有些迷惑,心道“这些郑狗,究竟意欲何为?” 他对中原人多少有些了解,知道中原人诡计多端诸夏民族对戎狄无所不用其极,不拘于礼!。 而且,他在隐公九年的时候,率领廧咎如部和其他几个赤狄部落参加过对郑的战争。 对于郑人的作战勇猛,他深有体会。 所以,见到郑人一反常态,他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不过,这种不安并未持续多久。 两刻钟左右,隗羊见郑人推着五辆很奇怪的车上前。 接着,郑人又将车轮卸下,将那五辆奇怪的车固定在地上。 不仅如此,固定这五辆奇怪车的郑人还好似专门看向他们,然后又将那五辆奇怪的车稍微挪动了些许位置。 车上还绑着很多绳索,这让隗羊看的是一头雾水,这郑约是疯了吧! 两军交战,阵前搞个这么奇怪的东西是什么鬼? 这个疑惑,郑人很快就给了他一个解答,一个用血与泪凝聚而成的解答。 伴随着郑忽的一声令下,士卒将二十余斤的石料放置在绳索的另一端的木筐中。 紧接着,郑忽再次下令,石料另一端士卒人人拉紧了绳索。 “放!” 于是,五块二十余斤的石料冲天而起,向台谷城飞去。 然后再填置,再抛,就这样反反复复的重复着刚才的动作。 城墙上的狄人看着飞向自己的石弹,脑子瞬间短路了,谁特么见过这么大的石头能抛这么高这么远,以至于都忘记了闪躲。 其实也并不算远,二百步左右。 主要还是原始的投石车不行,二十来斤的石弹已经算是重的了。 像范蠡兵法曾言飞石重十二斤,为机发,行三百步。 郑忽搞的原始投石车大致也就这么个水平。 石料稍重,抛发的距离就开始变近。 想想唐朝时期,已经能将重百余斤的石弹抛三百步。 这个水平差的还真不一星半点。 这也没办法,谁让郑忽只会搞个最原始最没有技术含量的投石车。 不过,在此时来说,这也已经相当了不得了。 至少廧咎如的狄人从来就没有见过这种武器。 二十余斤的石弹从天而降,这种冲击力足以将夯土而筑的城墙砸烂。 隗羊看着越来越多的石弹从天而降,手脚忍不住的发凉。 看着身边不断被石弹砸中的部族勇士,凡是砸中脑袋的,脑浆直接崩裂而出,砸中身体其他部位的,也直接人身分离。 整个城墙之上除了凄厉的尖叫声、啼哭声、跪地求饶声、祈求天神保佑声,剩下的只有鲜血、残肢以及石弹落下而砸出的坑洞。 隗羊从来见过这种凄惨的场景,他经历过很多战争,但即便是面对最强大的敌人,也从未在两军还未相接时,就败的如此凄惨。 “郑不可力敌!”这是隗羊回过神来的第一个反应。 既然不可力敌,剩下的选择自然就只有一个,那就是逃命。 至此,隗羊再也不顾什么要杀尽郑狗的大话,匆匆忙忙的离开城墙,沿途还毫不犹豫的挥起屠刀杀了几个在前面阻碍他逃命的部族勇士。 有此种想法的又岂止隗羊一人,在城楼上幸存下来廧咎如部族的狄人几乎都在同一时间做出了同种选择。 那就是不顾一切的离开这个被恶魔眷顾的地方。 于是,所有人争先恐后的朝城墙的阶梯处飞奔而去。 这种结果,可想而知,自然是人相践踏,死者铺地。 先前的五辆投石车和后来的十几辆投石车连续投了两刻钟左右,台谷的城墙已经被砸的坑坑洼洼。 城墙上也仿佛没有了任何动静。 在这种情况下,郑忽终于命令士卒攻城。 二十余架云梯随着郑忽的一声令下,倚靠城墙而立,郑军士卒开始攀云梯而入台谷。 第一批登上台谷城墙的郑军士卒根本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就轻而易举占领了城墙。 随后,进入台谷的郑军打开城门,迎接大军入城。 郑忽入城后的第一个命令就是,凡遇反抗,一概格杀! 之后,祝聃和井友各领一军,两路出击,肃清城中残敌,最后再会攻台谷城中的狄君宫室。 而郑忽只需静候佳音即可。 身为世子,只要能够居中把握大局就已足够。 率人肃清残敌有争功之嫌,反而不美。 这个道理,郑忽自然不会不明白。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