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历史小说 - 汴京冷饮铺[美食]在线阅读 - 第267章

第267章

    她在想,下的那粉条是不是她爱吃的宽粉?

    如若不是,宽粉要泡开、还要炖许久,等她回去也来不及改了。

    换成其他的地瓜细粉也成,只是不能用绿豆粉。绿豆粉炖羊rou,实在差点意思……

    姜阔的声音打断了虞凝霜心中这碎碎念的“粉丝论”。

    “虞掌柜,好久不见。”

    虞凝霜心说也不算久啊,十日前刚和他核对过四季糕上个月的收入。

    说实话,每次都由姜阔亲自送来,她还挺不好意思的,然而对方坚持如此。

    姜阔今日穿一件石青色缎袄,银鼠皮的里子从领襟翻出,整个人油光水滑的富贵,这一身的流光比琉璃灯都亮堂。

    只是虞凝霜觉得,许是被他这厚绒绒的袄子一衬,倒显得姜阔的脸消瘦了几分。

    “姜小行头,好久不见。”

    虞凝霜也应和着答,而后日行一善一般,关心了两句。

    “姜小行头似是清减了几分,可是年关将至,过于繁忙?还请爱惜身体才是。”

    “多谢虞掌柜挂心。”

    琉璃灯盏下,江阔的眼睛似倏忽亮了起来,晶然发光,倒是真的有些像那一身锦绣的银鼠小兽。

    “这边请。”

    虞凝霜和姜阔在前,后跟着二十来人浩浩荡荡往后厨而去。

    按之前说的,虞凝霜今日教四样糕饼。

    大概是姜阔觉得四季糕的套路可行,很适合作为礼盒贩卖,于是想如法炮制吧。

    虞凝霜便很贴心地准备了四款互相搭配和谐的糕饼。

    “一个方子一百两,总计四百两,虞掌柜,请查看。”

    接过姜阔递来的银票,虞凝霜还在心里犯嘀咕。

    早与她合作开糕饼铺不就得了?

    此时也不用花这钱了。

    当时如果姜阔注资,那虞凝霜必然会将糕饼铺往轻奢道路上去靠。

    可当只有她和梁大娘时,情况便截然不同了。

    梁大娘始终求稳,就像她之前说过的,她只希望多一份稳定的小钱钱。因此是不可能拿出高成本开发、经营昂贵点心的。

    否则单要做一道五鼎芝糕,她们就得花十数两去采买。

    可是虞凝霜转念一想,和姜阔现在这种合作模式才是更适合她的。

    更高价的点心,必然意味着更辛劳的工作和更漫长的工期,以她现在的精力确实力有不逮。

    单单一个冷饮铺,随着名声逐渐响亮、客人逐渐增多,虞凝霜都有些顾不过来。

    为此她修改了自己的奋斗目标——不再争取去多开店铺,而是将合作伙伴和伙计们都培养出来,让他们卷去。

    而她自己做甩手掌柜,每日在家躺着领分红。

    今日教这四样糕饼,就是第一步。

    第99章 橙子糕、桂香苹果

    橙子向来是最耐储存的水果, 此时虞凝霜手中的橙子光洁鲜艳,如同一个亮堂堂的小太阳。

    “咱们由易到难,先做一道最简单的橙子糕。”

    绝大多数时候虞凝霜几乎只用动动嘴皮子, 各种cao作都有人替她完成,于是好几个硕大的橙子被榨了汁,滤去果泥。

    虞凝霜本有心说一嘴那橙子果泥千万不要丢弃,实在是用处多多,拿去烤个橙香鸭腿或者用橙子制作海鲜,滋味都非常独特甘美。

    虞凝霜自己就很喜欢用橙子来为贝类增香。

    比如将扇贝中那白嫩的瑶柱,用热油煎一下, 而后再加些橙汁收汁。

    橙汁的酸甜可口能将瑶柱的细嫩和鲜甜发挥到极致, 一口一个嫩嘟嘟, 海鲜的鲜和橙子的甜萦绕口中, 久久不散。

    而且瑶柱是非常奢侈的食材,因此这道菜确实适合遇仙楼这样的大酒楼制作。

    如果遇仙楼能够推出这道菜, 想必会非常叫座。

    虞凝霜的话都到嘴边了, 又硬生生吞回去了。

    她可不是来做慈善的。

    拿一份钱,做一件事, 尊重他人命运, 尤其是那已经赚得盆满钵满的命运……

    她在这上赶着cao什么心呀?

    虞凝霜收定心神, 单讲起了这橙子糕的做法。

    其实非常简单,就是用玉米淀粉将橙汁定型成糕状,然后切块蘸以椰蓉。

    做法虽简单, 但是将水果熟制这个思路仍是非常新颖独特, 一下子就把众人吸引住了。

    加之最后的成品卖相很好, 看起来又乖又萌的一个个橙色小方块,稍受一丁点力就细细颤动, 可爱极了。

    “虞掌柜,这个只能用玉米淀粉做吗?”

    “是不是要放到凉的地方才能凝住?”

    “椰蓉可以换成别的吗?这东西有点太贵了。”

    学习的众人踊跃提问,个个双目放光盯着虞凝霜和她的动作,毫无轻慢之意。

    有许多人拿着随身的小册在记录,更多人则推推挤挤想要往前一分,只为将虞凝霜看得更清楚一分。

    虞凝霜被他们的热情感染,讲得也就更加细致。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一百两银子一个配方,还是足够支撑她有求必应、有问必答的。

    更何况,她还生出几分同为做厨之人的惺惺相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