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 - 耽美小说 - 辉夜之城·虐身虐心,非典型BDSM在线阅读 - 致读者爸爸们的一封信:当我们在看小说时,我们在看什么

致读者爸爸们的一封信:当我们在看小说时,我们在看什么

    诸君安。

    首先感谢各位订阅到了这么后的章节,对于一个自认为是新手的作者来说,感激不尽。

    如果能将这封信看完,我会更加充满感激。

    我与大家来到海棠的目的一致,只是为了发泄自己现实中不满的情绪,没有任何追求名利的打算。虽然在开始近二十万字后采取了付费订阅的手段,的确有为自己挣零花钱的目的,但就与近百万字的创作而言,目前仅数千的收入的确只是零花钱而已。

    我将此文定义为手冲文学,时至如今也不过是如此。我从没想到一篇海棠黄文会引发这样的讨论乃至辩论,由于害怕扩散冲突,因此几乎从未正面回应过所有的争议和长评,时至今日,发现这种情况出现不止一次,那么我也说说我的看法,一家之言,仅供探讨。

    我们在看的时候,到底在看什么?

    传统观点认为,写一种创作性行为,是作者将自己内心想法和故事展现给大众的一种形式,所以,我们通常会鼓励作家进行自由创作,并抨击一些“按头写作”的行为,但这种现象实在难免,有的时候对于作品的不满甚至会上升为对作者的不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作品写的不好吗?私以为不是。一部不成功的作品,它的特征是难以引起读者的共鸣,你并不会为里面的人物或剧情产生剧情波动,关上书之后甚至想不起自己看了什么,“味如嚼蜡”既是如此。

    那么观看作品的不满和愤怒来源于何?个人想来只有一个理由——

    创作这件事,从发布给大众看的那一刻起,它便不是一种纯粹出于私心的自我创作,而是一种满足读者期待的服务性商品。

    满足期待的服务性商品。这个词我可以再强调一下。

    何出此言?

    每个人的时候,其实都是带着一定期待开始的。搜索的方式,通常是选定一个自己喜欢的题材:比如耽美武侠,比如言情玄幻;再选定一个自己喜欢的元素:比如调教,比如救赎,比如侦探悬疑。

    大部分读者,甚至会对男女主角/男男主角的匹配模式有预想设定:比如霸道总裁VS小白兔,比如禁欲攻VS卑微受。

    这种心理暗示,决定了的本质并不是读者无条件接受作者的灌输,而是读者去寻找一个最接近自我幻想的文章,以满足自己的个人欲望。

    作者,本质上是一种服务于读者满足感的服务业。

    所以,在商业运作上,一本成熟的通常是从市场调研开始的。运营策划部门对市场风向进行大数据推演,判断出当下的流行趋势,和观众普遍喜欢看的类型,进行定案之后再进行满足观众期待的创作。

    迎合读者,而非让作者自我发挥,这才是一个合格的运营机制。

    读者对于作品的愤怒,几乎都来自于这种自我满足的偏差:我没有看到符合我心理预期的表现方式,这种失落感就好比将人打捞起来再次扔掉一样那么严重。

    但这种失落感的产生,究竟是谁的错呢?

    我认为,并没有任何人有错。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之不同,远高于中人生活的差异,我们不同的生长环境、乃至每一天的经历,决定了我们看待的态度、的目的都有所差。有人可能想在中寻觅一个梦想,有人可能想在其中发泄一段情绪,有的只是百无聊赖的来猎奇。我们每个人对于该如何安抚自己的情绪都有不同的理解,这就导致了我们的期待值是不同的。

    这也是对于同一篇同一篇桥段,有不同观看感受的一个原因。

    作者在写的时候,到底在写什么?

    写作是一件私人又公众的事情。

    每个作者都希望将自己的期待满足最大化,用笔和纸,以及自己的时间,烹饪出一场最符合自己心理预期的大餐。

    任何迎合他人,而规避自我喜好的创作,都需要消耗作者的大量精力——而完全迎合作者自我个性的则十分轻松,但如何把握其中的平衡,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

    故事发展有其必然的逻辑性,但逻辑线不是唯一的。在人物发展的过程中,任何不同事件的产生,会衍生出不同的性格终点,所以在故事创作的时候,我们很难说哪种走向合适,哪种走向不合适。

    单以辉夜之城举例,沈夜会不会遇到中东国王?是一件两者皆可的事情,国王上岛玩耍,看见沈夜是一种可能,林锐刻意将二人规避,两人老死不相往来亦是一种可能。在达邦家的家法一章里,认为达邦可以放过沈夜,是基于不想让沈夜受伤的渴望;认为达邦会严格执行家法,是抱着看虐文的态度点进来。两个选项是否都合理?其实都合理,作者作为上帝,可以找任何理由让这两者成立。那么为什么会引发不同的讨论?

    我觉得究其原因,还是能否满足读者期待的问题。

    我个人精力有限,写作只能写出其中的一种可能性,我之所以强调鼓励同人创作,从某种程度来说,也是希望有任何探讨其他可能性的读者,将另一种可能写出来,这样我们或许会有更精准的答案。

    文无第一,从来如此。

    回到作者的写作这个话题上来,有一个很关键的东西我想与各位尝试探讨,就是:其实作者,并没有必要写一个好人。

    在很多时候,我们基于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向往,对主角会有一定的情感投影,最常见的是,读者希望看到一段1V1的感情。但创作是一种凌驾于现实之上的幻想,我们在创作的时候,是否可以尝试开拓不同的可能性,比如有人就是会爱很多个人,有人就是不会爱一个人。我们其实并没有必要,希望里的所有的道德都高尚,所有爱情都纯真,所有情感都无暇,所有人都是好人。

    写作当年,就引发过极其强烈的负面探讨,其主角希斯克利夫行为恶劣,几乎是坏到了骨头里,无法引起任何人的同情。但这样,就意味着应该就此中止了吗。

    抛去纯为感官而诞生的官能文学不谈,我并无将自己的作品提升到这种高度的想法——不用想也知道我离这种作品差了五个转世轮回,但对读者带来的感触极为类似,在大号垃圾番外里,恶劣的林锐和恶劣的沈夜让所有人感觉到不适。

    他们是疯子吗?是的。

    他们是疯掉了吗?没错。

    大号垃圾的时间线落点在沈夜三十岁时,与主线截然不同的经历导致他们成长为了与主线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实话说,在最开始的设想里,我觉得林锐会将沈夜杀死,最后沈夜惨无葬身之地,但写着写着,觉得扭曲的林锐还是会被扭曲的沈夜所吸引。

    我不是在说我的思路是绝对正确的,我只是写出来了我认为的一种发展脉络——总是有多种可能性的,我只是写出了其中一种而已。

    疯掉的林锐和沈夜,又如何呢?

    我承认我存在私心,我本人对虐文的创作于远高于甜文,在正文里二人相处已经足够甜【在我看来已经超级甜】了,我只能想办法写点虐的调剂一点我的生活。

    因为与诸位一样,我对于一部作品,也是有心理预期的。

    需要致歉的是,我可能没有在标题上做好足够多的说明,以后发展方向是虐是甜,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心理预期进行购买。

    总体来说,创作是一个读者和作者一同完成的事情,我写出符合我们所有人的期待,然后共同完成一场狂欢。

    但是,生活总是不如意的,我们都希望能够通过与写作缓解自身的压力,发泄自己不良的情绪,让白天对甲方的怨念在睡觉前消失殆尽,所以,在正文之外,请各位也允许我保留一定的私心。

    而在正文之内,故事的走向总是跌宕起伏的,足够的燃点需要足够的压抑来进行铺垫,在沈夜医生一章之前,沈夜跪在威廉皇宫的笼子里的那几天【写作的几天】,我就与朋友说过你们肯定要骂我好久,但我一定要顶住,如果没有前期的压抑,后期他走出来的反转可能就不会那么强烈,这是我对创作的一点浅见。

    写作的终极目的,还是为了让我们彼此都开心,我开启辉夜之城的旅程,自我感觉仿佛在组织一个派对,我并不认为这篇文章会留下什么深远的影响,在完结之后,它会如同千万本一起沉寂在互联网的海洋里,但是希望林锐和沈夜还在的时候,这场派对能让我们都玩的开心。

    祝各位永远好。

    可乐可乐酱敬上。